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6332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10098636.9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脑组织体外打印培养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打印培养模块与控制模块,打印培养模块包含机械手、打印喷头盒、打印喷头、移动平台和液槽,控制模块包含计算机、信号采集器和控制箱,本发明系统集打印培养功能为一体的体外构建脑组织系统可以提高神经细胞在打印过程中及后期组织中的成活率,避免打印的类脑组织从打印系统转移到培养系统过程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持组织的整体活性和功能的构建,多个打印喷头与机械手的结合可实现多种支架材料和多种细胞的混合打印,便于根据脑组织各区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类脑组织梯度结构,打印培养系统具备脑组织体外再生的培养条件和检测装置,能够在促进类脑组织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功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478475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0388.4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定制型多孔钽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CT或MRI扫描得到自然骨的多平面重建图像,并设计个性化植入物外形,进行抽壳处理,在壳内部设计网架;利用快速成型机制造薄壳和内部网架的原型;将钽粉和可烧失的小球混合均匀,加入到分散剂中,制成粉末与小球混合浆料,将浆料填充到原型支架中,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素坯,在1000~1200℃保护气氛围中进行低温烧结脱脂,得到低强度多孔钽体,再在1800~2500℃保护气氛围中进行高温烧结强化,得到最终个性化定制型多孔钽植入物。本发明中网架和小球烧失后可形成连通的主管道及球形孔洞,主管道能防止通道堵塞,有利于营养物质输送,球形孔洞有利于骨细胞粘附和生长,植入物与人体骨弹性模量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0478392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7651.9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个性化定制型多孔钽植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CT、MRI等扫描图像重建植入物假体的外形,根据植入物假体外形设计植入物的三维负型模型,然后利用增材制造获得支架的负型模具,其中负型模具的残碳量极低,向模具中填充可烧失球形珠粒以及高残碳量的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物或石墨粉与树脂、固化剂的混合物。在真空环境中或在保护气氛炉热解,由于模具的残碳量较低,便得到具有球形孔洞的植入物碳支架,最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碳支架表面沉积钽涂层,完成个性化定制型钽植入物的制造。最终的钽植入物是表面沉积有金属钽,内部为碳支架的混合物,其中碳支架所占质量比为1%~10%。
-
公开(公告)号:CN104750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60903.3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18
Abstract: 组织工程与3D打印肉组织生产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该系统包括泵、阀、培养腔、培养液循环单元、刺激单元、温度控制单元、营养物质调节单元和反馈调节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肉组织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培养液循环、施加刺激因素、补充营养和口味调节这几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系统和方法,其优势在于利用这种多因素耦合的培养机制促进肉组织在体外的扩增,并且促使肉组织在形态、色泽、口感以及营养含量上接近甚至优于天然肉组织,同时能够通过调配一些营养方面的成分比例来制造适用于特殊需求人群的肉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8827.6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9C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倍的面曝光投影3D打印快速成型系统,包括投影系统、计算机、成型系统、以及用于调节投影系统与成型系统之间间距的第一传动轴;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动态掩膜板、紫外光源、投影透镜及用于调整动态掩膜板与投影透镜之间间距的第二传动轴,成型系统包括光敏溶液槽、零件成型托板、以及带动零件成型托板移动的第三传动轴,光敏溶液槽内有光敏溶液,零件成型托板处于光敏溶液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变倍的面曝光投影3D打印快速成型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成形截面分辨率实时调整、零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187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012695.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仿生连接界面的韧带-骨复合支架及其成形方法,首先模拟自然韧带-骨交界面结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带纤维连接结构的骨支架模型的树脂负型;向树脂负型内灌注骨支架材料溶液,冷冻干燥,高温烧结,制造出具有内部连通管道及带纤维连接结构的骨支架;然后将韧带纤维与骨支架的纤维连接结构进行初次连接,并将用于仿生界面制造的模具和初次连接形成的韧带-骨支架进行固定;向韧带与骨支架的交界面处灌注多种骨支架材料浓度变化的韧带材料复合溶液作为二次连接;冷冻干燥,去除模具,得到具有仿生界面的韧带-骨复合支架,本发明有助于营养和代谢物的传递,提高了韧带-骨复合支架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植入后细胞的长入。
-
公开(公告)号:CN103505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26054.X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61F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软组织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软组织由具有流道结构的单层支架与实质细胞通过逐层堆积构成,在流道结构的内壁上还粘附有非实质细胞;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压印方法结合光固化方法来制造具有流道结构的单层软组织支架,在单层软组织支架完成之后,利用打印方法向流道内注入明胶与非实质细胞的混合物,通过温度控制使流道结构内的明胶固化起支撑作用,通过逐层累积最终形成立体结构,再将该立体结构置于35~45℃下,此时会有一部分内皮细胞,贴着流道结构内壁上,满足了内皮细胞贴壁生长的条件,有利于生成血管,形成了人工软组织。本发明采用了打印和压印相结合,提高了重复性结构的制造效率,同时又能提高精细结构的成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6367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54345.2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仿生骨软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工艺和固定方法,根据患者骨软骨缺损部位的结构,利用反求工程和CAD技术设计与缺损部位相匹配的复合支架,该复合支架包括生物陶瓷骨支架、聚乳酸固定桩以及水凝胶软骨支架;利用光固化间接成型制造出生物陶瓷骨支架;向生物陶瓷骨支架灌注聚乳酸,并在真空铸型机保温炉中固化后打磨,得到生物陶瓷/聚乳酸复合支架;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型及水凝胶溶液制备得到仿生骨软骨复合支架;在缺损部位进行手术来制造置放仿生骨软骨复合支架的缺损,并在其上钻支架固定;向支架固定孔中倒入骨水泥后,立即将聚乳酸固定桩打入固定孔中,固化后即完成骨软骨复合支架的植入。本发明用于修复大面积骨/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23930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09234.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韧带-骨仿生架及其成形方法,首先利用计算机设计出骨支架,并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备骨支架树脂模型,以骨支架树脂模型为型芯制备骨支架负型的硅橡胶模具;然后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有序的纳米纤维薄膜,并卷成具纳米纤维韧带支架;再将韧带支架与骨支架负型配合和定位,向负型模具内依次灌注骨支架材料溶液,得到固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骨支架;接着在过渡层灌注混合有骨支架材料、韧带支架材料的复合溶液,形成过渡层;最后在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后处理,得到具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韧带-骨仿生支架;本发明通过改进骨支架的表面结构使其可以与自体骨形成配合,提高了初期的固定的强度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27257.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融合型立体神经电极,包括深度传感单元与平面传感单元两部分。能同时获取皮质表层局部场电位和深层脑电复合信号,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顺应性。平面传感单元最大长度为5~20mm,厚度小于100μm,为保证神经电极精度,传感线路最小直径小于等于50μm,深度传感单元直径小于等于75μm,植入深度范围2~5mm。平面传感单元部分的传感通道数为16~50个,深度传感单元部分的传感通道数为25~60个。制造过程中在平面传感单元上预留出微通道等耦合结构,通过自下而上通过逐层打印并组装的方式实现神经电极的一体化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