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光伏系统直流电弧故障及类型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951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1059114.8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一种光伏系统直流电弧故障及类型的辨识方法,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的光伏系统直流电弧故障多判据辨识方法及其实验方法;其方法采用图形、时域和频域三判据算法,其技术方案为:在光伏系统汇流箱输入端安装电压、电流传感器和红外摄像仪器,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数据,并通过运算得出功率;分别连续采用图像处理的故障检测算法、多路复用对比算法、时域分段快速傅里叶分析算法,检测出光伏系统是否发生直流故障电弧并辨识其故障类型;最终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判断精度高、通用性强,尤其适用于中小规模光伏发电系统;多路复用算法成本低、易扩展、范围广、效果好。

    基于介电电泳的阵列化液晶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3850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13287.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电泳的阵列化液晶传感器,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四周密闭并形成用于容纳液晶液滴的腔室,且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对应设有阵列电极。本发明的基于介电电泳的阵列化液晶传感器,通过在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对应设置阵列电极,当腔室内通入液晶液滴后,阵列电极通电,在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对应形成交变电场,液晶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到同一空间平面上并形成有规则的图案化阵列排布,最终的排列效果和阵列电极的分布有关,可通过改变阵列电极的排列方式和间距,实现不同的液晶液滴的阵列排布效果,即可实现介电电泳作用下液晶液滴阵列的构建。

    一种凝血功能检测芯片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555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153891.8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86 G01N11/00 G01N27/74 G01N2011/0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血功能检测芯片,包括采血针(2)、载药腔室和反应腔室(6),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磁弹性铁芯(5),所述载药腔内设置有载药芯(4),所述采血针在受到压力时与所述载药芯相通,所述载药芯与反应腔室相通,通过采血针采集的血液流入到载药芯中与载药芯中的检测试剂混合,混合后的液体流入到反应腔室中。本发明采用一次性定量末梢采血,与定量试剂自动混合,与现有设备相比无需静脉采血,无需另外试剂加入,方便快捷,减少患者痛苦。

    用于稳定肌电假肢手力量输出的电刺激诱发肌电反馈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9832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58634.3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肌电假肢手力量输出的电刺激诱发肌电反馈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肌电假肢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假肢手使用者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2)对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判断残肢肌肉收缩形成的肌电信号是否出现因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因素引起的肌电活动水平下降;3)如果出现肌电活动水平下降,则启动电刺激装置刺激目标肌肉,使其收缩增强进而诱发更大的肌电信号,增强肌电活动水平;4)反复比较并调节电刺激的强度,直到目标肌肉肌电活动水平达到初始状态水平,从而确保假肢手收缩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该方法既保证了用户具有较强参与感,又降低了对使用者注意力的要求从而减缓疲劳发生。

    一种基于介电电泳效应的细胞多级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908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7344.3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5/07 C12M4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电电泳效应的细胞多级过滤装置,属于细胞过滤分选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一面加工有多条微电极的透明硬质基底层,还包括一面加工有多级微孔阵列和微通道的透明弹性橡胶层,透明硬质基底层加工有微电极的一面与透明弹性橡胶层微加工有多级微孔阵列的一面相互紧贴,微电极与微孔阵列交叠分布,通过微孔阵列过滤不同大小的细胞,并且微孔区域为高电场区,利用介电电泳效应实现细胞向低电场区运动,因此不会阻塞微孔。由于微孔的直径呈阶梯分布,通过多级微孔的过滤和控制介电电泳力的大小,可实现不同大小细胞的分离。

    利用SMA特性驱动的肠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2068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608544.8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MA特性驱动的肠道机器人,包括运动部,运动部包括至少两节蠕动段,每节蠕动段均包括两个固定环架,两个固定环架相对布置且固定环架之间通过SMA弹性件相连接,在多节蠕动段之间,前一节蠕动段后部的固定环架与后一节蠕动段前部的固定环架相连接,形成首尾相接的结构,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绝缘环圈I,相邻绝缘环圈I之间设置有多根柔性丝撑,本发明的肠道机器人采用SMA驱动的方式,达到让机器人按指定要求运动的效果,在人体肠道内进行无损伤、无刺激的长距离检测,相比电磁驱动、压电驱动、微电机驱动的机器人结构而言,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相比于以生物为载体的机器人而言,其运动精度更高,操作更简单,风险更小。

    多通道微流控血流变分析芯片及其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409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81464.2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血流变分析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有血样出口、至少一个血样入口和与血样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缓冲液入口,所述血样入口与缓冲液入口之间通过缓冲液通道相连,所述血样入口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观察通道,所述血样出口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液通道,所述观察通道与所述排液通道相连;所述缓冲液通道上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缓冲液通道的阀门机构I,所述血样入口上设有防止液体溢出的阀门机构II。本发明还基于该多通道微流控血流变分析芯片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血流变分析系统和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血流变分析方法。

    柔性高通量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43613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10070159.5

    申请日:2008-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C12M23/20 C12M23/22 C12M23/26 C12M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高通量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由阵列芯片和融合池组成。阵列芯片以柔性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为基底,下表面通过蚀刻形成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电极组由两个相互交叉、互不接触、电气结构上互不连接的梳状微电极阵列电极构成,电极组内部微电极之间的微通道为工作通道;阵列芯片倒扣于融合池上,其上的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与细胞电融合池相对应,落于细胞电融合池中。该芯片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加工方法简单,成本极为低廉,对操作人员及细胞无伤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药物筛选、单克隆抗体制备、哺乳动物克隆等领域。

    一种聚合硫酸铝铁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062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31372.7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钛白粉工业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加水溶解并调节其pH为0.6~1.0,然后加入氯酸钠进行氧化后;再加入硫酸铝在水浴温度为50℃~100℃下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30~50min,得到聚合硫酸铝铁絮凝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H3PO4作稳定剂;待液体均匀时,加入少量的Na2CO3调整混合液的碱化度为0.05~0.6;最后,得到聚合深棕色的液体产品,即硫酸铝铁絮凝剂。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生产过程无废液、废气、废渣产生。产品中的絮凝活性组分高,其全铁含量和絮凝性能均优于现有工业产品,可广泛用于给水处理和污废水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