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开关及行程开关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3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1323.9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当操作力消除后,触点即恢复初始状态的按钮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行程开关及行程开关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行程开关,其短接件在自然状态下被弹性件所顶推并保持在于两接线端子共同抵接的状态,将两接线端子导通,在触发件受到外力而向后移动的行程中,短接件被顶退而移动,从而与两接线端子分离,如此即实现了两接线端子所连接的回路由导通到切断的状态变化,从而实现位置信号检测。这种行程开关中短接件与接线端子之间是抵接接触的关系,那么短接件移动较小行程就能实现与接线端子的分离,无需较大的距离就能实现信号切换,行程开关的尺寸较小。在利用于插拔自检测连接器时,能够缩减连接器的轴向长度。

    一种电连接器接点排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25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01822.0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接点排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气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获取的电连接器接点对应的孔位最大内径、耐电压以及电连接器所在绝缘体截面形状和尺寸计算绝缘体的最大排列范围以及各孔位对应的电气间隙圆直径;然后利用解决circle packing问题的算法在绝缘体截面的最大排列范围内确定出电气间隙圆的排列图,以得到电气间隙圆的圆心坐标,该圆心坐标即为电连接器接点坐标。本发明是基于解决circle packing问题的算法对电气间隙圆进行排列来得到电连接器接点的排列,不需要二维软件的模拟,能够快速、准确实现连接器接点的排列,可用于连接器在面对改型派生产品的接点排列,还能够指导开发全新连接器时如何实现安全稳定传输下的最密接点排列。

    一种七芯AUX接口连接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2981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1288915.6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芯AUX接口连接器,包括插针、插孔部分,插针尾端插入插孔部分。插针为7节插针,插针最尾端的一节上,设有环形的插针固定凹槽,插孔部分对应插针固定凹槽的位置设有一体式的固定弹簧片。插孔部分内部,除插针最尾端的一节对应的位置外,其他插针上的节对应的位置上,都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弹簧片,插孔部分还设有印制板,印制板的尾端设有7个焊孔,弹簧片与固定弹簧片焊接在印制板上。插孔部分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块,后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凸块,在印制板上,对应设置有3个定位缺口。本发明中,固定弹簧片可以卡入插针固定凹槽,使连接更为可靠,印制板尾端的焊孔使相关焊接作业不再过于紧凑,提升耐用度。

    一种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4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44786.4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及连接器组件。插座用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在保证较小体积时盲插引导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连接器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组件在增大盲插引导范围时会导致连接器组件体积过度增大的技术问题。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设置有浮动安装板,浮动安装板浮动设置有用于与适配设备固定连接的浮动连接结构;插座壳体的插合端具有大端向外的引导喇叭口,引导喇叭口的侧壁上设有转角扶正结构,转角扶正结构用于与引导配合结构配合以实现插座壳体的转角浮动对正。在增大盲插引导范围时,只需要增大引导喇叭口的大端开口,不会导致插座的体积过度增大。

    一种防止接地簧堆积的连接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9372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60428.5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接地簧堆积的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花键壳体、连接螺帽、接地簧,插座包括方盘壳体,所述连接螺帽装配在花键壳体外圆上,连接螺帽与花键壳体之间安装有弹簧和滚珠,连接螺帽内壁周向均布有多个止退槽,在弹簧预紧力作用下,滚珠紧顶在连接螺帽止退槽中;花键壳体外圆设置有接地簧安装槽,所述的接地簧安装槽包括锥面段和平面段,锥面段位于平面段之前。本发明在连接器花键壳体外圆的接地簧安装槽中设计锥面段和平面段,使方盘壳体与花键壳体在对插过程中能够避免接地簧堆积,同时,本发明的接地簧不需要借助钩齿结构进行固定,因而花键壳体壁厚不需要做大,有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一种七芯AUX接口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29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88915.6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芯AUX接口连接器,包括插针、插孔部分,插针尾端插入插孔部分。插针为7节插针,插针最尾端的一节上,设有环形的插针固定凹槽,插孔部分对应插针固定凹槽的位置设有一体式的固定弹簧片。插孔部分内部,除插针最尾端的一节对应的位置外,其他插针上的节对应的位置上,都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弹簧片,插孔部分还设有印制板,印制板的尾端设有7个焊孔,弹簧片与固定弹簧片焊接在印制板上。插孔部分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块,后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凸块,在印制板上,对应设置有3个定位缺口。本发明中,固定弹簧片可以卡入插针固定凹槽,使连接更为可靠,印制板尾端的焊孔使相关焊接作业不再过于紧凑,提升耐用度。

    一种音频转接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029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88914.1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一种涉及飞行载具的耳机设备连接技术领域的音频转接连接器组件,包含音频插头、音频转接插座和螺纹插头,音频转接插座包含转接壳体、印制板、螺纹插座和绝缘插套;转接壳体一侧壁设有安装孔,绝缘插套安装于转接壳体一端的内腔中,绝缘插套内壁设有若干接触弹片,螺纹插座的尾端插入转接壳体另一端的内腔中,螺纹插座的尾端与转接壳体另一侧壁固定连接;印制板的一端与接触弹片信号连接,印制板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螺纹插座的插针尾端与螺纹插座信号连接;转接壳体内腔灌注填充有密封胶,转接壳体对应插孔的端部外壁固定设有连接法兰;连接器组件不仅便于维修更换,提高耳机插拔寿命,而且结构紧凑,连接稳固,具有一定的防震抗冲击性。

    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291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37189.9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插孔包括插孔本体,插孔本体的前端被内侧轴向劈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插针接触配合的内侧弹性瓣,插孔本体上套设有外套,外套的前端被外侧轴向劈槽分隔成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对应内侧弹性瓣外侧的外侧弹性瓣。当插孔与适配插针对插时,适配插针顶压内侧弹性瓣而使内侧弹性瓣沿径向外扩,外侧弹性瓣被对应内侧弹性瓣顶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内、外侧弹性瓣一起保证插孔与插针的插拔力,采用外侧弹性瓣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弹簧丝易变形而导致插孔分离力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音频转接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0298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288914.1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一种涉及飞行载具的耳机设备连接技术领域的音频转接连接器组件,包含音频插头、音频转接插座和螺纹插头,音频转接插座包含转接壳体、印制板、螺纹插座和绝缘插套;转接壳体一侧壁设有安装孔,绝缘插套安装于转接壳体一端的内腔中,绝缘插套内壁设有若干接触弹片,螺纹插座的尾端插入转接壳体另一端的内腔中,螺纹插座的尾端与转接壳体另一侧壁固定连接;印制板的一端与接触弹片信号连接,印制板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螺纹插座的插针尾端与螺纹插座信号连接;转接壳体内腔灌注填充有密封胶,转接壳体对应插孔的端部外壁固定设有连接法兰;连接器组件不仅便于维修更换,提高耳机插拔寿命,而且结构紧凑,连接稳固,具有一定的防震抗冲击性。

    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2918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837189.9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插孔包括插孔本体,插孔本体的前端被内侧轴向劈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与适配插针接触配合的内侧弹性瓣,插孔本体上套设有外套,外套的前端被外侧轴向劈槽分隔成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对应内侧弹性瓣外侧的外侧弹性瓣。当插孔与适配插针对插时,适配插针顶压内侧弹性瓣而使内侧弹性瓣沿径向外扩,外侧弹性瓣被对应内侧弹性瓣顶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内、外侧弹性瓣一起保证插孔与插针的插拔力,采用外侧弹性瓣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弹簧丝易变形而导致插孔分离力不稳定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