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SV报文模拟生成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6113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80208.7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SV报文模拟生成与检测方法。SV报文模拟生成装置的工作步骤是:解析智能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获取SV报文数据集内容;采样值虚端子初始化及功能初始化;每0.25ms发送一帧电压电流采样值数据报文给SV报文模拟检测装置;根据是否接收到响应报文判断通信是否中断。SV报文模拟检测装置的工作步骤是:解析智能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获取SV报文数据集内容;采样值虚端子初始化及功能初始化;根据是否接收到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判断通信是否中断;正常通信时每0.25ms接收一帧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并发送一帧确认响应报文给SV报文模拟生成装置,以保证通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克服现有方法通信互操作性差的缺陷。

    一种基于电动力平衡的多极磁阱线圈的参数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752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55969.2

    申请日:2015-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力平衡的多极磁阱线圈参数的配置方法。所述的多极磁阱系统由三个盲鳗线圈和一个补偿线圈组成。该方法是以多极磁阱中磁感应强度最小为目标;以多极磁阱线圈所受的电磁力极向平衡为约束条件;通过遗传算法对多极磁阱线圈的安匝数进行计算配置,得到盲鳗线圈和补偿线圈的最佳安匝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减少多级磁阱线圈之间的电动力,避免由电动力导致的多级磁阱线圈结构变形,提高了多级磁阱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高级量测体系信息集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95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128796.X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级量测体系信息集成方法。本发明的信息集成方法的实施是通过一种协议制定和两层映射关系实现的。首先制定了适用于高级量测体系的既能满足其基本应用要求又能适应现场总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要求的抽象应用层协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应用要求到抽象应用层协议的映射模型,并对抽象应用层协议的详细制定方法给出了具体说明。为能够使用高级量测体系应用的主流现场总线而建立了抽象应用层协议与特定现场总线应用层协议的映射模型,并通过抽象应用层协议与以太网应用层协议映射示例说明了抽象应用层协议与特定现场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具体实现方法。

    能产生ModbusCRC错误并对错误进行比较、显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1881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72207.X

    申请日:2007-05-15

    Abstract: 能产生Modbus CRC错误并对错误进行比较、显示的方法,它涉及的是Modbus CRC错误的产生、比较与显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实现对Modbus CRC错误的产生、比较与显示的问题。它的主节点(1)的第一通信单元(1-4)的Modbus总线接口、从节点(2)的第二通信单元(2-4)的Modbus总线接口、干扰节点(3)的第三通信单元(3-4)的Modbus总线接口都依次连接在Modbus总线上。它的方法步骤为:在主节点(1)中输入8个字节的请求报文;按下启动按钮(1-5);从节点(2)和干扰节点(3)同步报文接收结束,并发送响应报文、干扰报文;主节点(1)按Modbus协议计算出CRC值CRC1,并与接收到的CRC值CRC2进行比较;得到CRC错误的结果。本发明能产生Modbus CRC错误,并能对CRC的错误进行比较与显示,其得出的结果直观。

    应用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实现的电机故障检测系统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1967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10093763.X

    申请日:2008-04-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实现的电机故障检测系统通信方法,其是在电机故障检测装置通信初始化后,当有数据传送请求时,电机故障检测装置对通信数据存储区的内容进行更新,然后进行数据传送。上位机通信程序产生接收中断后,延时固定时间间隔,再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最后依次检验数据的首字节以及总字节数目是否正确,并回发相应握手数据。从而达到既简化了装置通信软件的设计,又确保了装置的故障检测功能的充分实现和串行通信的可靠性的目的。

    CAN节点报文发送等待条件与等待时间确定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9490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10425.6

    申请日:2006-08-22

    Abstract: CAN节点报文发送等待条件与等待时间确定的系统及方法,它涉及的是CAN节点报文发送等待条件与等待时间确定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不能有效的对MAC机制、报文发送的各组成时间/延时进行确定的问题。第一通信单元(1-4)、第二通信单元(2-4)、第三通信单元(3-4)的CAN接口都依次连接在CAN总线上;它的步骤:(一)、启动系统;(二)、初始化第一节点(1);(三)、设置第一节点(1)的标识符场、控制场和数据场;(四)、按下第一启动发送按钮(1-5);(五)、初始化第二节点(2);(六)、按下第二启动发送按钮(2-5);(七)、按下第一启动发送按钮(1-5);(八)、初始化第三节点(3);(九)、重新初始化第一节点(1);(十)、按下第二启动发送按钮(2-5)。本发明能实时对MAC机制、报文发送的各组成时间/延时进行确定。

    一种CAN错误帧产生与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948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10423.7

    申请日:2006-08-22

    Abstract: 一种CAN错误帧产生与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实现对CAN总线上的错误帧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发明的系统由三个节点和一条CAN总线(4)构成;其方法步骤如下:启动检测系统;分别初始化各个节点,并分别设置各个节点的标识符场、控制场和数据场;顺序按下第一节点(1)、第二节点(2)、第三节点(3)的“启动发送”按钮;按下第一节点(1)“停止发送”按钮,获得MAC帧检测电平。本发明不仅创造了错误帧产生的条件,同时也实现了错误帧的检测与显示,其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具体、明确、具有普遍意义,有助于深入掌握、理解CAN总线的错误帧、错误类型及其相关技术内容。

    一种基于2-gram与互信息模型的NC代码细粒度错误检测与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6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1383.2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2‑gram与互信息模型的NC代码细粒度错误检测与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如下:步骤1:本地操作者通过分析NC代码的功能型指令和轨迹数据,识别出关键指令和潜在的异常特征区域;步骤2:利用词法、语法和逻辑检测技术对指令进行初步检查,识别可能的词法和语法错误;步骤3:若未检测到错误,使用2‑gram与互信息模型深入分析指令之间的关系,查找可能的异常指令组合;步骤4:针对轨迹数据中的异常点,采用插值技术修复异常点,确保代码通过完整性检测。该方法通过分析NC代码的功能型指令和轨迹数据,结合词法、语法和逻辑检测技术,实现对NC代码异常的准确定位与修复,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种工业以太网统一数据模型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288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879168.9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以太网统一数据模型制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前置环节、解析环节和融合环节三大环节,其中:所述前置环节包括构建统一数据模型的架构,获取装置中各实验设备发送的数据包、配置信息、默认信息和通信协议并构建通信协议特征规则库;所述解析环节包括数据包IP地址解析、IP端口号解析以及内容信息解析;所述融合环节包括确定统一数据模型字段数、确定统一数据模型各字段字节数,构建统一数据模型;所述解析环节通过前置环节的映射实现,按照数据包所用通信协议的规则对各数据包进行解析;所述融合环节对前置环节和解析环节获取的全部信息进行调用,形成数据模型各字段。该方法制定的统一数据模型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基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