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2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869291.6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中ε相的变质剂,该变质剂为纯度为99.10wt.%‑99.99wt.%的铋或含铋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的锌‑铋中间合金。加入少量变质剂,即可获得较好的变质处理效果,同时也提供了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只需在处理过程中升高温度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62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796075.9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4B35/54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Te纳米晶/Cu2SnSe3热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中Cu‑Te纳米晶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比为0.2‑1.2%。本发明制备的Cu‑Te纳米晶/Cu2SnSe3型热电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热电性能,大幅提升了Cu2SnSe3基体的ZT值;制备所需工艺操作简单、参数可控、适用于较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8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69325.6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钽-碳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间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钽1.0%-4.5%,碳0.3-3.0%,其余为铝。本发明采用铝、钽、碳三种成分组成中间合金,通过合金组分的选择和含量的控制,实现对中间合金性能的良好控制。本发明中间合金成分可精确控制,制备工艺简单方便,碳吸收率高、对铝硅合金具有较好细化变质效果、无颗粒团聚和毒化副作用,产业化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9376.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纯度99.00wt.%‑99.99wt.%的镁,镁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聚集于ε相固体晶粒的前沿液相中,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减少其分枝,减小晶粒尺寸,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即加入少量便可达到减少ε相树枝晶分枝数目、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同时还提供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变质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13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621488.3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锌‑铝‑钇中间合金细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Y 2‑7%,Al 12‑45%,其余为Zn;Y元素以YZnb‑aAla或YAl3‑cZnc化合物粒子的形式镶嵌于锌‑铝合金基体中,0<a<5,b=8.5、10或12,0<c<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锌‑铝‑钇中间合金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制备得到的锌‑铝‑钇中间合金细化剂添加至亚共晶锌‑铝合金中,可获得的尺寸细小、无分枝的球状或多面体状初生η‑Zn等轴晶粒,对锌‑铝合金组织结构的优化、铸造工艺性能及使用性能产生有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33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145387.9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纳米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基纳米多孔薄膜,呈多层结构,单层厚度200‑400nm(约为250 nm),中间层多孔孔径约为10‑25nm,最外两层的多孔孔径为175‑290 nm。上述铜基纳米多孔薄膜,是以各元素原子百分含量为:镁60‑30%、铜35–45%、钕25–5%的镁‑铜‑钕非晶合金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脱合金法脱除镁、钕而成。其完整性强、纳米孔均匀连通并且尺寸可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的纯净的呈多层结构且层与层之间容易剥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4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346481.7
申请日:2013-08-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适量氧化钇制备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材料的方法,主要用于中低负载的电源开关,继电器,接触器,起动器等电器装置中。本发明的低压电器用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0.5‑6%锌,0.5‑2.5%氧化钇,0.04‑1%富铈混合稀土,0.5‑5%碳化硼,其余为铜粉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材料通过配料、粉末混合、压制成型、预烧、氩气保护烧结的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抗熔焊性、抗电弧烧蚀及摩擦性能可与银基相媲美,能满足电触头等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并具有突出的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65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01747.0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铪?磷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金属材料的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铪?磷中间合金,其中,铪:8.95– 16.0%,磷:1.47–8.0%,铜:余量;磷以磷化铪和铜三磷的形式存在,磷化物性质稳定且磷的含量可高达8.0%。本发明的铜?铪?磷中间合金可将A390合金内初晶硅相由100μm细化至20μm以下。通过将本发明的中间合金的加入到铝?硅合金内,引入合金化元素铪,同步实现细化、合金化过程;向铝合金中引入铪元素,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高温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通过原料、工艺条件的搭配,可得到含磷量高达8.0%的铜?铪?磷中间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96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85693.X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41 , H01M4/9083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泡沫镍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得1.0~10.0mg/mL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2)泡沫镍浸泡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超声,材料干燥,得泡沫镍?氧化石墨烯复合产物;(3)将乙酰丙酮钯与卤化钾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将泡沫镍?氧化石墨烯复合产物浸泡在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中,反应条件100?200℃、1~6h,冷却,分离、清洗,干燥,得到以泡沫镍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该方法有效的减缓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层叠、不可逆团聚问题;还原得到的钯粒子尺寸达到纳米级别,在石墨烯上分布均匀,充分地提高了钯粒子的电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92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8234.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p型Cu2SnSe3基热电材料相匹配的合金电极及该Cu2SnSe3基热电元件的制备工艺,该合金电极为Ti-Ni合金,不仅电导率和热导率高,本发明提供的Ti-Ni合金与Cu2SnSe3基热电材料具有非常接近的热膨胀系数。Cu2SnSe3基热电元件的制备是利用快速热压烧结 (RHPS)技术直接将Cu2SnSe3基热电材料于Ti-Ni合金电极烧制而成,不需要中间过渡连接层。烧结完毕后的电极界面结合非常稳定,且Cu2SnSe3/电极界面无明显的电阻跃迁。该制备工艺简单,非常适用于Cu2SnSe3基热电发电器件的制备,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