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0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65949.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锌离子电池的氮掺杂碳包覆锌粉负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步骤:1,对锌粉进行超声清洗;2,配置PVP溶液;3,将锌粉和PVP溶液超声震荡;4,烘干挥发乙醇,获得PVP包覆的锌粉;5,将样品煅烧,降温冷却;6,制成负极;7,装配对称电解液测试负极循环性能,装配水系锌离子电池,装配准固态电池。本发明在商业锌粉基础上加以氮掺杂碳包覆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和重复性强,可规模化制备。相较于传统的商业化锌粉和锌箔,氮参杂碳包覆的锌粉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其沉积更为均匀致密。因此不管在对称电池还是全电池中氮参杂碳包覆的锌粉作为锌离子电池负极,其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4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66539.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层状Li2MnO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以MOF基Mn2O3为前驱体,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层状多孔纳米Li2MnO3正极材料,在本发明中制得的MOF‑Li2MnO3由大量一次纳米颗粒组成的二次颗粒聚集而成,其分散性较好,且颗粒间形成了丰富的空隙。MOF‑Li2MnO3由大量一次颗粒堆积而成,同时这些一次粒子形状较规则、尺寸分布在100‑300nm之间,大量纳米粒子的聚集有利于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Li+的动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5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59701.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固化的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涉及固态电解质制备技术领域。包括:1)将高空间位阻单体和交联剂混合,经分子筛除水后,再加入锂盐,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液A在2~8℃下存放;2)将引发剂和增塑剂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3)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得到固化前驱液;4)在带多孔骨架膜的电芯中注入固化前驱液,原位固化,得到固态聚合物快离子导体。本发明通过将高空间位阻单体与高活性交联剂共聚,利用空间位阻体积效应拓宽离子迁移通道,使得原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输运路径变短,离子电导率大幅度提高;高空间位阻单体与高活性交联剂协同构建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63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85267.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式钾离子预嵌入锰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所述正极包括三维层状碳基导电基底(LGP)与预嵌入钾离子的二氧化锰(KxMnO2)。所述预嵌入钾离子的二氧化锰(KxMnO2)为纳米团簇聚合形成的纳米花与纳米片阵列结构,其均匀生长在三维层状碳基导电的层间与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层状碳基导电基底具有丰富的层间距与表面积,不仅为二氧化锰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而且增加了其导电性,并且能够实现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充分。同时通过钾离子的预嵌入,稳定了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使得其循环稳定性大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83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712156.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41/37
Abstract: 一种锆钛酸铅气凝胶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将PZT气凝胶粉体与PVDF复合,使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出PZT气凝胶涂层,在保留气凝胶原有低密度、低声阻抗等本征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其柔韧性,使得PZT气凝胶应用于水声换能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又通过在复合膜中添加SiO2气凝胶粉体、PZT陶瓷粉体、改变复合涂层的层数对PZT气凝胶涂层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81431.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23C14/02 , C23C14/16 , C23C14/35 , C23C16/26 , C23C16/50 , C23C16/56 , C23C28/00 , C23C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氮、氟掺杂的非晶形石墨和P掺杂硅的复合结构,所述的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泡沫镍、P型掺杂硅、非晶形石墨、P型掺杂硅、氮氟同时掺杂的非晶形石墨,本发明磁控溅射的硅薄膜非常均匀,膜基结合力强,且P掺杂的硅导电性较纯硅而言导电性更强,等离子体增强的PECVD在制备石墨方面性能稳定,石墨薄膜较为均匀,黏着性高,制备的电池循环稳定性强,氟化和氮化的石墨导电能力、电解液浸润性进一步提升,硅的容量高,两者的优点相结合,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负极应用在二次电池上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81467.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01B32/205 , C01B33/021 , C23C14/02 , C23C14/16 , C23C14/35 , C23C16/26 , C23C16/44 , C23C16/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非晶形石墨和P掺杂硅的复合结构,所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从下至上依次为泡沫镍、非晶形石墨包覆P型掺杂硅。本发明磁控溅射的硅颗粒非常均匀,结合力强,且P掺杂的硅导电性较纯硅而言导电性更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制备石墨方面性能稳定,石墨薄膜较为均匀,黏着性高,在真空条件下排除了外界的干扰,硅颗粒与石墨可以在真空中有效的复合,石墨对硅颗粒的包覆效果非常理想,制备的电池循环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0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13451.5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9/02
Abstract: 一种测试PZT气凝胶密度的方法,属于气凝胶领域。首先,取N份PZT气凝胶在研钵中以1分钟为时间梯度分别研磨1、2、3、…、N分钟,得到的N个样品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的研磨PZT气凝胶;然后,称取混合的研磨PZT气凝胶的质量Ma,并将混合的研磨PZT气凝胶在量筒中振实后,读出其体积V;最后,根据公式ρ=Ma/V,计算得到PZT气凝胶的密度。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简单而无需复杂设备;(2)不破坏PZT气凝胶的微纳孔结构,不引入杂质;(3)经过该密度测试后,PZT气凝胶粉体还可以继续使用,不浪费气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56141.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的有机电池技术,涉及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二氧化锰修饰石墨毡电极的方法,具体为一种有机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的修饰方法。本发明首先用超声-混酸对石墨毡进行处理,以增加石墨纤维的表面积,增加了石墨电极的反应位点,且石墨纤维表面未见明显断裂;其次,采用二氧化锰生长在石墨纤维的表面增强了其电化学反应催化活性,从而提高了电池容量和能量效率。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可规模化生产,应用成本低,为有机液流电池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性能极大提升的电极材料处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48268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46545.0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1/0264
Abstract: 一种铜锌锡硫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分别配制反应体系A(铜盐和锑盐以及单质硫超声溶解于乙二胺中)和反应体系B(锌盐与锡盐的水溶液),然后将体系A与体系B超声混合、密封后加热到200℃,然后保温反应7~24小时,最后取下层黑色粉末经离心、洗涤,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通过加入适量的锑化合物,使得铜离子、Sb离子与硫反应生成流动相的铜锑硫化合物,促进Cu2ZnSnS4的生长,同时Cu2ZnSnS4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更加均匀。本发明制备的铜锌锡硫纳米颗粒结晶性好,不存在其他杂相,颗粒大小分布更均匀;在流动相参与下,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制备过程仅需密封加热设备,步骤简单,易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