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BiBr<sub>3</sub>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607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359876.X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BiBr3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铝粉和溴化铋混合球磨而成,铝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溴化铋的质量百分比为5‑50%。制备时按比例分别称取所需的铝粉和溴化铋加入球磨罐中,再按球料比为20‑120:1,加入磨球,密封,罐中充入氩气保护;将球磨罐放入球磨机球磨,设定球磨转速为100‑500 r/min,球磨时间为1‑10小时,即可制得。通过测试,本发明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具有产氢性能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等优点,解决了常温中性条件下,铝水反应制氢综合性能不好问题。

    非晶三元合金/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及其在硼氢化合物水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1434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254394.3

    申请日:2014-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三元合金/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及其在硼氢化合物水解中的应用,是将非晶合金Co‑Zn‑B纳米颗粒复合在石墨烯的片状结构里制成的一种新型硼氢化物水解催化剂,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后处理,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该新型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常温下便可以到达很好的催化效果,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时,制备过程简单。本发明所制备的新型非晶三元合金/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增大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即产氢速率快,而且该新型催化剂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对应用于硼氢化物水解有很大的优势。

    一种含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0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6589.5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Ru‑Co‑NC,由含钴氮掺杂多孔碳Co‑NC和钌纳米粒子组成;Co‑NC由CoZn‑ZIF经高温煅烧制得,锌元素在高温煅烧过程中气化挥发;CoZn‑ZIF、Co‑NC、Ru‑Co‑NC均呈菱形十二面体形状,晶粒尺寸均为0.84μm;Ru纳米粒子晶粒尺寸为4.63nm,并且均匀分布在Co‑NC表面。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Zn‑ZIF的制备;2,Co‑NC的制备;3,Ru‑Co‑NC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在25℃温度的条件下,水解率为90‑100%,完全放氢的时间为10‑30s,最大析氢转化率为2500‑2800molH2·molRu‑1·min‑1;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15‑25kJ·mol‑1;经10次循环后,水解率仍保持为100%,催化剂保留60‑70%的初始催化活性。

    一种海胆状微球钴镍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826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378432.0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胆状微球钴镍基电极材料,以硝酸钴、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然后采用二段煅烧法进行煅烧,再与硝酸钴、硝酸镍、尿素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即可得到由钴镍氧化物和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构成,呈海胆状微球结构的钴镍基电极材料;所述海胆状微球结构是由双金属调控得到钴镍基氢氧化物微球,通过煅烧以及水热反应,得到的钴镍基复合材料呈海胆状微球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钴镍氢氧化物微球的制备;钴镍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的原位制备和负载。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比电容为1400‑1500 F/g;电容保持率达到73%;在功率密度为807 W/kg,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26 Wh/kg。

    一种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81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4842.8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催化剂,由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CoP‑NC和Ru元素组成;CoP‑NC由ZIF‑67和次磷酸钠NaH2PO2混合后,经多段煅烧同时实现碳化和磷化所得;ZIF‑67由六水合硝酸钴、二甲基咪唑、甲醇化学合成所得;Ru元素由三氯化钌水合物还原负载所得;ZIF‑67为钴源、氮源,次磷酸钠为磷源,三氯化钌水合物为钌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ZIF‑67的制备;2,CoP‑NC的制备;3,Ru/CoP‑NC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氢时间为,析氢转换频率为20‑60s,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200‑400molH2·Eamol=30Ru‑‑1·40kJmin·‑1mol,水解放‑1;在25℃条件下,5次循环后,保持50‑60%的初始催化活性。

    一种磷化钴/氮共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0658.8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钴/氮共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材料,由磷化钴/氮掺杂碳纳米管Co2P/N‑CNTs和Ru组成;N‑CNTs由CoZn‑ZIFs煅烧碳化实现对CNTs的氮掺杂所得;Co2P由CoZn‑ZIFs作为自我牺牲模板和次磷酸钠的磷化所得,CoZn‑ZIFs以CNTs为载体,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锌在CNTs表面自生长所得;Ru由三氯化钌水合物还原负载所得。CoZn‑ZIFs为钴源、锌源和氮源,锌元素在煅烧过程中挥发;次磷酸钠为磷源,三氯化钌水合物为钌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Zn‑ZIFs/CNTs的制备;2,Co/N‑CNTs的制备;3,Co2P/N‑CNTs的制备;4,Ru/Co2P/N‑CNTs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析氢转换频率为100‑300 molH2·molRu–1·min–1,水解放氢时间为20‑60 s,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30‑35 kJ·mol–1;5次循环后,保持40‑45%的初始催化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