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382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202913.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33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连接器壳体组件。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器壳体以及转动装配在连接器壳体前端的连接螺帽,还包括前端与连接螺帽止转配合、后端固定在连接器壳体上的搭桥件,在震动环境中,搭桥件使连接螺帽与连接器壳体在周向方向上止转配合,避免了连接螺帽回退造成的连接器松动的问题,该连接器结构简单,不需要在连接器内部安装防松垫圈、波纹弹簧等部件,装配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9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10294.9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02 , H01R13/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转抗拉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中间套筒通过其前端的卡键沿卡键通道卡装在连接器壳体内壁上的卡槽中,并通过中间套筒和连接器壳体的外周上的止转结构使中间套筒和连接器壳体在周向上止转锁定,这样中间套筒与连接器壳体相对固定,该连接器拆卸时,只需要将止转结构解除,转动中间套筒使其卡键与连接器壳体内壁上的卡槽脱开,此时向后拉动中间套筒即可将其与连接器壳体分离,该连接器避免使用胶粘固定中间套筒与连接器壳体,拆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64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76821.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物绝缘电缆接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一种矿物绝缘电缆接线方法,连接接触件之前,在电缆线芯上套上挡止件,以使电缆芯线与接触件连接后挡止件处于接触件与矿物绝缘电缆的出线部件之间,且挡止件两端分别于接触件和矿物绝缘电缆的出线部件形成挡止结构。在绝缘体和电缆的出线部件之间设置挡止件,挡止件两端可以分别于接触件和矿物绝缘电缆的出线部件形成挡止结构,这样,矿物绝缘电缆弯曲时,挡止件就可以挡止接触件,解决了因电缆线芯带动接触件回退而导致的电连接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61220.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科技大学 ,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IPC: H01R13/52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体过压保护结构的水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内设有中心气路,插座上设有插座输气管,中心气路两端分别和电缆输气管及插座输气管对接;气体过压保护结构包括第一单向密封组件、第二单向密封组件和泄压通道;第一单向密封组件和第二单向密封组件结构相同,包括芯轴和两个单向密封圈,两个单向密封圈位于芯轴上的隔档环两侧;单向密封圈的横截面呈U形,其U形槽内安装有U形弹簧;单向密封圈上U形槽口部一侧为密封圈正面,相对的另一侧为密封圈背面,单向密封圈允许的气体流向为从密封圈背面向密封圈正面;第一单向密封组件和第二单向密封组件分别设置在插头和插座上。本发明通过气体过压保护结构可排出连接器内泄漏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025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01822.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接点排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气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获取的电连接器接点对应的孔位最大内径、耐电压以及电连接器所在绝缘体截面形状和尺寸计算绝缘体的最大排列范围以及各孔位对应的电气间隙圆直径;然后利用解决circle packing问题的算法在绝缘体截面的最大排列范围内确定出电气间隙圆的排列图,以得到电气间隙圆的圆心坐标,该圆心坐标即为电连接器接点坐标。本发明是基于解决circle packing问题的算法对电气间隙圆进行排列来得到电连接器接点的排列,不需要二维软件的模拟,能够快速、准确实现连接器接点的排列,可用于连接器在面对改型派生产品的接点排列,还能够指导开发全新连接器时如何实现安全稳定传输下的最密接点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30493.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爆破阀的抗振连接器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用于爆破阀的连接器组件因采用插头与插座直接插合的连接方式而导致其易松脱及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抗振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与插座,其中插座用于直接安装在适配的爆破阀驱动装置上。抗振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端设置有用于约束插头的约束结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爆破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安装支腿。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0494.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2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级插头连接器及线缆组件。核级插头连接器用以解决核级插头连接器的密封容易因为前端密封结构与后端密封结构同步失效而失效的技术问题。线缆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线缆组件密封可靠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核级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与一级密封结构。插头壳体包括后壳体,一级密封结构密封安装在后壳体上,以用于实现后壳体与有机线缆之间的密封。核级插头连接器还包括二级密封结构,插头壳体还包括前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密封固定在所述前壳体或后壳体上,二级密封结构安装在内壳体上,以用于实现内壳体与有机线缆之间的密封;前壳体与后壳体密封固定成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1354.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2 , H01R13/533 , H01R13/504 , H01R13/03 , H01R13/04 , H01R13/10 , H01R13/66 , H01R13/405 , H01R24/20 , H01R24/2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耐极端环境的堆芯仪表连接器及插头、插座,该连接器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和插座通过螺纹锁紧,并通过金属密封圈实现金属密封,该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均通过玻璃烧结结构保证内部气密性,且该连接器不包含任何任何有机材料,对热、辐照无显著老化机理,具有优异的耐温、耐辐照、长寿命特点,并可耐受设计基准事故等极端恶劣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586668.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627 , H01R13/52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连接止退密封机构,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和连接螺帽,插座壳体插合端外壁设有曲槽,连接螺帽内壁设有卡钉,通过卡钉与曲槽配合实现连接器快速连接或分离;插头壳体上设置有台肩,台肩外圆处还设有凸圆结构,连接螺帽内壁还设有止退台肩,头座插合状态下,卡钉落在曲槽末端,波纹弹簧安装在台肩与连接螺帽尾部之间;连接螺帽内的卡钉通过与插座曲槽配合轴向分离限位,当受到极端分离载荷作用时,插头凸圆结构与连接螺帽止退台肩刚性接触,进而对插头壳体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波纹弹簧被无限压缩,同时保证头座插合处始终处于密封状态。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可靠连接,并有效防止极端情况下插头插座密封、弹性失效等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556776.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463 , H01R13/6471 , H01R13/6473 , H01R1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标准USB3.0信号定义的航空连接器,为一种插头自锁紧连接器结构,所述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的插针安装在圆形的公头安装腔内的绝缘体内,母头对应设有插孔;公头插针安装在绝缘体内,为10芯,包括两个带高速差分对地线的USB3.0高速差分对、一个USB2.0低速差分对和两个电源信号,接点孔位为:接点孔位A、接点孔位B、接点孔位C、接点孔位D、接点孔位E、接点孔位F、接点孔位G、接点孔位H、接点孔位I、接点孔位J;两个USB3.0高速差分对排布在公头安装腔下部的左右两侧,公头安装腔的上部中央排布USB2.0低速差分对,两个电源信号在高速差分对与低速差分对之间的空间内对称排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