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0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85965.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CN)
IPC: G06Q10/00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1D21/02 , G01R3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涉及智能计量的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待诊断计量设备的诊断请求;对历史校准证书进行预处理,确定结构化的环境特征和项目特征;将环境特征和项目特征输入预训练的故障诊断模型;根据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出,确定待诊断计量设备的目标诊断结果;其中,目标诊断结果包括待诊断计量设备在目标预测时间下的预测故障位置和预测故障程度。该实施方式能够对现有的计量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各个计量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提前诊断并预警计量设备的故障情况,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以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计量设备的安全生产,提高计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191130.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学计量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碱金属原子多普勒展宽效应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波长调谐与稳频器、激光功率稳定器、控温单元、数据采集器;所述控温单元内设置长光程气体池。本发明的装置,通过精密测量光学频率可实现热力学温度的量子化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2862.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材料等效折射率测量装置及孔隙率计算方法,该装置包括:太赫兹波源、太赫兹透镜、太赫兹探测器和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太赫兹波源用于输出探测用的太赫兹波束;太赫兹透镜用于聚焦太赫兹波束;太赫兹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在不同频率的强度信息;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强度信息计算穿过多孔陶瓷材料后的太赫兹波的频率信息,进而计算得到多孔陶瓷材料的等效折射率;所述方法根据公式:即可测量得到待测量的多孔陶瓷材料孔隙率;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防隔热的多孔陶瓷材料内部孔隙率的非接触式测量,达到非接触、无损快速测量的效果,便于对多孔陶瓷材料进行定量化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037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35219.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抓取方法,用以自动识别和抓取待检定的手持数表,该方法包括:智能相机识别待检区的手持数表具体位置;机械臂自动抓取所述手持数表;述机械臂将所述手持数表放置到检定平台相应位置;所述机械臂将已检定完成的所述手持数表放置到已检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抓取系统,用以实现上述自动识别抓取方法。通过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并抓取手持数表,从而提高了检定效率,降低了检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58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070434.1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路结构、光路结构的使用方法、测量系统和方法,所述光路结构包括第一镜组、第二镜组、固定反射镜和移动位移台,其中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二镜组的棱镜个数与第一镜组的棱镜个数相等,第二镜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镜组平行排列,第二镜组的第二棱镜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镜组的第一棱镜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镜组的棱镜位置延迟于所述第一镜组的棱镜位置;固定反射镜,接收反射光,与第二镜组的最后一个棱镜的位置相对应;移动位移台,带动第二镜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镜组的垂直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间的距离,从而消除飞秒光频梳连续测距的盲区,能够实现飞秒光学频率梳的全量程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09901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558171.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I滚控单元测试仪的校准系统,包括总线测控主机、电学标准源和精密负载箱,且总线测控主机包括总线控制器模块、数字多用表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总线控制器模块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实现对电学标准源的驱动控制,数字多用表模块实现对II级滚控单元测试仪各通道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传感器供电电压的测量,并按总线控制器模块内置的校准程序采集相应的电压/电流数据,控制电学标准源输出标准电压信号完成对II级滚控单元测试仪各通道位移采集电压的校准;精密负载箱采用多支大功率精密负载电阻构成多路独立的电阻输出通道,用于为II滚控单元测试仪提供多路精密负载电阻实现对II级滚控单元测试仪各通道阻值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862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99814.9
申请日:2018-12-0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Map序列化标记的通用计量原始记录上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专用检定装置在离线状态下对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生成原始记录和结果数据,原始记录和结果数据以XML格式文件存在本地目录下,并加密后存储至本地数据库中;(2)文件上传;(3)序列化标记;(4)二次验证;(5)原始记录和证书格式的生成。本发明的QMap序列化标记的通用计量原始记录上传方法,通过构建QMap序列化实时记录文件上传的状态和FTP原始记录文件的解析验证,解决了计量检定数据常规上传方法带来的问题,提高了证书原始记录上传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易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4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86714.6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4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几何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调频非线性高精度实时校正方法。可调谐激光器发出的连续调频激光入射到第一耦合器分成两束激光,第一束激光入射到第二耦合器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入射到光环形器,经光环形器出射的激光照射目标,经目标反射入射至光环形器,经光环形器出射的光形成干涉测量光路的信号光,另一束为干涉测量光路的参考光;干涉测量光路的参考光和干涉测量光路的信号光经第三耦合器合束之后入射到第一探测器形成拍频信号;第一耦合器分出的第二束激光为校正光,入射到第二探测器,飞秒光学频率梳和校正光经第四耦合器合束之后入射到第二探测器形成拍频信号。本发明能够提高激光雷达的测距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9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73281.0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4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几何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飞秒光学频率梳校准的调频式激光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可调谐激光器发出的连续调频激光被分为两束,一束光作为校正光与飞秒光学频率梳发出的激光进行I/Q调制,经过光电探测器得到两个信号,一个是同相信号,一个是正交信号;另一束光再被分为两束,一束作为本地参考光,另一束作为测量光射向被测物体,经物体散射回来后与本地参考光进行拍频,经过光电探测器得到的信号为激光雷达信号;激光雷达信号经过A/D采样模块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经过AGC模块对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然后对激光雷达信号进行重采样。本发明能够实时校正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调频信号的非线性,提高激光雷达的测距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91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81828.6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F16K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路二级安全冗余装置,应用于各类配气台及其他压力管路设备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管路中气体压力超过设计值,提高管路及设备的安全性。所述管路将预设值机械式安全阀、气动放气阀、压力传感器以及低压电磁阀连接起来,在配气台以及相关压力容器设备中设置预设值机械式安全阀,并在临近位置安装气动放气阀以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管路中的气体压力,通过串口信号或者模拟信号由计算机进行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压力值判断是否开启低压电磁阀,将低压气体通入气动放气阀进行放气。本发明提高了配气台及相关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性,保证操作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