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和烟气换热器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806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229130.X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和烟气换热器,热管设于烟气换热器,所述热管的端部设有封住所述热管的管腔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膜片,所述膜片分隔所述腔室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热管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能够充入流动介质,所述第二腔室还连接有显示管,所述膜片向所述第二腔室一侧变形时,流动介质在所述显示管内的液位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针对多根热管,可以分别进行管内工质泄漏或管内真空度下降的在线观测,并可通过观测结果对泄漏的某一根或多根热管进行更换或对真空度下降的热管重新抽真空,无需针对所有热管进行排查,在提高烟气换热器换热效果、延长烟气换热器使用寿命前提下,还能够提高检修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旋流直通式换热器及消白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89286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1778103.5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直通式换热器及消白烟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设有换热工质侧入口、换热工质侧出口以及第一管板、第二管板,所述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形成热交换区,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热交换区相连通的冷却介质侧进口和冷却介质侧出口;螺旋换热管,若干所述螺旋换热管设于所述热交换区,其一端与所述进口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口区相连通;还包括格栅板组件;各所述格栅板组件分别包括格栅板以及所述格栅板上与所述螺旋换热管一一对应的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设有护套。该换热器可以实现大流量、低流阻、高效换热和高可靠性运行目的,能有效解决传统换热器中泄漏、磨损、结垢及结构稳定性不足等弊端。

    一种热管及其封头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2932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257848.7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一种热管及其封头,热管包括管体,封头设于管体的一端;封头包括封板,封板的外缘部与管体的管壁焊连,且封板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孔段为螺纹孔段;还包括封堵部件,封堵部件包括螺纹连接件和盖板,螺纹连接件包括杆部,杆部的至少部分杆段为螺纹杆段,螺纹杆段拧接于螺纹孔段,螺纹连接件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相对靠近管体内部的孔口为第一孔口,另一孔口为第二孔口,盖板与杆部相连;封堵部件具有连通管体内外侧的第一工作位和封堵连通孔的第二工作位,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孔口暴露于管体内侧,第二孔口暴露于管体外侧,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螺纹孔段和/或盖板能够封堵连通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封头可保证热管端部的密封。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97407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524268.3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端部和出气端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若干换热管,各所述换热管内均通有冷却介质,且各所述换热管的表面均设有至少一个导水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烟气处理装置,其换热模块可以与含湿烟气发生热交换,促使含湿烟气的温度快速下降、水蒸气能够冷凝析出,并沿换热管向下流动,减少烟气的含湿量;且换热管的表面还设有导水件,该导水件可以将换热管表面上冷凝析出的液膜及时地疏导脱离换热管的表面,避免换热管过长时换热管下部表面积累的液膜过厚,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热阻过大、换热效率过低的问题,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烟气中水蒸气的冷凝和脱除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湿法脱硫设备以及冷却器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87919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1137076.9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设备以及冷却器,耦合了水冷和空冷两种冷却方式,能够快速实现湿法脱硫浆液的降温,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紧凑。所述冷却器包括上下贯通的冷却水道、风道和浆液流道,以及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热管式换热元件,所述冷却水道、所述风道和所述浆液流道依次并排布置且彼此隔离,各所述热管式换热元件均依次贯穿所述冷却水道、所述风道和所述浆液流道,并由所述冷却水道朝向所述浆液流道向下倾斜。所述湿法脱硫设备,包括浆液循环系统,所述浆液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喷淋层以及连通两者的输送管,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以所述浆液流道接入所述输送管。

    一种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热能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936048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55646.3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热能利用系统,一部分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与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相互换热;另一部分烟气流经高压换热器和低压换热器,并先与高压换热器内的给水相互换热,再与低压换热器内的凝结水相互换热;之后,两部分烟气汇合流经设置于低低温电除尘器前的烟气余热吸收器,加热流经烟气余热吸收器的循环水。循环水又通过前置空气加热器和水-水换热器预热空气和凝结水,预热后的空气和凝结水分别通入空气预热器和低压换热器。由此,实现了利用烟气热量对空气、给水和凝结水的三元加热、并且实现了对空气和凝结水的梯级加热,提高了烟气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换热温差,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脱硫废水蒸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933087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140769.7

    申请日:2018-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脱硫废水蒸发系统,包括空预器及与其连通的风道和烟道,进口烟道与锅炉出口连通,与空预器的烟气出口连通的烟道为出口烟道,与空预器的空气入口连通的风道为入口风道;出口烟道设置有用于朝烟气中喷入脱硫废水的喷雾装置,入口风道连接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进入空预器的空气。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使得空预器内的空气与烟气的传热温差降低,换热量减少,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进入出口烟道的烟气温度。而在该出口烟道内,温度提高的烟气能够促进从喷雾装置喷出的脱硫废水的蒸发,从而有助于实现脱硫废水在短时间内迅速蒸发,进而降低脱硫废水在烟道壁上产生结垢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一种换热器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88656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869275.4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具有若干换热层,各所述换热层具有若干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管排,同一所述换热层的相邻所述换热模块之间连接有模块连接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换热器的进水主集箱和出水主集箱之间的旁路连接管,所述旁路连接管上开有接口,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模块连接管连接;所述旁路连接管与各所述换热模块对应的管段上设有旁路通断阀。当某一换热模块漏水时,将该泄露模块切除即可,各换热层并不整体切除,不影响其他换热模块的正常换热,而克服了传统方式造成的换热不均衡的问题,并尽量减少换热面积的损失。

    换热管和烟气换热器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01589U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20125022.2

    申请日:2011-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包括蛇形管,所述蛇形管折弯形成有多个换热管段(1),所述换热管段(1)的两侧沿轴向分别连接有轴向换热片(2);所述换热管段(1)还连接有多个径向换热片(3),各所述径向换热片(3)均包括第一换热片段(31)和第二换热片段(32),且二者沿径向连接于所述换热管段(1)的两侧,并将所述轴向换热片(2)夹持于二者的间隙之中。该换热管的结构设计能够在不增大或不大幅度增大其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有效增大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从而显著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换热管的烟气换热器。

    一种电除尘器阴极悬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836921Y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520124517.8

    申请日:2005-11-09

    Inventor: 杨文贞 廖增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除尘器阴极悬吊装置,为解决已有电除尘器阴极悬吊装置存在的焊接后应力集中,振打力分布不均匀,易产生断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在阴极吊梁(2)与阴极框架上槽钢(5)连接处沿阴极框架上槽钢(5)方向的阴极吊梁(2)两侧设置有呈直角梯形的加强板(3)和角钢(4)。从而具有使用寿命长、清灰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