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6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73740.8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底泥制生物碳土的工程化方法,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该生物碳土以清淤底泥、家禽粪便、干秸秆为原料,按一定质量比例均匀混合,调整混料的C/N比和含水率,添加一定比例的保氮保水剂。以机械翻堆与静态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条垛式堆肥处理,堆肥周期30天左右,使堆体在55~65℃维持10~12天,直至堆肥产品完全腐熟,即制成生物碳土。根据实际需要,对生物碳土进行生态化利用。本发明实现了清淤底泥,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大规模工程化处理,为清淤底泥、家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问题提供了一条生态化解决途径,堆肥产品可用于相关生态工程建设,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38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4413.4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18 , C08F2/20 , C09K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高效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通过将适当比例的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等原料经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成可快速高效吸油树脂。本发明制备的快速高效吸油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倍率、较高的保油性能,且能多次反复再生使用,更重要地,本发明所制备的吸油树脂在10分钟之内对四氯化碳的吸油倍率为19.52g/g,对汽油的吸油倍率为12.62g/g,对二甲苯的吸油倍率为11.19g/g,对机油的吸油倍率为9.39g/g,对柴油的吸油倍率为9.2g/g。本发明所涉的快速高效吸油树脂不仅适合渔船集中停泊区水面浮油的处理,也可用于漏油事故的快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04345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93644.4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755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去除水中存在痕量非那西丁等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现有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含非那西丁等PPCPs的水体净水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磁性纳米锰铁羟基氧化物催化剂是以锰盐和铁酸盐为关键活性组分,集成了Fex(OH)y、Mnx(OH)y二元金属羟基氧化物的表面特性,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较高的表面羟基密度是提供其催化活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磁性纳米锰铁羟基氧化物具有磁性,可以采用磁场将粉末状态的催化剂分离于水相之外。该催化剂可以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有效提高对水体中的非那西丁等PPCPs去除效果,起到对非那西丁的除污染效果,以获得更优质、稳定的出水,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259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161774.4
申请日:2010-05-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与应用领域。该去除水中重金属吸附剂由如下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金属氧化物和造孔剂。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对水中重金属去除彻底,去除效率高,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52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571261.0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银杏黄酮的生产方法,用于精制银杏黄酮粗品。其特征是取银杏黄酮粗品为原料,加入乙醇溶液溶解,预处理后,通过一定压力,使黄酮溶液透过膜以产生纯度较高的黄酮溶液。所述的膜分离技术包括用不同孔径超滤膜之间的超滤耦合技术、用不同孔径纳滤膜之间的纳滤耦合技术和超滤与纳滤之间的耦合技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膜可以浸入料液釜中,通过抽滤,得到渗滤液,在适用于黄酮处理的不同实施方案中,膜也可以位于反应釜外。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54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210553.9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8 , B01J23/745 , B01J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臭氧多相催化降解水中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的指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该催化剂以粉末状天然铝土矿为载体、Fe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配制铁盐溶液,将一定质量粉末状天然铝土矿浸渍于此铁盐溶液中,并经蒸气浴、老化、烘干、煅烧后即得铁改性铝土矿催化剂。本发明所属催化剂不但在臭氧多相催化去除水中存在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系中具有显著催化活性,同时具有制备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点。这些优点有利于该催化剂在臭氧多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推动臭氧多相催化体系的生产应用,为水中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98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9237.5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83 , B01J21/06 , C02F1/74 , A62D3/38 , C02F101/34 , C02F103/30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常温常压下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工艺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该催化剂是以粉末状锌铝类水滑石为载体、Fe为活性组分、Ce和Ti为助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配制铈盐和钛盐的无水乙醇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和稀HNO3,将粉末状类水滑石浸渍于上述溶液,并经水浴、烘干、焙烧后,再浸渍于铁盐溶液中,再次经水浴、烘干、焙烧,即得Fe2O3-CeO2-TiO2/HTLcs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具有制备成本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用、催化活性高和稳定性好及废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该催化剂和CWAO工艺的推广应用,并为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6863.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30 , B01J35/39 , B01J27/2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菌‑藻体系处理污水固碳性能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减污降碳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产氢型复合光催化材料作为生物载体用于菌‑藻共生体系处理污水,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微藻在太阳光下受到光抑制的问题,从而显著提升微藻的光能转化效率,实现菌‑藻共生体系处理污水的高效固碳,同时该方法生成的氢气还可作为能源气体进行回收,取得了多重效果。本发明有助于推进污水处理的减污降碳和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250.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51/02 , C08F220/56 , C08F226/0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纤维素为基体接枝丙烯酰胺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形成絮凝剂骨架结构并将磁核接枝于絮凝剂骨架结构内;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及磁种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电性中和絮凝效应,增长了絮凝剂的支链长度,提升了絮体快速沉淀的能力,保证了絮凝剂的回用效率;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就地处理时,在单独磁性絮凝剂投加量为100~600mg/L时,对合流制溢流污水的SS去除率均>90%,相较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沉降效率高达两倍以上;在沉降0.5min可去除80%的SS,回用10次时磁种的回收效率与SS去除率均>80%。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水厂一级强化处理时,与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在无机絮凝剂投加量为120mg/L时,对于SS的去除率可达96.1%,对于COD的去除率最高为44.7%,对于TP的去除率最高为93.3%,本发明提出的磁性絮凝剂实现了对合流制溢流污染在不同处理模式下的高效快速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74969.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3/00 , C02F101/10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无机碳的小球藻及其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的方法,所述小球藻的保藏名称为小球藻Chlorella sp.MIHQ61,拉丁文为Chlorella sp.MIHQ61,保藏日期:2024年1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095。本发明的小球藻可以促进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等多重优点;本发明的微藻藻株在生活污水中培养获得最高生物质产率达68.92mg·L‑1·d‑1,固碳效率最高达到85%,能够实现54%的溶解性无机碳固定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