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1811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63652.8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袁敏华
IPC: C08L33/12 , C08L23/08 , C08L67/02 , C08L27/06 , C08L39/06 , C08L25/06 , C08L23/06 , C08K5/45 , C08K5/353 , C08K5/34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11/00 , G02C7/00 , C08K5/45 , C08K5/3475 , C08K5/353 , C08L23/0853 , C08L33/12 , C08L67/02 , C08L27/06 , C08L29/14 , C08L69/00 , C08L39/06 , C08L25/06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防紫外线和蓝光的光学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料、荧光增白剂、用于吸收所述荧光增白剂所发射蓝光的色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所述荧光增白剂的用量以成品的表面积计为0.025-20.000克/平方米,所述色剂的用量以成品表面积计为0.001-10.000克/平方米;所述色剂的颜色与所述荧光增白剂所发射颜色形成互补色;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以成品的表面积计为0-5.000克/平方米;所述基料为光学透明树脂。本发明产品不仅能全防紫外线,而且能够防蓝光,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特别是能有效防护日光以及电子显示屏所产生的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尤其对幼儿、学生及女士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保护娇嫩肌肤,减缓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0434989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80028760.7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7/02 , B32B27/06 , B32B27/16 , B32B27/36 , B29D11/00 , C23C14/14 , C23C16/00 , G02B1/04 , G02B5/26 , G02B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808 , B29D11/00 , B32B7/02 , B32B27/06 , B32B27/16 , B32B27/36 , B32B37/12 , C23C14/0036 , C23C14/022 , C23C14/081 , C23C14/10 , C23C14/14 , C23C14/3485 , G02B5/0858 , G02B5/0891 , G02B5/208 , G02B5/26 , Y02T50/6765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结构,其包含:A)功能膜,其包含在载体膜上的VIS/IR‑反射金属层,其中所述载体膜可以是单层形式或UV‑和/或UV/VIS‑反射多重层的形式,和至少一个粘合层,和任选的至少一个耐刮擦层;B)功能层,其包含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或半金属氧化物、混合氧化物或金属的层,其中所述层可以额外具有涂漆;C)任选的载体膜;D)任选的粘合层;E)基体层。通过该多层结构,当使薄的功能膜借助PSA(“压敏性粘合剂”)粘合在热塑性塑料(例如聚碳酸酯)上时可以基本上避免在室外使用中(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所述粘合的膜的起泡。
-
公开(公告)号:CN106739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0977.6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小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11/00 , B24B9/14 , B24B13/0037 , B29D11/00865 , B29D11/00932
Abstract: 一种光学镜头镜片冷加工工艺,涉及镜头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铣磨:铣磨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起到成型作用;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本发明过程合理,速度快,效率高,便于控制,加工工艺高,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3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6423.1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埃西勒国际通用光学公司
Inventor: Y·勒克莱尔
IPC: C09D18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3/04 , B29D11/00 , B29D11/00865 , C08J7/16 , C08J2333/12 , C08J2483/04 , C09D5/00 , G02B1/041 , G02B1/14 , G02B2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由来自聚丙烯酸酯家族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眼镜片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漆的可聚合组合物,该可聚合组合物包含可固化的有机硅化合物、和缩合催化剂,所述组合物不含任何具有环氧或乙烯基官能团的单体或任何来源于此类单体的化合物,以便改善所述漆与所述镜片的粘附。
-
公开(公告)号:CN106660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9321.5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Inventor: 菊森一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6 , B29C45/1635 , B29C2045/1637 , B29D11/00 , B29D11/00403 , B29L2011/00 , G02B3/06
Abstract: 复合光学元件(10)的制造装置(60)具有:第一腔室部(81),其在一次成型工序中,利用第一成型材料(20a)成型出第一光学元件部(20),该第一成型材料(20a)在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光学功能面(29);以及第二腔室部(101),其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利用第二成型材料(40a)成型出第二光学元件部(40),并且使第二光学元件部(40)与第一光学元件部(20)一体化而成型出复合光学元件(10),该第二光学元件部(40)以覆盖第一光学功能面(29)的方式配设于第一光学元件部(20)上。制造装置(60)具有第二喷出口部(103a),在该第二喷出口部(103a)中,第二成型材料(40a)从第二供给通道部(103)向第二腔室部(101)的喷出方向沿着第一光学功能面(29)。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26808.1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HOYA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34 , B29C45/0025 , B29C2045/0036 , B29D11/00 , B29D11/00519 , B29L2011/0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形成金属模具、透镜形成方法、透镜和拾取装置。所述透镜形成金属模具包括:第一金属模部分,其形成透镜的第一透镜表面;以及第二金属模部分,其形成透镜的第二透镜表面。在所述第一金属模部分的与所述第二金属模部分相接触的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金属模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金属模部分相接触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上形成有排气槽。在其上形成有排气槽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面的外圆周形成表面上至少围绕所述排气槽形成用于在所述透镜上形成凹入部分以容纳由所述排气槽所引起的毛刺的凸面,所述外圆周形成表面用于形成所述透镜的管状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814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10180514.0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11/00 , B29C45/0025 , B29C45/26 , B29C45/7207 , B29D11/0048 , G02B5/04 , Y10T428/13 , Y10T428/244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注射成型方法、注射成型品、光学元件、光学棱镜、墨水盒、记录装置以及注射成型模具。在该注射成型方法中,使注射到在包含活动模具镶块(6)的固定侧模具(2)与活动侧模具(4)之间形成的成型空间的熔融树脂(R)的表面以与活动模具镶块(6)接触的状态冷却而固化,在表面以与活动模具镶块(6)接触的状态固化了的熔融树脂(R)完成内部固化前,使活动模具镶块(6)移动,从而在使熔融树脂(R)与活动模具镶块(6)分离的状态下冷却熔融树脂(R)来使其完成内部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93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35428.4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姜少君
Inventor: 姜少君
IPC: B29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一:将弹性拉伸树脂与反光玻璃珠按照不少于100:43进行均匀调和形成第一反光混合物,待用;二:提供片材;三:通过丝网将第一反光混合物印刷于片材表面;四:经恒温炉风烤并自然冷却;五:将银粉与弹性拉伸树脂按照100:400进行均匀调和形成第二反光混合物,并印制于片材背面;六:经恒温炉风烤并自然冷却;七:在片材表面及背面印制印花图案;八:经恒温炉风烤并自然冷却;九:通过烘干设备完全烘干;十:通过烤箱烘烤;十一:通过成型设备进行成型;第十二步:加工及修剪处理;十三:通过EPS成型设备及发泡设备和蒸汽设备进行一体成型;十四:再次修剪,并注入EPS料冷却出模;十五:完毕出模并贴保护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3389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10261028.7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 , B29C55/026 , B29C65/00 , B29D11/00 , B29K2029/04 , B29K2067/00 , B29K2995/0034 , G02B1/105 , G02B1/14 , G02B5/3033 , G02B5/3083 , G02F1/133528 , G02F2001/133638 , G02F2201/50 , G02F2202/22 , G02F2202/28 , H01L2924/30107 , Y10T428/1041 , Y10T428/2495 , Y10T428/265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厚度为10μm以下的高光学特性的偏振膜。其是二色性物质发生了取向的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连续带状偏振膜,其中,所述偏振膜是由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叠层体经拉伸而形成的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膜,并且,单体透射率为T、偏振度为P时,所述偏振膜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光学特性: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以及P≥99.9(其中,T≥42.3)。该偏振膜可通过利用由气体氛围中的辅助拉伸与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构成的2阶段拉伸工序对包含成膜在非晶性酯类热塑性树脂基体材料上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叠层体进行拉伸而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7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06547.7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B29C5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 , B29C55/026 , B29C65/00 , B29D11/00 , B29K2029/04 , B29K2067/00 , B29K2995/0034 , G02B1/105 , G02B1/14 , G02B5/3033 , G02B5/3083 , G02F1/133528 , G02F2001/133638 , G02F2201/50 , G02F2202/22 , G02F2202/28 , H01L2924/30107 , Y10T428/1041 , Y10T428/2495 , Y10T428/265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厚度为10μm以下的高光学特性的偏振膜。其是二色性物质发生了取向的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连续带状偏振膜,其中,所述偏振膜是由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叠层体经拉伸而形成的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膜,并且,单体透射率为T、偏振度为P时,所述偏振膜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光学特性: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以及P≥99.9(其中,T≥42.3)。该偏振膜可通过利用由气体氛围中的辅助拉伸与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构成的2阶段拉伸工序对包含成膜在非晶性酯类热塑性树脂基体材料上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叠层体进行拉伸而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