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856119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178250.5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板结构固端边界约束装置,包括上部传力装置、固支边约束装置、底部整体固定装置,上部传力装置包括反力梁、数显液压千斤顶、分配梁、刚辊轴;固支边约束装置包括高强丝杠、高强螺栓;底部整体固定装置包括高强丝杠、转换装置、垫板、高强螺栓;上部传力装置通过固支边约束装置与底部整体固定装置连接,通过高强螺栓将反力梁与下部转换装置固定;上部传力装置中反力梁在数显液压千斤顶上面,数显液压千斤顶在分配梁上面,分配梁在分配支座上面,分配支座为刚辊轴及垫板组合而成;底部整体固定装置中转换装置通过高强丝杠与地貌相连,高强丝杠与转换装置之间用垫板和螺栓固定住,转换装置为箱型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9020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309201.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桥沉管隧道模型三维加载试验平台,通过垂向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和与沉管隧道斜边垂直加载系统,实现模拟沉管隧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提高试验的精度,便于观测试验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沉管隧道两端自由端通过有效长度的节段接头作为边界约束,克服以往边界约束条件不足的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管节接头以及节段接头力学行为研究所需的三维加载试验平台,能够满足接头以及管段研究的试验要求;克服传统研究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更换困难,节省试验经费,为沉管隧道在不同工况下接头以及管段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74076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65066.1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4B1/58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复合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结构,包括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该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内预埋有加强圆钢管,还包括节点环、连接片和若干连接件;该节点环设有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该腹板上设有贯通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外周设有若干加劲肋,该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连接于腹板上端和下端并设有适配连接管端部的开口;该钢管混凝土柱一端插入开口,其套筒通过连接件与上翼缘或下翼缘固定连接;该连接片罩设于连接管外并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密封固定,其上还开设有小孔;该钢梁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使节点的施工更加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23610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985439.4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火灾下建筑位移监测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多个监测站和多个参考站;所述监测站和参考站均设置于稳固基点处,监测站和参考站处均设置有GNSS接收机,所述GNSS接收机通过网络连接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客户端、数据库和解算单元,所述客户端用于数据分析、图标显示及报警,所述解算单元用于接收GNSS接收机传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转换,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解算单元解算后的数据并作为客户端5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虚拟位移监测器安装在被监测建筑物上,实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站的GNSS接收机上,北斗卫星同时接收监测站和参考站的GNSS接收机上的信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15073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897203.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试样干燥器,包括箱体、加热调温系统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该加热调温系统对该箱体进行加热;还包括至少一个转盘以及用于驱动该转盘进行转动的电机,该转盘水平放置在该箱体内;该控制器与该电机驱动连接;还包括位于该转盘正上方的夹持板及连接该夹持板和该转盘的连杆,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转盘配合夹持住岩石试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器,结构简单,干燥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207396385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0899706.5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试验装置,包括筏基、炉体、支撑框架、反力加载装置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炉体、支撑框架以及反力加载装置安装在筏基上,还包括用于安装混凝土顶板的支座装置和设置在混凝土顶板上表面的热边界模拟层,支座装置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上部,反力加载装置的施力机构设置在边界模拟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较好地适用于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的火灾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火灾环境、上覆热边界模拟层和各种边界和约束条件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性能的研究,为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设计方法的提出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3465151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80994.X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内压力测试装置,包括胶囊、封挡装置、加压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压装置给胶囊加压,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半球壳内表面,加压装置对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半球壳的形变,将形变量等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钢筋混凝土半球壳的内压力极限以及内压力与破坏形式等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重复检测不同厚度、半径、钢筋构成等的混凝土半球壳,可预测混凝土半球壳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3465149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80443.3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外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撑罩、胶囊、加压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利用加压装置给胶囊加压,在固定支撑罩的支撑下,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半球壳外表面,加压装置对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半球壳形变,将形变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钢筋混凝土半球壳的外压力极限以及外压力与破坏形式等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重复检测不同厚度、半径、钢筋构成等的混凝土半球壳,可预测混凝土半球壳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22749033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536822.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GNSS‑RTK和无线加速度计的火灾倒塌监测系统,包括:测试单元、RTK基准站以及LabVIEW采集平台;测试单元,包括传感器防护盒以及设置在传感器防护盒内的无线加速度计以及RTK模块;测试单元固定在监测点上,无线加速度计用于监测测点处的加速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给LabVIEW采集平台,RTK模块作为流动站,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与RTK基准站进行通信获得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LabVIEW采集平台;LabVIEW采集平台接收测试单元发送的加速度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并根据加速度数据以及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方法识别监测点的状态参数,同时以图像形式实时显示所述状态参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且定位精度、作业效率、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94177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1931418.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23K3/00 , B23K3/08 , B23K10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变片导线固定与自动滴焊装置,扳机通过一连杆铰接连接至两块活动板的一端,两块活动板的另一端与塑料骨架铰接;剪线钳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上;锡铁线设置字塑料骨架内,并通过连杆前端的让位槽引出至防粘耐热金属滴头;烙铁芯通过连接电源以实现对通过的锡铁线加热融化,形成液体从防粘耐热金属滴头流出;可滑移固定支座由上部两块可滑移耐热铁板和底板组成;可滑移耐热铁板的表面覆盖耐热防粘涂层,且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应变片、底板形状对应的矩形凹槽以及放置导线的Y型凹槽;可滑移耐热铁板的下表面有矩形凸起;底板为一整块铁板,其上表面设有与凸起对应的凹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