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7329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58657.0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C型臂成像设备的断层成像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具有移不变特征,对圆弧轨迹扫描的锥束投影数据进行半精确重建。圆弧轨迹是短扫描轨迹,即π加扇角扫描轨迹;也是超短扫描轨迹,即小于短扫描的轨迹。此方法包括:权重投影数据的偏导数;沿水平与非水平方向的一维希尔伯特变换;圆弧轨迹的反投影。相对FDK类型近似重建算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重建精度、离散误差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17345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810017327.4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垂直分层空时编码通信系统的检测方法,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垂直分层空时编码通信系统进行检测,用ML检测公式F()=‖r-H‖2,=[1,2,…,M]T∈Ω计算粒子群优化算法适应度函数,实现用低的复杂度获得接近ML方法的检测性能。该检测方法的实施步骤为:第一步将基带接收信号和信道估计值输入到检测器中,设置算法参数,初始化粒子速度和位置;第二步根据检测公式计算粒子的适应度,初始化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第三步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第四步对位置矢量进行变异操作;第五步更新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第六步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是,输出全局极值,即最终检测值;否,转第三步。本发明所用的算法简单,计算复杂度低,并具备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39290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710017709.2
申请日:2007-04-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训练序列的MIMO相关信道估计方法。其过程是:接收机根据已知的信道相关信息,确定最优的训练序列长度并将该长度数值和信道相关信息通过反馈链路传递给发射机;发射机用该反馈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训练序列公式计算当前信道状态所对应的最优训练序列,并将该最优训练序列通过前向链路传递给接收机;之后,开始训练周期,发射机将训练序列发射到无线信道中;接收机根据已知的所述训练序列和训练周期内的接收信号,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估计出当前时刻的信道参数。本发明设计的训练序列可以根据实际系统需要和信道相关信息的变化做出自适应地调整,具有估计性能高、鲁棒性强的优点,可用于多天线MIMO无线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0469070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043056.6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及多径衰落信道模块,发射端主要由正交幅度调制器、复制器、逆离散小包波变换组成,在逆离散小波包变换前插入扩频码。接收端主要由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离散小波包变换、求和器、最大似然检测器、正交幅度解调器构成;在离散小波包变换后插入扩频码WH和子带增益因子,所述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与神经网络均衡器训练模块连接。在系统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转换位置,可实现用最小均方算法LMS更新复径向神径网络均衡器的权值和实现收发双方的通信,其具体包括:信道均衡,扩频、解扩,小波包多载波调制、解调,最大似然算法的检测判决。
-
公开(公告)号:CN173177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3056.6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及多径衰落信道模块,发射端主要由正交幅度调制器、复制器、逆离散小包波变换组成,在逆离散小波包变换前插入扩频码。接收端主要由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离散小波包变换、求和器、最大似然检测器、正交幅度解调器构成;在离散小波包变换后插入扩频码WH和子带增益因子,所述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与神经网络均衡器训练模块连接。在系统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转换位置,可实现用最小均方算法LMS更新复径向神径网络均衡器的权值和实现收发双方的通信,其具体包括:信道均衡,扩频、解扩,小波包多载波调制、解调,最大似然算法的检测判决。
-
公开(公告)号:CN21104596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930218.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富阳电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栅结构的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其包括沟道层、沟道提供层、源极和漏极,该沟道层中感生有二维电子气(2DEG)沟道;且在沟道提供层上交替排布有两组栅极,当在该两组栅极上分别施加不同电压时,则位于该两组栅极下方的沟道区域及位于任意两个相邻栅极之间区域正下方的沟道区域中的2DEG浓度将存在差异,从而在这些沟道区域之间形成2DEG浓度差界面,继而若在源、漏极之间加载电压,将在沟道中构建周期性浓度差的驻波振荡结构,由此产生太赫兹辐射。本实用新型的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具有易于激发、高功率、可调制和便于小型化等优点,辐射频率可以在0.3THz-1.9THz范围内调整,轻便、易于集成,适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133174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612851.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组合电饭煲,包括主要由加热锅体机构、锅盖、煮饭内锅和蒸菜内锅组成的蒸煮总成,还包括并列在蒸煮总成一侧的旋转总成,该旋转总成主要由与煮饭内锅的外壳连接的旋转轴、和套在旋转轴上端外的可旋转的旋转延伸臂组成;所述煮饭内锅设置在加热锅体机构上,所述蒸菜内锅通过旋转延伸臂悬挂在煮饭内锅上,蒸菜内锅的底面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锅盖盖合在蒸菜内锅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煮、上蒸的烹饪模式,有效利用煮饭时产生的热量,实现同时煮饭和蒸菜,让使用者可以快速便捷的烹饪食物,并且省电节能;另外通过旋转总成,可轻松方便的将蒸菜内锅旋转开煮饭内锅上方,更方便的取用煮饭内锅的米饭或直接将煮饭内锅拿出。
-
公开(公告)号:CN22214623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006230.8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绝缘衬底的氮化镓单片集成半桥,包括:绝缘衬底;两个晶体管结构,位于所述绝缘衬底的上表面;隔离结构,位于所述两个晶体管结构之间,下表面和所述绝缘衬底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隔。本实用新型的氮化镓单片集成半桥通过使用绝缘衬底,可以有效消除传统氮化镓半桥电路中的衬底偏置效应、串扰以及泄漏电流等问题,可以大幅降低半桥集成电路的生产成本,提升器件的面积效率、开关频率和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器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108417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873037.3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和远程监测端,所述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以将采集的环境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远程通信模块进行无线连接,以将处理后的环境数据发送给所述远程通信模块,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进行远程通信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控制芯片、屏蔽层、不锈钢层和第一热缩管,所述控制芯片由所述屏蔽层包裹,所述屏蔽层外接不锈钢层,所述不锈钢层的接口处由热缩管包裹,所述PH传感器模块包括PH传感器、稳压模块、电极和第二热缩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系统使用寿命长,采集的环境数据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5898699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609994.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孜学 , 王孔明 , 张茂帆 , 徐银光 , 康波 , 陈亮 , 杨国静 , 汪峥 , 孙成慧 , 余浩伟 , 王坚强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李艳 , 赵辉 , 汤桂桃 , 盛爱梅 , 杨文锐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箱型梁巡检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平台和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5个光学检测单元,5个光学检测单元分别对应下述5个位置:左轨道、右轨道、箱型轨道梁内壁的顶面和左右两侧面;每个光学检测单元包括摄像头模块和红线激光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包括摄像头和光源,用于拍摄箱型轨道梁内部结构的图片;所述激光模块用于形成红光直线,以便摄像头模块采集图像信息。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甚至替代人工巡检完成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内壁裂纹检测、锈蚀检测、限界检查以及走行面平整度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