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丝素蛋白分子对疏水性纳米粒子相转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284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60646.9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在非极性溶剂体系下合成的疏水性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但是,表面疏水性配体的存在限制了它们在生理条件下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方法,使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分子作为相转换试剂,实现疏水性纳米粒子向亲水性的相转换。该丝素蛋白分子为两亲性聚合物,具有高含量羧基官能团,赋予其快速地将疏水性纳米粒子由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体系,并呈现完美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使用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分子作为相转换试剂,不仅无毒,而且只需进行简单的分离,便可制得稳定性高和分散性好的亲水性纳米粒子,并以此为模板构建多功能化的诊断治疗纳米体系。

    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91105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36165.9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钴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是将含硒化合物和钴盐加入到溶剂中,室温剧烈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反应釜,于180℃下加热反应10~20小时,得到的沉淀离心、洗涤后加入到含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经过超声、搅拌得到稳定剂修饰的水溶性硒化钴纳米材料。本发明硒化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且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可作为光声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在肿瘤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亲水磁性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879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3661.1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亲水磁性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亲水磁性介孔微球制备过程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反应,以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在磁性无机纳米粒表面包覆上一层具有有序介观结构的功能化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2)再通过溶剂萃取除去表面活性剂,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磁性介孔微球;(3)与叠氮化钠反应,得到叠氮化磁性介孔微球;(4)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将炔基化的糖类与叠氮化磁性介孔微球反应,得到亲水磁性介孔微球。本发明制得的亲水磁性介孔微球具有磁场感应性好、特异性强等优点,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53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1829.3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该检测的步骤为:合成分子印迹材料;实际样品制备;用乙酸乙酯将磺胺二甲基嘧啶从水产品中提取;对提取液进行旋转蒸发;重新溶解于甲醇水溶液;经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结合壳层隔绝纳米粒子拉曼增强光谱检测磺胺二甲基嘧啶。本方法的积极效果:所合成分子印迹材料特异性强,用于固相萃取柱填料,可以从实际样品中分离富集待测目标分子;结合壳层隔绝纳米粒子进行拉曼增强检测磺胺二甲基嘧啶,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样品用量少、操作方便,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50ppb。

    一种像素化隔离光串扰的X射线成像板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05886.7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中的X射线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化隔离光串扰的X射线成像板及其应用。本发明是将稀土掺杂纳米闪烁体NaYF4:Tb通过抽滤的方式填充进光纤面板中,并将光致变色分子覆盖在光纤面板表面,以构成所述X射线成像板。该成像板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X射线实时成像,也可利用所含的光致变色分子实现紫外光照可视化成像,且该成像板可重复使用。

    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植物活体核酸高效递送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65539.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植物活体核酸高效递送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和农业领域。将功能核酸与植物生长所需的盐类化合物自组装形成无载体纳米颗粒,然后与植物活体共孵育培养,植物活体细胞主动摄取无载体纳米颗粒,从而实现将功能核酸高效递送入植物活体。本发明所制备的无载体纳米颗粒包含功能核酸和盐类化合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等优点。此外,递送步骤简便,适用于多种植物物种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植物细胞,能够实现无损伤的高效基因递送。该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植物基因递送的效率和便捷性,还为植物遗传改良工具和精准农业等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1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3567.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将β‑环糊精与硫辛酸进行酰化反应,通过改变投料比使β‑环糊精上修饰不同个数的二硫戊环。β‑环糊精上有多个羟基,而C6位置上的羟基活性较高。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可以负载疏水小分子药物,疏水小分子药物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可装到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中并形成纳米药物。纳米药物表面的二硫键与细胞膜外侧蛋白或脂质上的巯基发生动态共价硫醇交换,使其经硫醇介导的细胞摄取途径进入细胞,可避开内涵体和溶酶体、快速且直接地将药物递送至细胞质,减少药物在溶酶体中的降解,提高小分子药物的利用率,减少副作用,实现更好的疗效。

    一种冷冻制备生物分子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91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057709.4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制备生物分子纳米颗粒的方法,首次提出了以冷冻的方法来驱动生物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以生物分子为原料,无论是否加入添加剂,溶液在通过降温冷冻之后,水分子结晶,从而将生物分子和添加剂排斥出生长中的冰晶,导致它们的在非冰区域的局部浓度升高,因而增强了生物分子的附着动力学,这种浓度效应加强了生物分子之间或者生物分子与添加剂之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静电引力、π‑π堆叠以及亲疏水作用,导致生物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需的冰箱普通家庭就拥有,并适用于高温下不稳定的抗原肽组装以及需要和生物分子组装起来联和使用的高温不稳定药物,特别适用于是纳米疫苗的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