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短流程回归再时效优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293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89249.0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回归再时效优化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将固溶态Al‑Zn‑Mg‑Cu系铝合金依次进行预时效、回归处理、再时效、二次再时效;所述再时效温度:115‑123℃,保温时间:5‑8h,之后随炉升温至二次再时效温度:160‑177℃,保温时间:1‑8h,后空冷。本发明采用“固溶淬火+预时效+回归+一次再时效+二次再时效”复合工艺,对铝合金回归再时效工艺进行优化,在不影响材料强度、耐腐蚀性能的基础上可显著缩短合金的热处理周期,热处理周期缩短40%以上,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可显著提高工业上结构件的大规模生产及锻件研制生产效率,适合复杂结构件的工业化规模生产。

    一种消减合金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800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54838.0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消减合金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是将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波纹曲面结构的合金板件固溶淬火后进行冷压变形处理,冷压变形量小于等于波纹曲面的波纹高度。主要应用于固溶强化型合金板类、橼条类锻件,属于合金板材加工领域。所述方法冷压变形时采用平面结构压头对波纹曲面的波峰进行压制;通过波纹结构参数优化,冷压过程中冷压模具仅与锻件波峰金属直接接触,大大减小模具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在达到消减残余应力的同时,降低压制载荷。此方法实施过程中上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成本低,同时残余应力消减效果显著。

    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3636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0545851.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表面修饰有谷氨酸,其中复合材料中羧基的质量含量为2%~3%。其制备方法包括: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活性碳纳米管中间体;将活性碳纳米管中间体和谷氨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制得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吸附能力强、生物兼容性好、实际应用价值高等优点,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成本低廉、耗能少、耗时短等优点。本发明复合材料能够用于吸附水体中染料和重金属,且吸附去除效果显著,在治理受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消减合金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8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4838.0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消减合金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是将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波纹曲面结构的合金板件固溶淬火后进行冷压变形处理,冷压变形量小于等于波纹曲面的波纹高度。主要应用于固溶强化型合金板类、橼条类锻件,属于合金板材加工领域。所述方法冷压变形时采用平面结构压头对波纹曲面的波峰进行压制;通过波纹结构参数优化,冷压过程中冷压模具仅与锻件波峰金属直接接触,大大减小模具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在达到消减残余应力的同时,降低压制载荷。此方法实施过程中上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成本低,同时残余应力消减效果显著。

    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3636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45851.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表面修饰有谷氨酸,其中复合材料中羧基的质量含量为2%~3%。其制备方法包括: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活性碳纳米管中间体;将活性碳纳米管中间体和谷氨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制得谷氨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吸附能力强、生物兼容性好、实际应用价值高等优点,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成本低廉、耗能少、耗时短等优点。本发明复合材料能够用于吸附水体中染料和重金属,且吸附去除效果显著,在治理受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