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656081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04995.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平流沉淀池,包括池体、第一隔墙、第二隔墙以及进水槽。第一隔墙、第二隔墙位于池体内,第一隔墙两端分别与池体侧壁连接。第二隔墙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墙中部相连,第二隔墙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侧壁相连。第一隔墙设置有第一预留孔,第一预留孔将第二沉淀区与清水区连通。第二隔墙设置有第二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将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连通。进水槽位于第一沉淀区一侧,进水槽设有配水孔,配水孔将第一沉淀区与进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池体分为沉淀区与清水区,沉淀区分为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污水流动过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时方向回转,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流沉淀池而言,沉淀效果更好,而且池体布置简单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18589555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22509211.0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电气平台用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电气平台用水雾喷头,包括密封罩和用于连接消防管路的连接筒,连接筒的下端设有呈柱状向下延伸的喷嘴固定座,喷嘴固定座的下端端部设有喷嘴;密封罩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喷嘴固定座的下端密封插设在容纳腔中,使得喷嘴的喷水口与外界环境隔开,避免了喷嘴的喷水口受到腐蚀;容纳腔的开口的外边缘设有沿开口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弹性卡持结构,各弹性卡持结构均卡持在喷嘴固定座的外侧,在喷嘴喷水时,各弹性卡持结构均可在喷嘴喷出的水流的作用下脱离喷嘴固定座,从而使得密封罩从喷嘴固定座上脱落,保证水雾喷头能够顺利喷水。
-
公开(公告)号:CN205088738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744151.8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结构,包括:取水箱涵,取水箱涵面向水源的一面为取水面,取水箱涵内设有缓冲室,缓冲室靠近取水面一侧的内壁为正面,缓冲室的开口与正面相对设置,取水箱涵内还设有至少两条取水通道,取水通道在取水面上设有取水口,至少一条取水通道从缓冲室的正面与缓冲室连通,至少一条取水通道从缓冲室的侧面与缓冲室连通;引水渠,引水渠上设有渠道,渠道的进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其中,渠道的进口通过缓冲室的开口连通。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21920014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119755.2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阶梯式主流程冷却水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循环水泵、冷却塔和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的配水井,冷却塔所处的地势、配水井所处的地势和热交换器所处的地势依次降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配水井的底部连通,配水井中的水在地势差的作用下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从而将热交换器流出的水抽至冷却塔中;流入热交换器中的水流仅受到配水井与热交换器之间的地势差所做的功,避免了循环水泵对流入热交换器中的水做功,使得热交换器所受到的水锤压力得以降低,热交换器的设计运行压力和冷却系统的造价得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1256645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161096.7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 , 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泵以及循环水供、回水管;所述冷却塔的集水池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排水口,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连接碳捕集平台冷却水用户的换热器的入水口;所述冷却塔的集水池还连接有用于补给水源的电厂工业水。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对碳捕集平台冷却水加以循环利用,仅需少量电厂工业水补给即可满足碳捕集平台的用水量需求,不需要大量增加电厂工业水的用量,循环利用碳捕集平台冷却水能够节约用水量,解决了碳捕集平台冷却水水源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48275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139596.X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3B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水构筑物、取水系统以及循环水系统,所述取水构筑物包括底流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流槽风浪较强一侧的阻沙隔热导流堤,所述底流槽为沿陆域堤岸处海床或河床向水域方向开挖形成,所述底流槽伸入水域的前端部为入水端,所述阻沙隔热导流堤伸入水域的距离超过所述底流槽的入水端,所述阻沙隔热导流堤超过所述入水端的堤段向所述底流槽所在一侧弯曲或弯折。所述取水构筑物、取水系统以及循环水系统前期建造时海工工程量较小、施工难度降低、初期投资费用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20524587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080227.8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F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燃机电厂锅炉排水的降温结构,包括锅炉、锅炉定排/连排水池、冷却塔水池、冷却塔补水池和电厂排水监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补水池的补水输出端分成二路,第一路补水输出连接冷却塔水池的补水输入端,第二路补水输出连接锅炉定/连排水池的补水进水口、以输入新鲜工业水;所述锅炉定/连排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冷却塔水池的废水输入端,所述锅炉定/连排水池的废水输入口连接锅炉的排水口;所述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连接电厂排水监测池的监测废水输入口之一,电厂排水监测池的出水口连接合格排放池的进水口、以对外排放经处理合格的工业废水。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新鲜工业水的水量增加,具有节约经济成本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002623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642062.2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然通风冷却塔降温的直流冷却供水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换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与水源连通的取水口,与所述取水口连通的取水装置,与所述取水装置连通的至少一条进水管道,以及与一条所述进水管道对应连通的换热装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与所述换热装置对应连通的排水管道,且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座自然通风冷却塔;以及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周边水体连通。该直流冷却供水系统可取低温水作为机组冷却水,避免温排水对周边水体影响,防止冷却塔排污水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冲击,解决直流冷却供水系统取排水口设置困难的问题,解决因水环境问题导致厂址选择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025535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20351182.6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塔排及循环水泵房;循环水泵房包括房体及设置于房体内部的循环管组,第一塔排包括冷却塔,冷却塔与房体并列设置,冷却塔包括集水池,循环管组与集水池相互连通,集水池设置于第一地平面下,且集水池的顶面高出第一地平面300mm,房体设置于第二地平面上,第二地平面低于第一地平面,循环管组的最高点低于集水池的顶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冷却系统能够利用地势高度差将循环水泵房布置为地上式泵房,避免循环水泵房被淹的风险,保证安全运行,且减少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4784498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880191.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油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变电站排油系统,包括集油池、事故储油罐和油质分析仪,集油池通过排油管与事故储油罐连通,排油管设有第一阀门,排油管的输入端与第一阀门之间连接有与大海连通的排水管,排水管设有第二阀门,排水管与油质分析仪的油液输入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排水管的输入端与第二阀门之间,油质分析仪分别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电性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对排放液体进行取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液体的排放处,避免事故储油罐被雨水装满影响其正常使用,并减少运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