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7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4971.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3J1/08
Abstract: 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用液态渣出口整流结构,属于液态排渣锅炉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液态排渣锅炉由于流渣无组织、流渣位置摆动、流动不连续而引起的冷却水飞溅、浮渣和堵渣的问题,以及熔渣内碳沉积引起的析铁和析氢问题的问题。聚渣池固设在渣斗的最底端,围堰位于渣斗内侧且围堰的下端固设在渣斗出口位置,围堰的上端开设排渣口且与渣斗出口连通,围堰朝向聚渣池的一侧开设有整流口,且整流口的顶部与排渣口连通设置,整流口的底部位于聚渣池的最低点位置。通过本发明的液态渣出口整流结构,流渣汇聚到聚渣池中,并有序从整流口流出,流渣连续和稳定,大大提高了液态排渣锅炉排渣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6077.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分级燃烧旋流低NOx燃气燃烧器,它涉及热能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天燃气燃烧器存在分级不够精细、供气不均,实际无法达到天然气燃料与助燃空气均匀混合与精准控制燃烧过程的效果,致使炉膛内产生局部高温区域相对较多,从而产生的热力型NOx的生成量较多的问题。本发明助燃空气风道插装在耐火材料炉墙燃烧器安装孔中,一次燃气管前端插装在助燃空气风道和燃烧器安装孔中,一次燃气管前端向火侧侧壁上开设有一次燃气孔组,助燃空气风道靠近耐火材料炉墙一端安装有旋流器,二次燃气管前端同轴插设在一次燃气管中,二次燃气管前端向火侧设置了与炉膛相通的多个二次燃气孔。本发明用于有效降低天然气在工业锅炉燃烧过程中NOx排放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3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3474.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8 , G01N25/20 , G06F16/24 , G06F18/10
Abstract: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受热面积灰程度量化监测方法,属于火电厂锅炉设备受热面积灰程度可视化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缺乏监测受热面实际积灰程度的问题。本发明对积灰程度表征值,也即:传热系数进行计算与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采用贝塞尔曲线探索出当前监测周期内各受热面所对应的经平滑滤波处理后的传热系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而利用表征值实现受热面积灰程度的量化,根据锅炉运行数据实现各级受热面积灰程度的实时监测。本发明主要用于对量化监测受热面积灰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55202.5
申请日:2023-02-04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魏国华 , 徐彦辉 , 刘建宏 , 王静杰 , 王广猛 , 于景泽 , 李伟 , 闫燕飞 , 宋欣 , 翟胜兵 , 宋健哲 , 聂怀平 , 牛金豹 , 高原 , 张洪江 , 刘冠男
Abstract: 煤化工接触干燥气化渣燃烧法规模化处置系统的处置方法。现有技术将气化细灰和煤泥混合后通过煤泥管道向锅炉输送,因气化渣水分达到50%以上,易堵塞煤灰管道,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降低锅炉效率。本发明组成包括:锅炉(5),锅炉上方通过风机A(7)与二级气固分离装置(4)连接,二级气固分离装置侧面与一级气固分离装置(3)连接,其底部与灰仓A(9)连接,一级气固分离装置与接触式滚筒干燥器(2)连接,接触式滚筒干燥器侧面分别与气化渣给料装置(1)、风机C(12)连接,风机C与锅炉连接,锅炉与气化灰渣专用燃烧器连接(8),气化灰渣专用燃烧器与风机B(11)连接。本发明用于煤化工接触干燥气化渣燃烧法规模化处置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18340.2
申请日:2022-10-05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直管型风粉分离装置及布置方法。现有技术运行时,由于磨煤机通风等限制使低负荷工况下风粉比过高、煤粉浓度过低。本发明组成包括:风粉分离装置,风粉分离装置内部沿一次风气流方向,依次布置入口段(1)、分离段(2)、浓煤粉段(5)和余气段(8),入口段与所述的浓煤粉段等径并且同轴布置,浓煤粉段与所述的余气段并列布置,入口段、浓煤粉段和所述的余气段通道截面为圆形,分离段截面为非圆形,在其下方布置分离器迎风面(3)和分离器背风面(4),分离器迎风面与入口段轴线夹角在15‑‑25°之间,分离器背风面与所述的入口段轴线夹角在35‑‑50°之间。本发明用于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的直管型风粉分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99833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961178.8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D1/00
Abstract: 一种外浓内淡的直流煤粉燃烧器,本发明涉及直流煤粉燃烧器,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浓淡型直流煤粉燃烧器浓缩装置不可靠,煤粉浓淡比例达不到设计要求,淡向气流煤粉浓度较低,不利于点火和低负荷稳燃的问题,它包括一次风管、二次风管、煤粉浓缩装置、浓淡分离管、周界风扩口管、多个周界风支撑板和多个稳燃钝体;一次风管通过多个周界风支撑板安装在二次风管内,浓淡分离管通过多个稳燃钝体安装在一次风管内,煤粉浓缩装置靠近浓淡分离管的入口端设置在一次风管内,周界风扩口管安装在二次风管的出口端,本申请属于燃烧设备与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25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210344.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燃燃烧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直流燃烧器负荷调节范围窄、浓缩能力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负荷稳燃燃烧器,包括煤粉喷嘴体、淡相煤粉喷口、周界风喷口、浓相煤粉管道、支撑板、文丘里浓缩器、火焰稳燃器和淡相扰流器,煤粉喷嘴体与淡相煤粉喷口连接,周界风喷口、淡相煤粉喷口、浓相煤粉管道和火焰稳燃器从外至内依次嵌套,文丘里浓缩器布置在煤粉喷嘴体的内壁,淡相扰流器环向布置于浓相煤粉管道和淡相煤粉喷口之间。本发明通过文丘里浓缩器对进入燃烧器的煤粉气流进行浓缩,形成中心浓、外围淡的浓淡煤粉气流,从而达到着火和稳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38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91504.5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氧气/二氧化碳气氛下贫煤旋流燃烧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常规的煤粉燃烧装置不适用于煤粉在O2/CO2气氛下实现稳定高效燃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弯头、一次风风筒、氧气枪和氧气调节阀,一次风风筒的一端与弯头一体连接,氧气枪的一端穿过弯头的外壁插装在一次风风筒的内部,氧气枪的右端设有氧气调节阀,氧气调节阀位于一次风筒的外侧,所述一种氧气/二氧化碳气氛下贫煤旋流燃烧装置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安装在氧气枪7的左端,且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氧气枪和一次风风筒之间。本发明属于燃煤锅炉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于基于CCUS富氧燃烧系统的大型燃煤锅炉,推进碳捕集技术发展,迎合碳达峰、碳中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7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7115.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新疆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静杰 , 李海鹏 , 徐彦辉 , 闫燕飞 , 夏良伟 , 于强 , 顾玮伦 , 栾世健 , 黄莺 , 宋欣 , 王明昊 , 沈涛 , 祝令昆 , 庞振洲 , 王小鹏 , 邱丽娜 , 毛高军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除煤粉管道弯头偏粉效应的均粉装置,涉及一种均粉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电站锅炉中煤粉燃烧器入口边界条件由于煤粉管道弯头效应使燃烧器入口偏离设计值,从而带来的燃烧器低氮能力下降以及组织燃烧能力下降等问题。本发明的入口直管道(1)和出口直管道(3)之间通过煤粉管道弯头(2)顺次连接,散粉器(4)安装在出口直管段(3)内,导流侧板(5)安装在煤粉管道弯头(2)内,煤粉整流器(6)安装在出口直管段(3)内。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流经煤粉管道弯头煤粉气流出口的煤粉浓度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本发明用于消除煤粉管道弯头偏粉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3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0522.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负荷稳燃煤粉内加热电热式旋流燃烧器及加热方法。目前锅炉侧最主要问题是低负荷下,炉内燃煤量低,炉膛温度较低,会出现燃烧不稳定的情况。本发明组成包括:旋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包括中心风通道(1),中心风通道位于整个燃烧器的最内层,其左端为喷口,右端与输送中心风的管道相连,中心风通道的管径上缠绕电加热丝(2),电加热丝位于一次风通道(3)的内部,一次风通道位于所述的中心风通道外层,左端靠近喷口的位置布置稳燃齿(8),右端与一次风供给管道相连,一次风通道外侧依次布置二次风通道(5)、三次风通道(6)、四次风通道(7)。本发明用于低负荷稳燃煤粉内加热电热式旋流燃烧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