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制乙二醇的高硝酸盐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3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9413.2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制乙二醇的高硝酸盐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调节罐、事故罐、反应器和配水池组,调节罐的中部通过事故提升泵管道连通着事故罐的底部,调节罐的底部出口通过出水提升泵管道连通着进水池,进水池的底部出口依次通过进水提升泵和流量调节仪管道连通着反应器底部的循环进水口,反应器顶部的循环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着出水池;反应器中部的污泥出口通过回流泵管道连通着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进口,且回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污泥排放口。通入预处理系统的高硝酸盐废水的COD 12000mg/L,NO3‑N1000mg/L,经预处理系统处理得到的处理水COD去除率≥30%,脱氮效率≥90%,当出水COD≤8000mg/L,NO3‑N≤100mg/L时,运行成本约0.35元/m³。

    一种医药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741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3630.4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药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清水消毒池;废水依次通过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清水消毒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物化处理系统包括调节系统、还原处理和混凝沉淀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调节罐,所述调节罐内设置有调节池和事故池;所述还原处理系统包括还原塔、曝气风机;所述混凝沉淀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方法能高效的去除医药生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TN等污染物。

    水处理系统顺控组态方法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959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41355.2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处理系统顺控组态方法,包括顺控主程序、各子程序、整个滤池系统自动启动程序、整个滤池系统自动停止程序,本发明的滤池顺控各子程序包括:单格滤池过滤子程序、单格滤池反洗程序、单格滤池停止子程序。本发明将各子程序嵌套在主程序中,增设了手动、程控、步控选择按钮,操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挑选一格滤池强制进行反洗,增加了操作控制的柔性和便利性,顺控中引入的反洗申请信号、反洗结束信号、优先权判断,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格滤池处于反洗状态,并且保证每格滤池均能按照先后顺序及时反洗,既保护了设备,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又显著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一种合成及发酵类制药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14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4092.6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合成及发酵类制药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生活污水预处理、生产污水预处理和在综合污水处理;将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单独预处理后充分混合,更进一步保障生化系统进水的持续稳定;同时在针对合成及发酵类制药废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通过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将废水的毒性降低、可生化性提高且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去除絮体,通过A2/O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将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稳定且总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深度处理段的活性砂滤池是一种集混凝、澄清、过滤为一体的高效过滤系统且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48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5748.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处理水样;基于各处理水样确定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并采集对各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在线数据,然后基于各在线数据、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建立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利用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对初始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利用得到的目标深度学习模型并基于在线数据输出离线数据;利用预设聚类算法对离线数据以及在线数据进行聚类,以利用基于聚类结果构建的目标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这样能够提高诊断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的效率。

    一种PBAT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4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30546.8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BAT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分别与1,4‑丁二醇共混,得到PTA/BDO浆料和AA/BDO浆料并分别进行酯化,得到两种低聚物;将两种低聚物混合并进一步酯化,得到PBAT低聚物,PBAT低聚物缩聚后切粒并干燥,得到PBAT颗粒,真空干燥后制板、发泡即可。通过调控PBAT合成工艺过程,改变PBAT分子链上不同链段的序列结构及分布,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固态发泡加工工艺,可制备出不同力学性能(强度与硬度)的PBAT发泡材料,以适用于不同被包装物品、不同运输存贮环境条件下的缓冲包装材料。

    低CTE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95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2107.3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CTE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S2:将S1的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匀后涂布在基板上,经干燥和亚胺化后制得低CTE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由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而制得。本发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能达到330℃以上,热膨胀系数(CTE)为40ppm/℃以下,黄度指数不大于3,在550nm处的透过率不小于88%,雾度不大于1.0%,可作为显示基片、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的光学薄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