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阻尼式足端机构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4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63721.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阻尼式足端机构,包括足端芯部机构和套设在所述足端芯部机构上的密封组件,且所述足端芯部机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从所述密封组件的两端伸出,并分别与所述密封组件的两端密封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组件,以对足端芯部机构进行保护和防尘,有效避免了足端芯部机构因其内设置的各部件的连接处进入灰尘而导致足式机器人运动性能降低甚至足端芯部机构相关部件受损的情况发生,即提升了足式机器人的摩擦阻尼式足端机构的密封性,从而提升了足式机器人对多尘环境的适应能力,保障了足式机器人通过摩擦阻尼式足端机构进行各项工作时的稳定性。

    一种Hf-C-N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坩埚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坩埚制备叶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4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7666.5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一种Hf‑C‑N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坩埚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坩埚制备叶片的方法,它涉及电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熔融合金与陶瓷坩埚长期相互作用导致的合金基体中的高氧吸附和陶瓷夹杂物污染的问题,以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工业尺寸的问题。本发明的通过使用耐火材料Hf‑C‑N,其熔点较高,具有高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以及抗烧蚀性,避免陶瓷材料对熔体污染和组织控制的影响,且坩埚内壁上涂有HfC‑20wt%SiC涂层以及可增强HfC‑20wt%SiC涂层与本体的内壁结合力的SiC涂层。有效控制合金‑坩埚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的合金具有尺寸大、均匀性好以及后续加工方便的特点。本发明用于定向凝固Nb‑Si合金的制备。

    一种具有弥散分布Y相的TiFe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1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425.9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一种具有弥散分布Y相的TiFe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弥散分布Y相的TiFe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Fe合金活化困难,活化温度及吸氢压力较高,良好的活化,吸氢速率及循环寿命难以兼具,合金成本高及制备方法不适合大规模制备的问题,合金按照原子百分比由47.5%的Ti、2.5%的Y、40%的Fe和10%的Mn组成,本发明真空熔炼时施加超声波,制备的合金在室温区间内,仅在3.5MPa的氢力下,具有优异的储氢容量和快速的吸氢速率,30℃储氢量可达1.73wt.%,120s内的吸收氢量可达最大储氢量的90%以上。本发明应用于吸氢合金领域。

    一种添加陶瓷相和利用超声波复合增韧的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5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3077.X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一种添加陶瓷相和利用超声波复合增韧的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增韧的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铌硅基超高温合金室温断裂韧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一种利用超声波增韧的超高温合金,由Nb、Si、Ti、Zr、Al及陶瓷相HfC组成,化学式为NbSiTiZrAlHfC。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的方法制备,超声波作用功率为20kW,作用时间为100s。本发明制备的Nb‑Si基超高温合金经超声处理后合金微观组织得到明显优化,进而诱发合金室温断裂韧性的提升。本发明应用于高温合金领域。

    一种低成本耐腐蚀的α+β双相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2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68460.7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耐腐蚀的α+β双相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合金制备领域。是要解决现有α+β双相钛合金的成本较高的问题。该α+β双相钛合金的表达式为Ti‑6Al‑xV‑2Sn‑0.5Cu‑yFe,方法:一、称取原材料;二、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放置在真空电弧炉内,同时在相邻的坩埚内加入海绵钛,关闭炉门,将真空电弧炉抽成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三、对相邻坩埚中的海绵钛采用电弧熔化以进行吸氧,对其余原料进行熔炼,并在熔炼过程中开启电磁搅拌;四、熔炼结束后进行冷却,得到即为α+β双相钛合金。本发明成分的钛合金可以大幅度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便于实现该种钛合金的批量生产。本发明用于制备耐腐蚀α+β双相钛合金。

    一种多层控制温度梯度制备高柱状晶含量的铌硅基合金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3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8712.1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一种多层控制温度梯度制备高柱状晶含量的铌硅基合金的设备和方法,它涉及合金制备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制备铌硅基合金常出现的温度场、强电磁场调控不到位、柱状晶含量低和单向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多层温度梯度控制系统,建立了多段有利于铌硅基合金组织形成柱状晶的温度梯度,铌硅基合金金属液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固液界面处的凸起因具有有利的温度梯度而不断向远离固液界面的方向生长,同时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向两侧排处溶质原子,使附近的凸起生长受到抑制,从而获得高柱状晶含量的铌硅基合金。孔径渐变式的孔洞减少了铌硅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因熔液残留而引起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用于合金的制备。

    一种制备铌硅基合金高利用率铸锭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9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5300.6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一种制备铌硅基合金高利用率铸锭的设备和方法,它涉及合金制备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铌硅基合金铸锭的制备存在利用率低、成分不均和杂质含量过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冷却系统和感应线圈协同配合,控制了铌硅基合金铸锭在凝固过程中的凝固速度,通过将原料进行均匀平铺在水冷坩埚上,增加了原料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在除杂系统的作用下,对金属液体中的杂质干预措施。铸锭成型器能够保证其内部的铌硅基合金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冷却,使金属液内的溶质得到充分扩散,提高了铌硅基合金铸锭的成分均匀性。固体精炼剂的加入提高了铸锭的纯度,降低了铌硅基合金铸锭中的夹杂物含量,从而提升了铸锭的利用率。本发明用于合金的制备。

    一种利用梯度热处理加热的梯度钛合金变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7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0644.5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梯度热处理加热的梯度钛合金变形方法。针对现有梯度钛合金铸态性能差、热处理时间长以及变形温度差异难以匹配的难题,根据高强韧钛合金和高温钛合金Tβ相转变温度存在差异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梯度热处理加热方式,调整不同位置进入线圈时的加热功率,在梯度钛合金中引入温度梯度,使得在不同区域内钛合金均可以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变形,使梯度钛合金的变形温度与不同成分的最佳变形温度匹配,克服了低Tβ相转变温度的高强韧钛合金锻前热处理过热的难题。使钛合金梯度材料分别在其合适的温度区间内进行热变形,从而改善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实现了高性能钛合金梯度材料的制备。

    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543334.4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Al合金强塑性不匹配以及热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合金按照原子百分比由48%的Al、2%的Cr、0.4~2.4%的Ru,余量的Ti组成。本发明通过改变Ru元素的加入量促进共析反应的形成来调控TiAl合金的相组成,以改善TiAl合金的微观组织,在不降低塑性的同时提高强度,其中室温压缩强度达到2250MPa,压缩应变近40%,实现TiAl合金强塑性匹配的方法。本发明应用于TiAl的制备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