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8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9218.6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鱼雷外形航行体高速入水弹道预示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中对航行体运动的各个阶段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弹道预示模型,经过对模型的验证后,可以看出本发明有助于快速预示航行体高速入水弹道特性,也将为航行体的初步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0709.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应力组合的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件四周和若干锯齿钢块一边设计为可咬合的锯齿形,实现应力从锯齿钢块到混凝土试件的传递,通过在锯齿钢块两个表面中部分别固定一个螺栓和一个连接件为加载杆系统提供端部固定的条件,通过水平加载杆系统、竖向加载杆系统、斜向加载杆体系联合加载以实现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等多种应力的复合加载,通过若干加载杆、加载套筒、弹簧和拉压传感器的组合以实现徐变荷载的长期保持,通过将试验装置放置于若干自由滚动的滚轴上以消除摩擦阻力等非试验荷载的引入,整个试验装置可按照设计在工厂预制,运至实验室安装即可使用,安装方便,制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57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920693.X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1)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自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胶比;构建钢渣混凝土的自收缩预测模型;(2)获取未掺钢渣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考虑钢渣骨料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限制约束作用,基于钢渣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弹性模量计算钢渣混凝土的等效骨料体积分数;构建钢渣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预测模型;(3)基于钢渣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模型与干燥收缩预测模型构建到钢渣混凝土的总收缩值预测模型,以进行钢渣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94373.8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及叠合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柱、组合梁U型钢、叠合板预制板、第一临时支撑以及第二临时支撑,钢管柱上开设有钢筋锚固异形孔和加强板限位孔,组合梁U型钢的顶端焊接有栓钉连接件,组合梁U型钢的两侧均开设有对拉螺栓安装孔,叠合板预制板上设置有钢筋桁架,组合梁U型钢的内部底端焊接有用于插入加强板限位孔的加强板,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增加组合梁U型钢、钢管柱以及叠合板预制板节点体系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加强钢管柱与混凝土连接性能,且避免局部集中受力和钢管柱柱壁开孔削弱承载力,满足施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8483.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纳米TiB晶须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高温强塑性的方法,涉及一种用TiB晶须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高温强塑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纳米尺度TiB晶须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复杂、制造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选取近α型高温钛合金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选取TiB2纳米颗粒作为增强相,通过烧结过程中TiB2纳米颗粒与钛合金中的Ti元素发生原位自生反应生成纳米尺度的TiB晶须,纳米尺度的TiB晶须可以有效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载荷传递强化作用,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复杂热加工变形细化增强相尺寸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制造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499944.8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合构造的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构件,主要应用于住宅、公共场所等民用建筑,该构件的抗拉钢板位于负弯矩区混凝土上表面,钢板下表面为毛面,并开设浇筑孔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栓钉连接件、槽钢连接件焊接于钢梁上表面,与压型钢板底部可靠焊接;拉结螺栓上部与抗拉钢板栓接,下部与压型钢板上凸处栓接;再生混凝土密实填充于压型钢板和抗拉钢板之间,为全部或部分采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或掺加其它废料的混凝土。通过在组合梁中设置复合构造,可大幅提高负弯矩区的抗弯能力,解决再生混凝土负弯矩裂缝宽度过大的问题,显著增加各部分的连接程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51026.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切换超空泡航行体加速段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超空泡演化模型,获取超空泡在航行体加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根据超空泡在航行体加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对航行体和空化器进行受力分析;空化器位于航行体头部;根据对航行体和空化器的受力分析结果,构建超空泡航行体加速段动力学模型;通过超空泡航行体加速段动力学模型,对目标超空泡航行体在加速段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初发射阶段及后续加速阶段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精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850668.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3B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航行体高速入水减载的空化器头型设计方法,包括:建立高速入水航行体模型;该模型由空化器、锥段和柱段构成;根据高速入水航行体入水过程中的空泡形态和袋深约束,以及航行体与水接触产生的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选取空化器的头型,对建立的高速入水航行体进行调整;根据预设条件对调整后的高速入水航行体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比调整后的高速入水航行体与传统半球头型航行体入水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情况,验证空化器的减载能力;当减载能力满足预设条件时,选取的空化器的头型即为最终确定的适用于航行体高速入水减载的空化器头型。该方法可对高速入水航行体的空化器头型进行设计,有效减小了航行体高速入水过程中所受的总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974330.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合构造的钢‑固废混凝土组合承台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六块钢板形成闭合箱体,以提高承台最外层的抗拉强度和抗裂能力,大幅提高承台的承载力和刚度;在柱脚和桩体之间设置抗剪桁架,通过斜向布置的多根型钢实现集中荷载的有效传递;在相邻钢管混凝土桩之间设置受力协调桁架以增强各钢管混凝土桩之间的整体协调性,抗剪桁架和受力协调桁架均极大增加了钢管与承台的界面黏结程度,在钢管与钢板连接处设置若干加强连接板以增加二者的连接程度,整个组合承台的整体性得到大幅提升。承台箱体中采用固废取代率低于30%的固废混凝土,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固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推广起到示范性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