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9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36769.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山东亚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高稳定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其特征在于,菌种为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aetherivorans)N1,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21270;所述发酵培养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碳源10~60g/L,尿素0.2~4g/L,蛋白胨10~20g/L,酵母粉或玉米浆干粉5~10g/L,微量元素1ml/L,其余为水;所述微量元素的配方为FeCl2·4H2O1.5g/L、CoCl2·6H2O0.19g/L、MnCl2·4H2O0.1g/L、ZnCl20.07g/L、NiCl2·6H2O0.024g/L、Na2MO4·2H2O0.036g/L、CuCl2·2H2O0.002g/L。本发明利用食醚性红球菌N1,优化发酵条件,筛选合适的碳源氮源及其浓度、培养温度、pH和发酵培养时间。在摇瓶发酵培养基中,红球菌细胞干重可达13g/L,生产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45.9mg/L,其粗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在酸、铁离子或亚铁离子胁迫环境下有更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86859.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枫香树果实生物炭的电极生物膜驯化方法,包括:将枫香树果实于无氧条件下烧制成生物炭;在生物炭表面进行优势电活性菌种表层预定殖;之后在表层原位合成生物纳米材料;最后投加混菌菌源进行电极生物膜驯化。本发明从电活性菌生物强化和纳米材料电子传递强化两方面提高了混菌电极生物膜的启动速度和作用效能,为生物电化学系统中高效混菌电极生物膜的快速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270780.6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2‑苯乙醇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EA20,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053。该菌株抗逆性强、产物产量高、重复性好,是一种适合利用L‑苯丙氨酸发酵产2‑苯乙醇的优良菌种。经过发酵产量能达到4.75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3%。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098036.8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浓度甲醇、高产丁醇食甲基丁酸杆菌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菌株由食甲基丁酸杆菌Butyribacterium methylotrophicum(编号ATCC 33266)经过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筛选得到食甲基丁酸杆菌突变菌株Butyribacterium methylotrophicum MT75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095,再将产丁醇基因导入该突变株获得。与出发菌株相比,经过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筛选的食甲基丁酸杆菌可以耐受浓度700mM以上的甲醇,将含有产丁醇基因的穿梭质粒pJIR‑Pptb‑adhE2经甲基化后转化进入食甲基丁酸杆菌菌体内,使其可以利用甲醇生产丁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80414.3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5/81 , C12N15/65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54 , C12N15/61 , C12P23/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产β‑胡萝卜素的重组解脂耶氏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向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中导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CrtE、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CrtI、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tHMGR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盒得到所述重组解脂耶氏酵母菌株。本发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高效,能够高效合成β‑胡萝卜素。本发明对高价值萜类产物的工业化以及商业化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43325.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6427 , C12P7/6463 , C12R1/645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混菌发酵提高油脂收率的方法,分别活化圆红冬孢酵母和小球藻;先将活化小球藻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之后接种活化圆红冬孢酵母,进行混菌发酵。本发明通过运用混菌发酵的手段,微藻为酵母生长提供O2,并且吸收利用酵母生产的CO2和有机酸,缓解了发酵后期pH较低对于油脂生产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128191.4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6463 , C12P23/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温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制备斜面单菌落、种子活化、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分阶段进行温度调控,具体为:第一阶段:时长36‑60h,发酵温度30℃;第二阶段:时长6h,发酵温度25℃;第三阶段:时长54‑78h,发酵温度22℃;发酵的总时长为120h。本发明所述变温发酵圆红冬孢酵母菌生产微生物油脂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可同时实现高菌株生长量、高微生物油脂含量、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发酵成本、提高了发酵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为工业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9567.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β‑胡萝卜素的解脂耶氏酵母菌及其应用。所述重组菌株是在初始菌株po1f基因组插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环化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构建得到菌株解脂耶氏酵母Yli‑CAH后,再次插入crtE、crtI、crtYB、柠檬酸裂解酶(ACL)或者tHMGR中至少一种表达盒后得到的。本发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可以解除MVA途径的限速步骤,使更多的乙酰CoA转通量流向β‑胡萝卜素的合成,通过过表达柠檬酸裂解酶编码基因,能够提高细胞生长,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90034.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3D打印构建好氧真菌和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共存的方法,将好氧真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发酵培养基上放置带孔隙的支撑材料,使好氧真菌在支撑材料上形成致密的生物膜;通过3D打印将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制成栅栏结构的活体材料;将所述活体材料放入发酵培养基,与好氧真菌共存并发酵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3D打印的容器和活体材料构建的生物反应器。本发明通过好氧真菌在支撑材料和在活体材料上形成的生物膜来实现氧气的消耗,为活体材料内部的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长和生产条件,并通过活体材料和3D打印设备设计了一个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菌的氧气消耗在生物反应器中产生氧梯度,满足以CBP系统为基础的化学品生产的氧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85206.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基于细胞膜改造提高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产物合成性能,具体通过导入表达了来自谷氨酸棒杆菌的氧化应激调节酶的基因whiB (NCBI ID:AKL15_01645)与来自铜绿假单胞菌的不饱和脂肪酸顺反异构酶的基因cti(NCBI ID:CWI20_17990)来实现。本发明的重组菌株可以在厌氧条件下耐受高浓度底物与产物的抑制,同时可以在5L发酵罐厌氧条件下,提升菌株生长量与丁二酸积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