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86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4106.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其中正极材料为二氧化钛或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为金属镁或镁合金,电解液为溶于有机醚的硼氢化镁;以及上述可充镁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可充镁电池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的优势,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7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065254.8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133 , H01M4/13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275 , C23C16/2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成包括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该材料在0.2C、1C、4C、15C倍率下测试分别表现出1556、1290、877和474mAh/g的可逆容量,在0.2C下循环40次后容量仍在1500mAh/g以上,可逆容量保持率高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81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3844.2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解液及应用方法,电解液的组成如下:溶质为(1)苯胺类化合物和烃基卤化镁,或(2)苯胺类化合物和烃基镁;溶质还可包含三氯化铝;溶剂为醚。上述电解液浓度为0.1~3mol·L-1。本发明的电解液应用于可充镁电池,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可以达到2.3V?vs.Mg以上,稳定循环过程中效率保持在90%以上。本发明的电解液具有制备简单、原材料便宜、镁沉积-溶出效率高、阳极氧化分解电位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6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469.6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锂高沉积高溶出效率的可充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所述电解液为双溶质双溶剂型电解液;LiN(SO2F)2为所述双溶质中的必须溶质,第二溶质为除LiN(SO2F)2外的锂盐;1,3-二氧戊环为所述双溶剂中的必须溶剂,第二溶剂为除1,3-二氧戊环外的醚类有机溶剂。本发明的电解液采用最基本的锂电池电解液材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加稳定剂,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0.0102S cm-1,电化学窗口可达3.6V,装配成锂-不锈钢对称电池,锂的沉积溶出首次效率可达91.6%,循环稳定效率达98.3%,沉积溶出极化电压低,且具有高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346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0710182292.5
申请日:2007-10-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的组成为LiNi0.5Mn1.5O4-δFx,其中δ=0.5x,0.01≤x≤0.08,采用凝胶结合过氧化锂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于控制。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40mAh·g-1,其中5V电压平台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较好的消除了4V电压平台,反复前几次循环以后充放电效率达96%以上,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84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55506.9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137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次电池用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由丙烯腈共聚物脱氢产物和单质硫组成,单质硫均匀镶嵌在丙烯腈共聚物脱氢产物基体中,其中单质硫含量为20-80wt%,可作为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可逆充放电,在室温下硫基复合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89.5mAh/g,可逆充放电比容量达630mAh/g,充放电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3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95139.5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多电流阶跃技术,以含有硅化合物和锂盐的无水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为电解液,在金属集流体上通过电化学还原实现硅和锂的共沉积,获得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通过改变电解液组成及多电流阶跃技术的参数,可有效调控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循环容量和首次循环效率,所得锂硅合金薄膜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循环效率为45.0%~150.0%,充放电容量为50.0~1000.0μAh cm-2,循环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7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5254.8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133 , H01M4/13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275 , C23C16/2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成包括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硅基体和碳包覆。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该材料在0.2C、1C、4C、15C倍率下测试分别表现出1556、1290、877和474mAh/g的可逆容量,在0.2C下循环40次后容量仍在1500mAh/g以上,可逆容量保持率高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888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308987.2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充电电池技术领域的实现镁合金用于可充镁电池负极的方法,包括:将镁合金块切割成圆片,然后用砂纸打磨除去圆片上的杂质后将表面擦拭干净,作为工作电极。以银质电极片作为对电极,采用聚乙烯隔膜以及0.25mol/L Mg(AlCl2EtBu)2/THF电解液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可充镁电池。本发明制备所得电池经过长期的充放电循环后效率依然很稳定,并且超过了镁电极的效率,其长期循环性能得到了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21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4778.3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钴镁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其化学式为MgxCoySiO4,式中0.5≤x≤1.1,0.5≤y≤1.05,x+y=2。将硅酸钴镁作正极,金属镁作为负极,组装成可充镁电池,放电电压平台可达到1.7V。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