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0602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46355.3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硅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组成。采用填料碳粉末为分散基体,锂硅合金粉末为还原剂,通过高能球磨法化学还原液态的卤化硅或卤硅烷,继之在保护气体下热处理和溶剂洗涤,得到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其中纳米硅为纳米多孔硅和纳米硅纤维。将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经过包覆高分子碳源和保护气体条件下的热处理,制备得到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在0.1~0.3mA/m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硅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库仑效率达到70~80%,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达680 mAh/g,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3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95139.5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多电流阶跃技术,以含有硅化合物和锂盐的无水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为电解液,在金属集流体上通过电化学还原实现硅和锂的共沉积,获得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通过改变电解液组成及多电流阶跃技术的参数,可有效调控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循环容量和首次循环效率,所得锂硅合金薄膜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循环效率为45.0%~150.0%,充放电容量为50.0~1000.0μAh cm -2 ,循环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3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95139.5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多电流阶跃技术,以含有硅化合物和锂盐的无水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为电解液,在金属集流体上通过电化学还原实现硅和锂的共沉积,获得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硅合金薄膜电极;通过改变电解液组成及多电流阶跃技术的参数,可有效调控锂硅合金薄膜电极的循环容量和首次循环效率,所得锂硅合金薄膜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首次循环效率为45.0%~150.0%,充放电容量为50.0~1000.0μAh cm-2,循环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60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46355.3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硅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组成。采用填料碳粉末为分散基体,锂硅合金粉末为还原剂,通过高能球磨法化学还原液态的卤化硅或卤硅烷,继之在保护气体下热处理和溶剂洗涤,得到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其中纳米硅为纳米多孔硅和纳米硅纤维。将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经过包覆高分子碳源和保护气体条件下的热处理,制备得到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在0.1~0.3mA/m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硅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库仑效率达到70~80%,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达680mAh/g,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