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用杂化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540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0406749.5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用杂化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杂化探针是一种将荧光检测基团罗丹明衍生物共价键嫁接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无机基质中,并进行了表面聚乙二醇(PEG)改性,可实现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的杂化探针。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步骤简单。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可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检测,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可实现单一铜离子检测,不存在共存离子影响,且荧光及颜色变化肉眼可见等优点。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可应用于活细胞内Cu2+的荧光成像,在生命体中Cu2+的荧光检测,与Cu2+相关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致病机理研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9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7005.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通过热裂解法制备Fe3O4纳米晶,其后通过自组装法,制备具有空腔的、内部包含有Fe3O4纳米晶的空心聚合物壳纳米球,将外壳碳化后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在碳壳表面装载一层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层,最后通过PEG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磁靶向、磁共振成像(MRI)、上转换发光成像、光热治疗功能,可实现肿瘤的诊断治疗一体化的纳米材料。该纳米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外部壳层与内部核心,所述外部壳层包括碳化聚合物壳层,碳化聚合物壳层上还附着有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UCNPs)层,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层表面经过mPEG改性修饰,所述内部核心为均匀分散在内部空腔中的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晶。

    以罗丹明荧光团为母体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132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28897.0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罗丹明荧光团为母体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或 。本发明所涉及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步骤少简单,产物产率高,且原料价廉易得。本发明所涉及的荧光探针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及尿液中铜离子的检测,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响应时间短、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检测限可低至nM级别。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荧光探针可应用于活细胞内Cu2+的荧光成像,在生命体中Cu2+的荧光检测,与Cu2+相关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致病机理研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上/下转换发光纳米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316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48256.4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上/下转换发光纳米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成像应用。其特点是使用稀土配合物功能化上转换纳米介孔材料,得到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激发下分别具有上、下转换发光的纳米介孔材料。首先,在上转换纳米晶表面包覆一层介孔硅;其次,通过水解缩聚将二苯甲酰甲烷改性的硅氧烷嫁接到介孔硅上;最后,将稀土二元配合物键合到功能化后的介孔纳米球上,即得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上/下转换发光纳米介孔材料。本发明方法所得上/下转换发光介孔纳米材料不仅尺寸均一、核壳结构明显,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应用于上、下转换荧光成像、靶向载药等生物医学领域。

    多色发光的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730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4358.1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色发光的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2,2-联吡啶-4,4-二羧酸对氨基修饰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进行功能化,而后引入稀土二元配合物,利用配体交换反应将稀土配合物共价嫁接到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上,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最终产物。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且稀土配合物是以共价键合的方式复合到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产物具有荧光强度较高、尺寸小、热稳定性高、发光可覆盖可见光区至近红外光区(450-1700nm)等优点。

    紫外双波激发的荧光透明隐形防伪纳米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669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06924.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双波激发的荧光透明隐形防伪纳米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镧系配合物与氧化纳米纤维素纤维(ONFC)进行复合,形成荧光透明纳米纸;然后将荧光碳点定点印刷在纳米纸上,得到含有隐形防伪标签的双重荧光透明纳米纸。含有隐形标签的新型荧光透明防伪纳米纸在双波段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双重荧光效应。本发明制备的防伪纳米纸高度透明,可见光下目视防伪标签不可辨识,特定紫外波长下具有双色荧光效果,大大增加了仿制难度,提高了防伪性能。

    稀土发光介孔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894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11570.0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发光介孔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合成有序介孔二氧化钛材料,通过2,2’-联吡啶-4,4’-二羧酸修饰介孔二氧化钛,之后将修饰的有序介孔二氧化钛与合成的二元稀土配合物在乙醇中回流反应数小时,得到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后即制得稀土发光介孔二氧化钛杂化材料。本发明通过共价键将稀土配合物嫁接到有序介孔二氧化钛基质中,所得稀土发光介孔二氧化钛杂化材料,在可见光激发下可分别得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发射,其在太阳能电池和生物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嫁接稀土/二酮衍生物的发光干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088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225177.7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b-二酮衍生物的发光干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干凝胶是以二氧化硅凝胶材料为网络骨架,其中稀土/b-二酮衍生物以共价键嫁接于网络结构中,形成了透明、均匀的块体材料。本发明以硅氧烷改性的双功能配体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合成技术,将稀土/b-二酮衍生物共价嫁接到二氧化硅凝胶材料的网络骨架中,得到了一类共价嫁接稀土/b-二酮衍生物,并且能通过可见光激发得到可见-近红外发光的干凝胶。该干凝胶通过共价键这种强作用力,将稀土/b-二酮衍生物嫁接于二氧化硅基质中,使材料同时具备了稀土的发光特性和基质的凝胶特性,这种材料在较低能量的可见光激发下,就能发射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可见-近红外发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