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61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723130.2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工件水射流表面强化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旋转体夹具模块和驱动模块、总控制系统模块、增压器、水射流强化与抛光工具、水射流强化与抛光工具移动驱动及夹具模块。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夹持水射流强化与抛光工具,回转工件安装于旋转体夹具模块上,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旋转驱动模块、工具移动驱动模块集成在总控制系统模块中,以对三者进行协同控制,保证回转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稳定和加工表面的全覆盖;可通过改变工件的夹持方式,分别对回转工件的内、外壁加工。加工过程中,强化和抛光的射流方向均与待加工工件轴线垂直,并在工件截面径向不同距离处同时进行加工,以实现表面强化与抛光一体化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4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65086.4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N7/01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系统的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机械可靠性建模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结构系统能量耗散的概率疲劳损伤驱动模型;积累材料疲劳试验基础数据集,利用贝叶斯推理估计所述概率疲劳损伤驱动模型的模型参数;基于所述模型参数,利用累积损伤‑损伤阈值干涉理论建立系统疲劳可靠性评估数学模型;量化承受疲劳载荷的结构系统的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并通过随机有限元仿真手段确定所述结构系统中各个单元部件的随机滞后能响应;将所述随机滞后能响应输入至所述系统疲劳可靠性评估数学模型,估计所述结构系统的可靠性随不同设计循环周次的演变情况。本发明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1101699.2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叶片表面强化的超声滚压变幅杆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变幅杆的目标性能参数、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并随机生成初始变幅杆;S2:对所述初始变幅杆建立有限元模型;S3: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提取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结果;S4:根据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结果对初始变幅杆进行优化求解。本发明的用于叶片表面强化的超声滚压变幅杆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根据目标性能参数、材料参数、结构参数随机生成一组初始变幅杆,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采用优化算法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迭代,得出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计算方便,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20679.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IB专用样品台及其空间调整方法,包括样品台、载物台和支座,支座的两端分别与载物台和样品台可拆卸连接,载物台上有至少两个不平行的连接面能够与支座可拆卸连接,载物台上设置有一置物面,试样的一端连接于置物面上、另一端伸出置物面。本发明的载物台具有可拆卸的特点,便于更换与调整试样的空间位置,实现了复杂微观力学测试试样的多方位加工,克服了现有单一FIB加工模式;使样品台可应用于试样的存放、加工、试验等多种场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可操作性高的样品台及其空间调整方法,便于批量加工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8873.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累积损伤‑损伤阈值干涉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蠕变‑疲劳损伤评价和可靠性评估领域,确定目标材料考虑力学性能退化的蠕变‑疲劳损伤累积准则;将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多源不确定性因素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通过蠕变‑疲劳损伤模型确定弱点区域的概率损伤分布;量化力学性能退化的分散性并确定不同损伤级别下概率损伤阈值分布;利用累积损伤‑损伤阈值干涉理论计算可靠性,绘制随力学性能退化的三维蠕变‑疲劳可靠性分级评价图判定结构材料的损伤级别及剩余安全寿命。通过建立三维蠕变‑疲劳可靠性分级评价图,能够更准确地对在役部件的蠕变‑疲劳可靠性和剩余安全寿命进行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8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133094.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磁中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磁中熵合金,所述软磁中熵合金的化学组成为(FeCoNi)1‑x‑yAlxMny;所述FeCoNi、Al和Mn的摩尔为(1‑x‑y):x:y;所述x的取值范围为0.07~0.2;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0.02~0.1。本发明通过在FeCoNi基体中添加Al和Mn,能够进一步提升软磁中熵合金的塑性和软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136119.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熵合金,所述中熵合金的化学组成为CoxCryNiz(AlTi)1‑x‑y‑z;所述Co、Cr、Ni、AlTi的摩尔比为x:y:z:(1‑x‑y‑z);所述x、y和z的取值范围均为0.25~0.35,且x+y+z<1。本发明通过在CoCrNi中熵合金中加入Al、Ti,能够生成多尺度晶粒和高密度纳米共格析出相,进而能够明显提升中熵合金的低温强度;同时还能保持优异的塑性,大大拓展了中熵合金在制备耐低温金属构件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21928.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修正时间分数法的电力高温部件损伤状态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材料相同的若干试样并分为三部分;对第一部分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对第二部分试样进行蠕变试验,对第三部分试样进行蠕变疲劳试验;基于疲劳试验数据获取疲劳损伤参数,基于蠕变试验数据获取蠕变损伤参数;基于蠕变疲劳试验的疲劳行为确定疲劳损伤,基于蠕变疲劳试验的蠕变行为确定蠕变损伤;基于疲劳损伤与蠕变损伤预测蠕变疲劳试样的循环寿命;基于累积疲劳损伤以及累积蠕变损伤判断电力高温部件在任意时刻的总损伤状态。本发明基于广泛认可的时间分数法进行修正,耦合蠕变应变耗散的经典能量观点,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于多种蠕变疲劳载荷且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922505.6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叶片表面双侧超声滚压加工轨迹协调方法,包括:步骤S1,对叶片进行分层处理,获取叶片模型在不同高度时叶缘处为“A”字型和“n”字型的轮廓曲线;步骤S2:确定叶片加工轨迹的端点;步骤S3:规划叶片厚度与旋转角度,包括:步骤S31,求取所述轮廓曲线的主方向角α主;步骤S32,求解叶片厚度d;步骤S33,求取叶缘处为“A”字型时叶片加工所需要旋转的角度;步骤S34,求取叶缘处为“n”字型时叶片加工所需要旋转的角度。本发明减小了超声滚压力产生的叶片形变,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叶片加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8963.X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温承压氢混原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主机及环境系统、数字孪生控制平台、真空泵、氩气源、氢气源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机及环境系统包括主机和环境系统,主机包括主机支架和载荷施加装置,环境系统内承载有试件,载荷施加装置用于对环境系统内的试件施加机械载荷;环境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试件盛放装置,试件放置于试件盛放装置内,由加热装置加热提供高温环境,试件盛放装置连接氩气源、氢气源和真空泵;数字孪生控制平台用于控制整个高温承压氢气环境的安全运维,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实验数据;本发明中的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温承压氢混原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能够实现高温氢混环境下材料原位蠕变疲劳性能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