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15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337339.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D183/04 , C09D183/06 , C09D5/25 , C09D7/61 , C09D7/6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绝缘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导线绝缘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裸导线绝缘涂覆材料中的甲氧基MQ硅树脂和羟基甲基MQ硅树脂能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端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三维交联网络,提高硅橡胶交联密度,增加硅橡胶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机械强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白炭黑对裸导线绝缘涂覆材料的补强效果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3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0734.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老化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试验电容器采用铝箔作为电极材料,且试验电容器中的元件沿铝箔方向的导热系数远大于该元件的外包层的导热系数,此时试验电容器内部基本为等温体,元件每个位置的温度都较为均匀,减小由于测温点的位置选取所带来的温度误差,从而提高老化性能测试的准确性。而且,对试验电容器依次施加若干时间阶段的电压,所施加的电压随着时间阶段的增加而升高,能够缩短试验时间,最终根据计算得到的老化折算时间判断是否通过老化性能测试,进而达到提高老化性能测试的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5826.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分子模拟的金属与环氧树脂界面应力降低方法,具体为:步骤1)建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模型;步骤2)步骤1得到的交联模型进行参数计算;步骤3)得到修正后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步骤4)通过在修正后分子动力学模型中设置不同目标交联度,采用步骤2)中方法求取不同交联度下的热、力学参数,并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温度和固化度这两个固化参数拟合热、力学计算曲线;5)搭建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6)仿真可计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部温度、固化度、应力、应变分布;该方法通过分子模拟结合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金属与树脂基绝缘材料界面处的应力进行优化使界面处的残余应力最小,进而优化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8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912165.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针对现场运行中的待测复合绝缘子,提取与硅橡胶的老化状态相关的N个特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所述检测样品的M个主成分,以计算每一所述特征指标的指标权重;根据每一所述特征指标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复合绝缘子的最终综合得分;将所述最终综合得分输入预设的等效运行时间计算模型,以得到所述待测复合绝缘子的等效运行时间,用于预测所述待测复合绝缘子的剩余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预测装置,实施本发明,提高了预测复合绝缘子的剩余寿命的准确性,有益于电力部门快速掌握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状态,制定维护和更换计划,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424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79195.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阀散热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换流阀装置,包括:箱体、换流阀模块以及冷却模块,其中换流阀模块包括多个换流阀组件,多个换流阀组件沿垂直方向依次相互交错设置,下层的换流阀组件发热产生的气泡不会被上层换流阀组件阻挡,避免了气泡聚集增加上层换流阀组件底面与冷却液之间的传热热阻的情况,提高了浸没式换流阀装置的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57277.4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传感的电场精密测量新型分布式系统,包括:射频功放系统,用于发出待测量的射频电磁信号;高增益天线,用于将所述射频电磁信号以设定增益以上发射出去,且所述高增益天线的发射谐振频段覆盖5G射频信号频段;激光量子产生系统,用于发出探测激光和耦合激光;量子传感系统,包括量子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撑装置,所述量子传感器中的原子蒸汽在所述探测激光和耦合激光的作用下产生EIT信号,所述EIT信号在所述射频电磁信号的作用下由单个频峰劈裂为两个频峰;测量控制及处理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射频功放系统和所述激光量子产生系统工作,并根据所述两个频峰的频差计算所述射频电磁信号的电场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782323.6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抗成像的直流电缆附件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电缆附件不同位置点的测量电位;建立直流电缆附件的仿真模型;设定仿真模型的初始电导率,进行电流场仿真,得到直流电缆附件不同位置点的仿真电位和得到电位与电导率之间的灵敏度矩阵;根据测量电位与对应的仿真电位的差值,得到差分电位向量;根据差分电位向量与灵敏度矩阵,得到差分电导率向量;根据差分电导率向量,得到不同位置点的电导率差值;若电导率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结合初始电导率,得到不同位置点的电导率分布值;若电导率差值不小于阈值,则重新设定初始电导率。本发明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有效检测出梯度直流电缆附件的电导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008844.6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H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测量装置,其包括:用于检测可听噪声的传声器及绝缘的引声管;所述引声管包括引声管段、出声管段及三通管段;所述引声管段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引声口,所述引声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管段的第一接头连接,所述三通管段的第二接头与所述出声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出声管段的另一端开设有所述出声口;所述传声器的噪声检测部伸入所述三通管段的第三接头内。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测量系统及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对高压电极附近可听噪声的测量,有助于实现对可听噪声声源特性的研究,同时避免了较远距离噪声测试时背景噪声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71681.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模型的先导放电通道温度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先导放电通道的电流瞬态值;S2设定先导放电通道的初始热半径,计算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S3计算先导通道内单位质量产生的焦耳热,获取热传导和辐射所消耗的热量,基于热量守恒计算当前时刻先导通道的平均温度;S4基于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温度计算通道内电子密度的变化;S5基于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温度计算通道内的正、负离子密度变化;S6获取先导放电通道的扩散半径,重复S1‑S5步骤,计算下一时刻先导放电通道的温度。本发明计算简单,精度高,效率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2274.7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式光纤谐振腔的高分辨率应变传感器,包括:包括激光模块、PDH频率锁定模块、光纤谐振腔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激光模块,用于通过激光器产生激光并进行激光偏振方向与偏振态调节,提供应变传感检测所需要的激光;所述光纤谐振腔模块包括两个光纤谐振腔,所述两个光纤谐振腔通过PDH频率锁定模块同时与激光模块中激光器进行频率锁定,以差分形式消除环境背景噪声干扰,并进行应变传感,产生PDH误差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检测两个光纤谐振腔的透射信号并进行PDH误差信号分析。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地消除背景噪声的影响,以高分辨率检测施加在传感器上的应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