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3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567204.9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流量特征的APT组织流量识别方法,定义并计算DNS和TCP、HTTP/HTTPS流量中的APT组织特征,利用特征识别出APT组织流量,实现APT组织流量识别。定义的组织特征包括:Response_type,用于区分APT组织流量中的DNS隧道流量;包负载波动特征C2Load_fluct,用于计算DNS流量在时间窗口内,流量包簇在单位域名下的平均负载量;包相似特征Bad_rate,用于判断APT组织恶意流量产生时的网络状态。本发明通过构造组织流量特征进行APT组织流量识别,提出并定义的组织特征能够有效地将APT恶意流量和正常流量进行区分,提高了APT组织流量识别的准确性,为APT组织流量识别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3050.5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空特征与双层注意力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方法,收集网卡节点处的原始流量,通过双层注意力机制结合时空特征对,采用端对端方法,直接输入原始加密流量,提取加密恶意特征,从而检测加密恶意流量,该过程包括:加密流量的提取与预处理、数据包内恶意特征提取层、数据流内恶意特征提取层。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包内空间特征,再基于数据包字段的注意力机制层提取包内重要恶意特征,通过循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流间的时间特征,再通过基于流中数据包的注意力机制层提取数据流中的重要恶意特征进行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的构建。本发明通过基于时空特征与双层注意力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方法,结合时间空间特征,并且通过在数据包层面和数据流层面设置双层注意力机制,在多个层次上提取数据包和数据流中的恶意特征,能够有效检测加密恶意流量,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8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75603.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工控网络流量建模方法,收集工控网络中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流量生成工控网络流量矩阵,构建神经网络框架对工控网络流量进行建模,提取工控网络流量特征,通过输入历史工控网络流量,从而预测工控网络下一时刻的流量。包括:流量采集和预处理,负责收集和预处理工控网络流量数据,构建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工控网络流量的空间特征,通过循环神经网络提取工控网络流量时间特征,通过注意力机制提取工控网络流量的重要特征,从而通过输入历史流量,完成对工控网络的流量预测。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工控网络流量建模方法,引入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取了工控网络流量中包含的重要特征,为工控网络流量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9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67205.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内容感知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在WGAN_GP的基础上改变训练过程,通过输入随机噪声直接生成有目标的对抗样本,增加内容特征提取部分,在不影响攻击效果的条件下约束生成样本的质量,使对抗样本能够尽量保留内容特征不做改变。包括生成器G,判别器D、目标模型f、扰动评估部分和特征提取网络,生成器负责从随机噪声中生成样本,根据判别器D、目标模型f、扰动评估部分和特征提取网络的损失函数对生成器进行训练,让生成器直接从噪声中生成不受限的对抗样本。本发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关注样本的语义信息,面向直接生成对抗样本的方式而不是叠加扰动的方式,使用非监督的GAN训练实现了指定目标的对抗样本的直接生成,加快样本生成速度,提高生成样本质量,在保持较高攻击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了对抗样本在内容特征区域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7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867315.X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双工中继系统中基于功率分配的物理层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基于中继节点工作于全双工模式,源节点与中继节点可同时发送信号,窃听节点同时接收源节点、中继节点信号,构建信号模型;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发送功率与系统安全容量的函数关系,即以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送功率小于最大发送功率为约束条件,以系统安全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约束优化函数;在不考虑中继节点发送功率约束条件下,获取源节点最优发送功率表达式,将约束优化函数转换为单变量约束优化函数求解问题;利用数值求解与二分法寻找最优中继发送功率的可行解,得到中继节点最优发送功率的表达式。所述安全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全双工中继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045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817616.0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步还原负载得到原子级分散的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和化学领域。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级分散的原子级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为氮掺杂介孔碳(CMK-3)、介孔碳、氮掺杂石墨烯、石墨相碳化氮(g-C3N4)等载体负载的原子级分散金属Pt原子。首先配置相应的一定浓度的反应物溶液A、反应物溶液B和载体分散液C。低温环境下,将反应物溶液B与载体分散液C均匀混合,然后将反应物溶液A一次性加入至反应物溶液B与载体分散液C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并负载,最终得到均匀分散于载体上的原子级贵金属催化剂的各种材料。本发明具有高密度、大量、效率高、样品制备简单安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1152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72571.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28 , H04L9/32 , H04L9/3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甚高频数据链传输数据认证方法,可以用于实现航空通信网络(ATN)中ADS-B类型协议VDL-4模式数据的认证过程。ADS-B是一种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空、空/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技术,该发明中称发送者为广播者。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为密钥生成中心KGC,负责为广播者生成私钥。该数据认证方法包括:配备ADS-B系统的广播者在对待处理数据广播之前,需通过向KGC注册获取自己私钥;利用该私钥对待处理的VDL-4消息每一部分进行数据处理操作,生成待发送结果,所述数据处理操作包括数据二进制转换以及签名计算;通过航空电信网络将所计算的签名结果广播出去;配备ADS-B的接收者收到所述签名结果之后,对该结果进行消息的验证与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330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48239.9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址检测方法及装置,在检测待检测网址所属类型时,在基于的检测基础——特征值中加入统一资源定位符相关特征值,统一资源定位符相关特征值用于指示待检测网址与易受攻击的合法网址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且发明人发现非法网址(如恶意的钓鱼网站)均与易受攻击的合法网址相关,因此在基于加入有统一资源定位符相关特征值的检测基础检测待检测网址所属类型时,可以提高网址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5303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547523.3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块复合物的方法,采用新颖的基于界面控制水热合成法,步骤如下:以氧化石墨烯溶液、六水合硝酸亚铈、甲苯,油酸以及乙二胺为原料,并均匀混合。将混合溶液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密封之后转移到60~100℃电阻箱中保温60~90分钟,升温至120~200℃反应12~48小时。将黑色固体产物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即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块复合物。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所用试剂均为商业产品,无需繁琐制备。本发明方法工艺可控性强,易操作,成本低,制备的产物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86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566373.0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镓酸锌纳米颗粒复合物的方法,包括:先将10~100毫克的氧化石墨烯薄片研磨成粉末并加入到10~20毫升的苄胺中,超声分散至分散,得到黄褐色的氧化石墨烯苄胺分散液,再称量摩尔质量比为1:2的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镓,加入到10~20毫升的苄胺中,搅拌3~12小时,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将所述分散液和悬浊液搅拌混合并转移到50毫升容积的聚四氟乙烯衬底中,盖好盖子放入反应釜中,密封之后转移到电阻箱中,80~120℃保温2~12小时后,进一步升至150~220℃,并保温12~36小时,将黑色产物用酒精清洗干净并真空干燥即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镓酸锌纳米颗粒复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