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155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023793.4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工艺过程为:(1)将正硅酸四乙酯、硝酸铵和水溶性有机物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在不高于10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至粘稠浆料;(3)将浆料在100℃‑400℃的非氧环境中反应得到前驱物;(4)将前驱物于1300℃‑1500℃的氮气气氛中反应1‑10h,得到氮化硅粉体;(5)随后在空气中除去多余碳。本发明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得到的氮化硅粉体颗粒球形度好,粒度小于100nm。
-
公开(公告)号:CN112047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831544.8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1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刚石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新型氮化铝/金刚石聚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氮化铝粉末、烧结助剂和导电金属粉充分混合,与金刚石/钴复合层分别进行冷压成形,再采用高温高压烧结法制备新型氮化铝/金刚石聚晶材料。制备出的氮化铝/金刚石聚晶材料结合牢固,厚度可控,磨削效率高,耐热性能好,氮化铝基体导热性能远高于传统金刚石聚晶复合片所使用的硬质合金基体,可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解决材料的高速精密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0666.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1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一种AlON透明陶瓷的快速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工艺过程为:1、称取水溶性铝盐、有机燃料、水溶性有机物、以及金属硝酸盐倒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制取混合溶液。2、在200‑600℃的温度下发生燃烧反应后得到Al2O3和C的前驱混合物。3、将前驱物于1200‑1700℃的氮气气氛中烧制反应得到Al2O3和AlN的混合粉体。4、将烧制后的粉体除碳后倒入石墨模具中加压。5、将石墨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在氮气氛围下,升温、加压。保温1‑30min。6、烧制后的陶瓷再煅烧、除碳。烧结后的透明陶瓷透光率可达75%,晶粒尺寸在1‑200μm之间,维氏硬度为15.6‑17.1GPa。燃烧合成具有自放热的优点,释放的热量可以维持反应。且反应时间短,效率高,获得的粉体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459856.8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和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多孔空心碗形氧化铁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高体积能量密度、稳定性的离子电池负极。该粉体颗粒由氧化铁和碳复合而成,具有完整的空心碗形形貌,由内外双层壁组成,球壁之间存在间隙,氮掺杂无定形碳膜均匀地包覆在氧化铁表面,包覆层厚度可控。这种材料,具有空心结构材料的优点,以解决氧化铁在二次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电极的破碎与脱落,产生容量不可逆降低的问题;同时,保证粉体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以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再者,以解决氧化铁导电性低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81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448892.4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2/05
Abstract: 一种多层多孔空心碗形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该材料为碗形空心结构的无定形碳质颗粒,呈凹陷状的碗形形貌,内部具有空心结构,球壁为多层结构,碗壁上存在孔洞,包括微孔和介孔。本发明将表面活性剂、碳源分别溶于水中,进行水热碳化,得到水热碳空心碗形碳;将粉体分散在碱性水溶液中,滴入正硅酸乙酯,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对产物进行收集,然后,分散到碳源水溶液中,进行水热碳化包覆;根据层数的需要,重复氧化硅包覆和碳包覆步骤;最后,煅烧粉末并酸洗,去除含硅化合物,干燥后得到多层多孔空心碗形碳材料。本材料具有高的空间利用率和振实密度,多层球壁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大量活性位点,该方法可实现球壁层数和厚度的可控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93177.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1 , B28B1/24 , C04B35/64 , C04B35/634 , C04B35/632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氮化铝/石墨烯复合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将纳米氮化铝粉体、纳米石墨烯颗粒、烧结助剂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制备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与粘结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喂料;将喂料采用注射成形技术制备出成形坯体;将成形坯体置于脱脂炉以一定升温速度升温、保温后进行脱脂;将脱脂坯在以一定速度升温进行烧结,保温后,制得高导热氮化铝/石墨烯复合陶瓷零件。石墨烯颗粒的加入可以有效的提高热传递,提高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陶瓷材料的致密度,改善其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30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34618.7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铜离子负载介孔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工艺过程为:将金属硝酸盐、二价铜盐、燃料和可溶性碳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溶液,对其加热后发生反应,得到前驱物;将该前驱物于700-1300℃温度范围内,在保护氛围下煅烧1-4h后,经氯化铜溶液浸泡处理,制备出氯化亚铜/金属氯化物/碳的中间产物,用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亚铜离子负载介孔碳粉体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易于控制,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制备的亚铜离子负载介孔碳粉体材料晶粒细小,分散性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亚铜离子均匀负载,能有效的用于CO等气体的吸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17074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25210.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638 , C04B35/634 , C04B35/64 , C04B35/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氮化硅基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氮化硅粉末为原料,添加稀土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作为混合烧结助剂,加入量为6wt%~10wt%,加入高分子化合物并在有机溶剂中球磨混合形成浆料。经流延成形为坯体,在氮气中1400℃~1600℃下预烧结1-5h,再在气压烧结炉中1800℃~2000℃保温2-10h,其氮气压力为0.5-3MPa。本发明使用的氮化硅粉末为高纯α相氮化硅,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烧结活性,能够有效降低致密化温度。加入的高分子含碳化合物为多组元,在惰性气氛中进行脱脂和预烧结,可提高制品热导率。制备的氮化硅陶瓷基板热导率不低于90W/m·K,抗弯强度不低于8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1115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23793.4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工艺过程为:(1)将正硅酸四乙酯、硝酸铵和水溶性有机物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在不高于10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至粘稠浆料;(3)将浆料在100℃-400℃的非氧环境中反应得到前驱物;(4)将前驱物于1300℃-1500℃的氮气气氛中反应1-10h,得到氮化硅粉体;(5)随后在空气中除去多余碳。本发明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得到的氮化硅粉体颗粒球形度好,粒度小于100nm。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5391.6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2/949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流程、用低成本微米WO3制备高性能纳米WC粉末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为:以粒径30~120μm的WO3粉末和碳黑粉末为原料,按照一定配比在球磨机中进行机械混合。由于金属氧化物脆性大,只需要短时间、低转速球磨即可将微米WO3细化为粒径≤100nm的颗粒。本方法以去离子水为球磨介质,并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效避免了球磨过程中粉末颗粒团聚的现象。因此,球磨后可获得各成分均匀分布的纳米级混合粉末。最后,将混合粉末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碳热还原-碳化反应,即可获得纳米WC粉末。本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制备过程简便、安全、周期短、能耗低,而且制备的纳米WC粉末的成分和粒径有利于调整,具有突出的工业应用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