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404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5828.2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07 , H01B7/009 , H01B9/04 , H01B13/00 , H01R4/72 , H01R43/28 , H01R2201/26 , H02G3/0481 , Y10T29/49194 , H01R4/70 , H01R9/05 , H01R43/005 , H01R2201/10
Abstract: 一种绝缘部件(6)一体地附着到外侧导体(3)、中心导体(2)的外侧绝缘护套(4)、和外侧导体(3)的外侧绝缘护套(5),其中外侧导体(3)贯通绝缘部件(6)的分支管部(7)。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20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6912.1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592 , H01R13/6599 , H01R1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7/42 , B60R16/0215 , H01R13/504 , H01R13/6592 , H01R13/6599 , H02H3/0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屏蔽结构和一种线束,在固定作为屏蔽构件的编织物的情况下,该屏蔽结构和该线束能够提高可操作性并且还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进一步降低成本。根据线束(32)的末端的屏蔽结构是通过焊接将非金属纤维编织物(40)的末端固定到马达侧连接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部(43)而形成的屏蔽结构。非金属纤维编织物(40)通过编织由具有导电性并且比金属纤维轻的非金属纤维制成的多个超细线股而形成。作为非金属纤维,使用由碳纤维或导电树脂纤维制成的线股,在该导电树脂纤维中,导电材料与树脂材料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06141.3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07 , B60L3/0069
Abstract: 一种线束,包括:多条高压导电路径(22);马达连接器(23),其设置在所述高压导电路径的一端处;以及逆变器连接器(24),其设置在所述高压导电路径的另一个端部处。额外长度部(26、34)设置在导体的中间部处。该额外长度部被构成为吸收由作用在线束上的力所引起的位移并且迫使该线束延伸。该额外长度部采取通过折叠导体而获得的折叠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25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0980.0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07 , H05K9/00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电磁屏蔽装置而改进的屏蔽盖和屏蔽结构。通过加工导电板而形成的可滑动的屏蔽盖包括前屏蔽部、后屏蔽部、侧屏蔽部、连接部、入口和容纳空间,并且覆盖作为屏蔽对象的线束(11)。该屏蔽盖在横截面上形成为U型。该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盖以及与该屏蔽盖接合的壁状屏蔽盖。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6085.1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 , H02G3/04 , H02G3/0487 , H02G3/088 , H05K9/009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线束的布线结构和一种用于该布线结构的屏蔽盖,该布线结构即便线束受到针对电磁屏蔽的措施仍能够减小由于摆动和热量所产生的影响。在该布线结构中,线束的线束体的导电路径和覆盖该线束的导电屏蔽盖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部分进入接触状态和保持状态中的至少之一个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85404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010149365.2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 H02G3/0437 , H02G3/0608 , H02G11/00 , H02K1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电缆装置,它能够防止对马达电缆装置的逆变器侧连接部件的损害和降低逆变器侧连接部件的连接可靠性。还提供了用于上述马达电缆装置中的树脂部件。马达电缆装置电气连接马达和逆变器,并包括逆变器侧保护器和马达侧保护器。逆变器侧保护器包括固定端,该固定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逆变器上,并支承逆变器侧连接部件。摆动吸收部分与固定端连续地形成,摆动吸收部分布置成在逆变器侧连接部件处支承电缆本体,并吸收在马达电缆装置的电缆本体上产生的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98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80047761.7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48 , H01R9/03 , H01R13/6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16 , H01R4/48 , H01R13/193 , H01R13/6315 , H01R25/14 , H01R2105/00 , H01R220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端子配件之间的位置偏移大仍能够将端子配件可靠连接在一起的端子连接结构。端子连接结构(1)连接汇流排(4)和连接到电机的线圈的第一端子配件(3)。端子连接结构(1)设置有:基座(11),该基座(11)具有底壁(16);端子保持器(12),该端子保持器(12)能够以重叠状态保持第一端子配件(3)和汇流排(4);以及移动装接部(13)。移动装接部(13)具有:底板部(22),该底板部(22)设置于端子保持器(12)并且与底壁(16)平行;以及保持狭缝(29),该保持狭缝(29)设置于基座(11),底板部(22)进入该保持狭缝(29),并且该保持狭缝(29)大于底板部(22)。移动装接部(13)将端子保持器(12)平行于底壁(16)的表面可移动地装接于基座(11)。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81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8978.5
申请日:2011-02-0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87 , B60R16/0207 , H05K9/0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电缆本体有效地摇晃的线束。线束具备包括多根高压电线(4)的束本体(5)。在该束本体(5)的中间(5a),作为容许多根高压电线(4)的摇晃的范围,具有摇晃容许范围(R1)。该摇晃容许范围(R1)由电线·个别摇晃范围(R3)和电线·束状摇晃范围(R4)构成,在电线·个别摇晃范围(R3)内能够个别摇晃地对多根高压电线(4)进行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85404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49365.2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 H02G3/0437 , H02G3/0608 , H02G11/00 , H02K1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电缆装置,它能够防止对马达电缆装置的逆变器侧连接部件的损害和降低逆变器侧连接部件的连接可靠性。还提供了用于上述马达电缆装置中的树脂部件。马达电缆装置电气连接马达和逆变器,并包括逆变器侧保护器和马达侧保护器。逆变器侧保护器包括固定端,该固定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逆变器上,并支承逆变器侧连接部件。摆动吸收部分与固定端连续地形成,摆动吸收部分布置成在逆变器侧连接部件处支承电缆本体,并吸收在马达电缆装置的电缆本体上产生的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4039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49354.4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37 , B60L3/0007 , B60L3/0023 , B60L11/1803 , B60L2270/145 , H02G11/00 , H02K5/225 , H02K5/24 , H02K11/33 , Y02T10/641 , Y02T10/7005 , Y10T29/49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电缆组件以及制造马达电缆组件的电缆主体的方法。连接马达和逆变器的马达电缆组件包括可以柔性运动的电缆主体。电缆主体通过将多个电缆平行地布置成排、用编织物覆盖所布置电缆的外表面以及进一步覆盖所覆盖电缆的外表面而制造和形成为扁平形状。马达电缆组件包括逆变器侧保护器,该逆变器侧保护器有振动吸收部分,该振动吸收部分在逆变器侧连接部件附近的位置处支承电缆主体,以便吸收电缆主体的振动运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