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76143.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油脂制备一代生物柴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弃油脂、液体酸催化剂和甲醇通入预酯化反应器进行预酯化反应,并经液液分离器分离得到有机相I和水相I;S2)将有机相I利用甲醇回收塔I分离得到预酯化产物和甲醇溶剂,水相I利用甲醇回收塔II分离得到粗甲醇和液体酸催化剂,粗甲醇进一步经过甲醇精制塔I纯化与回收;S3)预酯化产物与碱催化剂、甲醇于酯交换反应器中进行转酯化反应,反应后的混合产物经水洗塔分成有机相II与水相II;S4)酯交换得到的有机相II经过干燥塔、生物柴油精制塔提纯后得到一代生物柴油产品。本发明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液体酸催化剂,能够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以及减少设备的腐蚀,经济效益高,有望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251150.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油除去固体杂质后与硫化剂和H2混合后通入加氢脱氧反应器,在加氢脱氧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产物Ⅰ;2)将产物Ⅰ分离出的液相Ⅰ产物通入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油相和水相,油相与H2混合后通入临氢异构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产物Ⅱ;3)将产物Ⅱ分离出的液相Ⅱ产物通入分馏塔,分离出二代生物柴油产品。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成本较低,条件温和,原料利用率高。另外,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无需频繁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32230.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油脂化学预处理系统,包括催化剂配置装置、第一酯化反应器、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蒸发装置组、冷却装置和甲醇分离装置,第一酯化反应器的其中一个出口端与第一分离装置连通,第一分离装置的出口端与第二分离装置入口端连通,第二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蒸发装置连通,第二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端与另外一个蒸发装置连通,多个蒸发装置的出口端同时与冷却装置连通,冷却装置再与甲醇分离装置连通,甲醇分离装置的其中一个出口端与回流装置连通,回流装置与第一酯化反应器连通。本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废弃油脂的酸值并脱除其中的金属、膦脂、不皂化物等杂质,操作过程中整体效率高、能耗小、生产效益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130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488985.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J27/051 , B01J27/049 , C10G3/00 , C01G53/11 , C01G39/00 , C01G41/00 , C01G49/00 , C01G51/00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油溶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氯盐离子液体加入到乙醇中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氢氧根离子液体,随后与金属酸反应得到金属酸盐离子液体;将不同比例的氯盐离子液体与金属氯盐混合搅拌得到金属氯盐离子液体;将金属酸盐离子液体和金属氯盐离子液体混合,利用硫粉和氢气原位硫化,得到多金属硫化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多金属油溶性复合离子液体前驱体的制备可利用简单的离子交换法、酸碱中和法以及简单混合搅拌制得,并通过一步原位硫化过程即可得到高分散的多金属硫化物加氢催化剂,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多金属油溶性加氢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8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29679.8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加氢活性组分和裂化活性组分,加氢活性组分为含有活性金属的油溶性离子液体,活性金属选自ⅥB和Ⅷ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发挥催化加氢作用,裂化活性组分为以二氧化硅为基质,掺杂改性剂的无定形复合氧化物,改性剂为ⅢB、ⅣB和ⅢA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发挥催化裂化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油溶性离子液体与复合氧化物分散在溶剂中,再经原位硫化后即可制得催化剂,制备过程操作简便。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适用于劣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发挥催化加氢与裂化相互协同的作用,具有转化率高、轻质组分收率高和结焦率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045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404738.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01J27/043 , C10G4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铁氧化合物经过硫化-氧化反应,在该过程中铁氧化合物与铁硫化合物晶相经历重构和转化、铁氧化合物的晶胞也经历收缩和膨胀,进而造成原本结构稳定的铁氧化合物结晶颗粒变得疏松并崩裂,产生大量纳米铁化合物,该纳米铁化合物亲硫性好,极易被硫化。同时,该纳米铁化合物表面覆盖一层非极性的单质硫层,该单质硫层不仅能阻碍纳米铁化合物颗粒间的团聚长大,大大提高了其分散性,而且可以利用物质间存在的相似相容特性,使纳米铁化合物高度分散在非极性的油品中,大大提高了加氢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22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970550.X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其以有机膦酸和钼源为反应原料,利用两者反应,将两者键合在一起,制得加氢催化剂。其中,发明人首次发现有机膦酸中的P可改变活性相表面酸性,增加硫化后加氢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而酸性的增加有助于增强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此外P的存在有助于稳定沥青质,从而抑制沥青质缩聚生焦,进而减少积炭量,减缓催化剂失活,最终降低了生焦率并提高了加氢产率。同时也发现P的存在有助于改变活性相在加氢催化剂中的结构,能减少难以硫化的四面体结构的钼的数量,增加易硫化的八面体结构的钼的数量,进而利于钼在硫化过程中转化为适宜堆垛层数的二硫化钼,从而增加加氢催化剂活性,提高加氢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22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80018261.9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3/882 , B01J23/887 , C10K3/04
Abstract: 一种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由以下原料制得:镁源,铝源,助熔剂氧化物,晶体生长剂,稀土助剂,CoO,MoO3和酸性水溶液,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该催化剂的方法:S1、向镁源、铝源、助熔剂氧化物和晶体生长剂中加入酸性水溶液和稀土助剂,进行混捏;S2、将S1中的混合物进行挤条;S3、烘干S2中得到的挤条产品;S4、对S3中得到的烘干的半成品进行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S5、在催化剂载体上等体积浸渍CoO和MoO3;S6、对S5得到的产品进行焙烧。助熔剂氧化物和晶体生长剂,能够参与镁源和铝源形成镁铝尖晶石结构的固相反应中,提高镁铝尖晶石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而纳米级的活性组分有效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改善活性组分颗粒界面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028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371223.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砷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脱砷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镁铝尖晶石;所述活性组分包括NiMn2O4尖晶石。所述脱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镍前驱物和锰前驱物的水溶液与所述镁铝尖晶石等体积浸渍静置4~8h,得到样品;再将所述样品于120℃~140℃下干燥4~8h;将干燥后的所述样品置于350℃~550℃环境下焙烧2~6h,制得所述脱砷剂。所述脱砷剂稳定性好,砷容高,能在高压、高温、高汽气比和高浓度CO条件下的煤制合成气中进行脱砷处理,且水煤气变换副反应以及其他副反应如甲烷化、费托合成程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2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70550.X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4 , B01J31/0267 , C10G4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其以有机膦酸和钼源为反应原料,利用两者反应,将两者键合在一起,制得加氢催化剂。其中,发明人首次发现有机膦酸中的P可改变活性相表面酸性,增加硫化后加氢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而酸性的增加有助于增强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此外P的存在有助于稳定沥青质,从而抑制沥青质缩聚生焦,进而减少积炭量,减缓催化剂失活,最终降低了生焦率并提高了加氢产率。同时也发现P的存在有助于改变活性相在加氢催化剂中的结构,能减少难以硫化的四面体结构的钼的数量,增加易硫化的八面体结构的钼的数量,进而利于钼在硫化过程中转化为适宜堆垛层数的二硫化钼,从而增加加氢催化剂活性,提高加氢产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