-
公开(公告)号:CN10228071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120793.7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本发明包括: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支撑环、支撑管、拉索、馈源和馈源支架,支撑环内固定有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支撑管的下端与支撑环相连接,支撑管与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之间连接有拉索,馈源设置在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的下侧,馈源与支撑环之间连接有馈源支架。本发明采用体装式天线相比于以往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对增大天线的有效口径十分有利,天线口径大能够获得更大的增益、更远的探测距离及更好的目标分辨力。体装式天线有利于提高卫星总体的动力学特性,便于卫星在空间运行期间的姿态调整、变轨等操作,有利于提高卫星总体的结构刚度和振动基频。
-
公开(公告)号:CN1032467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12779.9
申请日:2013-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BAQSU分析结果绘制轮胎接地云图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实现对数据的提取及云图的绘制,采用字典存储数据信息。在字典中存在一系列唯一的对应关系,如在字典{A:a,B:b}中,A和B分别仅对应a和b。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轮胎的接地区域的云图分布,在满足三维建模的条件下并保证输出数据的方法正确下,适用于其它行业中对于接地性能的分析。同时其采用的数据源文件通常都在10M以下,解决了ABAQUS结果ODB文件很大导致的数据不利转移以及高版本与低版本不兼容的不利因素,极大的方便了在不同用户及不同平台之间进行数据的转移和分析,摆脱了对ABAQUS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74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222224.9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充气展开式空间站废物收集舱,涉及一种空间站废物收集舱。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航天器上尚未有专用的垃圾收集舱来收集垃圾和废物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环形充气管(1)、充气支撑管(2)和蒙皮(3)每两个环形充气管(1)之间连接有充气支撑管(2),环形充气管(1)和充气支撑管(2)构成的骨架外部包覆有蒙皮(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航天器上有了专用的垃圾收集舱来收集垃圾和废物,使生活垃圾或其它废物有了存放的地方,可以腾出非常宝贵的生活舱或工作舱空间,避免了有些垃圾或废物滋生微生物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保证了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324438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37799.2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31/042 , H01L31/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一种可在轨组装的充气展开桁架式太阳帆板阵列。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展开桁架式太阳帆板阵列。解决现有太阳帆板不能满足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对大面积太阳帆板需求问题。一:组装式充气展开纵向桁架沿其纵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组装式充气展开太阳帆板单元,组装式充气展开太阳帆板单元通过框架单元连接立柱与组装式充气展开桁架单元的桁架单元连接立柱榫卯连接;二与一不同是:组装式充气展开纵向桁架沿其纵向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组装式充气展开太阳帆板单元;三与一不同是:组装式充气展开横向桁架的一端与组装式充气展开纵向桁架的一端对齐,并通过框架单元连接立柱和桁架单元连接立柱榫卯连接。本发明用于宇航员在轨组装充气展开桁架式太阳帆板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0232246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237206.2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充气展开桁架结构主支撑管与斜拉管之间的连接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架结构主支撑管与斜拉管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解决现有充气展开桁架结构的斜拉管与主支撑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影响桁架的可靠性、结构刚度和易加工性问题。主支撑管上设置有多根过渡管,多根过渡管沿主支撑管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型等间距设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根主支撑管上的多根过渡管呈等间距交替设置,过渡管与主支撑管平行设置,倾斜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根主支撑管之间的斜拉管的两端与相对应的过渡管的一端连通,多根斜拉管形成一根W型排列的、相互连通的充气展开支撑管,主支撑管和过渡管通过柔性复合材料包布包裹并粘接在一起。本发明用于充气展开桁架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61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0810064518.6
申请日:2008-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刚化充气展开径向肋支撑式偏馈抛物面天线,它涉及一种抛物面天线。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机械结构的卫星用天线其展开、折叠效率低,天线重量大、造价高,展开过程中因其驱动机构复杂从而导致展开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多个径向肋板的一端均与中心鼓相连接,多个径向肋板的另一端均由悬拉线与充气支撑环相连接,弹力反射面网设置在多个径向肋板的下侧,三个充气支撑管的一端均与充气支撑环相连接。整个天线初始处于卷曲折叠状态,入轨后充气支撑管首先充气,在充气支撑管和充气支承环的展开拉动下,联合径向肋板自身的回弹力,展开整个反射面结构,待充气支撑管和充气支撑环完全刚化变硬后,无需继续充气作用即可维持天线的结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12120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597939.2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绳及其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绳:碳纤维和电阻丝被包覆在芳纶纤维中,芳纶纤维与碳纤维和电阻丝之间的空间内添加有环氧树脂中,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层包覆在内层的外部。本发明所述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粘接在气体阻隔层的外侧,复合材料绳通过刚性的节点连接元件形成网状结构缠绕在气体阻隔层的外侧。将制成的充气展开可刚化管或环在地面折叠,用封闭包装进行包装,保存在避光低温的环境中;发射升空后,对可刚化充气管或环进行充气达到预定的形状,由于复合材料网架结构可通过电加热实现固化,这样即可得到设计要求的管或环结构,刚化后的网架是主要承载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044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59863.2
申请日:2010-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31/042 , H01L31/048
Abstract: 双层框架式可在轨维修充气展开太阳帆板,它涉及一种可在轨维修的充气展开太阳帆板。以解决太阳帆板在轨运行出现部分损坏或老化时,宇航员需要在空间环境中行走很远的距离对已损坏或老化的太阳帆板进行整体更换,造成资源浪费,且威胁宇航员生命安全问题。太阳电池基板设置在双层充气展开框架内的下层位置处,下层支撑结构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内固装有第一励磁线圈,上层电池薄板由永磁材料制成,导线与支撑管的电加热层连接,捕获板设置在太阳电池基板的上方,捕获板与连接绳连接,连接绳环套在双层充气展开框架中位于其上层的两根支撑管上,连接绳通过一根电动拉绳连接,捕获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内固装有第二励磁线圈。本发明用于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43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37143.0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发射、可方便的进行在轨组装的桁架单元。本发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管和第四纵向支撑管均与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相连通,所述第二纵向支撑管和第三纵向支撑管均与第二立柱和第四立柱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管和第四横向支撑管均与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相连通,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管和第三横向支撑管均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通。本发明的桁架单元采用充气压力驱动展开,展开过程平稳可控,而且刚化后的桁架单元具有很高的振动基频,有利于提高空间站结构的动力学稳定性。桁架单元折叠发射升空后,可由航天员方便的带出空间站舱外进行组装扩展,易于构建出可安装太阳帆板、天线、蓄电池等装置或部件的大型空间桁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715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20773.X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平面天线,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反射面、天线模块、支撑环和支撑管,支撑环的环内固定有反射面,天线模块固定在反射面的下侧,反射面的上侧固定有支撑管。本发明解决了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而导致天线口径增大困难的问题以及使结构振动基频降低引起的整个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大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体装式天线相比于以往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对增大天线的有效口径十分有利,而且有利于提高卫星总体的结构刚度和振动基频,大大改善了卫星的整体动力学特性以及提高了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