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操器及空调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1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76062.2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操器及空调,所述手操器包括电器盒、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面板与所述电器盒为一体成型,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上,且与所述面板间密封连接,所述电器盒、所述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围成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密封空间。本发明通过将电器盒和面板制作为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取代前期过个结构件组合性组装的安装结构,从而有效避免后期带有水汽的空气通过安装间隙处流入手操器内部,进而导致手操器内部元器件的短路腐蚀的状况,再通过显示装置与面板之间密封连接,从而使手操器内部元器件与外面大气完全隔离开,有效避免潮态空气流入手操器内部,进而提高该结构手操器的环境适应能力,可有效避免内部元件不灵敏或短路。

    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5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670116.0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其中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再热单元,再热单元位于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流经冷凝器的工作介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冷却水供入再热单元,以对来自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在进入压缩机之前进行加热。从蒸发器出来的工作介质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先进入再热单元与引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工作介质通过吸收冷却水的热量而在进入压缩机之前被加热,进而提高了工作介质的温度,有效地促使液态工作介质转变为气态工作介质,进而防止液态工作介质对叶轮的冲击,避免压缩机的损坏;同时,再热单元的加热过程还可提高润滑油的温度,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

    用于双系统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4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674604.4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系统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开机过程S100,开机过程S100为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均完成制热工作模式转换后,再启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由于将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先转换为制热工作模式后再启动,因而当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启动后,两个系统全部进入制热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一个系统制热、一个系统制冷而导致二者相互影响的问题,解决了热冲击可能导致系统异常停机的问题。同时,消除了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可能出现的液击隐患,提高了双系统空调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工作稳定性。

    空调系统和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97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50438.7

    申请日:2014-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热回收换热器、热回收管路组件和压缩机,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热回收换热器连接,热回收管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热回收换热器相邻以换热,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端的实际排气温度的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端,热回收管路组件包括:主管路,主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与热回收换热器相邻以换热;用于控制主管路的输出流量的流量控制部,流量控制部设置在主管路上。在空调系统启动时,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部可以使空调系统的热回收能力得到调节,从而使热回收能力符合压缩机的工作条件,避免出现因热回收能力与压缩机工作状态不符而导致的异常停机的问题。

    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64018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093333.4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进行一体化检测;盒体可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或者组合检测盒;结构紧凑、外观典雅。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462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18234.7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空调机组,每个空调机组均包括串联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每个空调机组还包括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蒸发器风机,且蒸发器风机的转速可调节,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塔,冷却塔与多个空调机组的冷凝器的进出水口均相连通;用于检测冷凝器的进水温度的温度检测部,温度检测部设置在冷却塔与冷凝器连接的管路上;控制部,温度检测部、压缩机与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温度检测部发送的温度检测信号并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每个压缩机的启停状态、并调节每个蒸发器风机的转速。本发明中的空调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能耗过高、能源浪费、提高了空调机组的能效。

    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6401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93333.4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进行一体化检测;盒体可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或者组合检测盒;结构紧凑、外观典雅。

    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及方法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3216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10019436.6

    申请日:2012-01-19

    Inventor: 黄章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及方法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其中,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装置,包括接水盘,设置于冷凝换热器下方且上端开口;抽水装置,下端连接接水盘;喷水装置,连接抽水装置的上端,喷水装置的出水口设置于冷凝换热器的上方。本发明的新风除湿机组冷凝用均流方法,包括:抽水步骤,将位于冷凝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中的水抽出,将水引流到冷凝换热器的上方;喷射步骤,将引流后的水喷射到分流罩的底面,分流罩上的水滴落到冷凝换热器的上部;回收步骤,滴落的水流经冷凝换热器后回收至接水盘。本发明不但工艺简单,并且能够在整个冷凝换热器表面形成均匀水膜。

    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682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864.9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该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在基板内设有第一冷媒通道,第一冷媒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进口及第一通道出口;第一冷媒通道从第一通道进口至第一通道出口依次为第一直线段、反向弯折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及往复弯折段;反向弯折段呈180度弯折,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第一直线段及第二直线段均位于第一侧边,且第一直线段相对于第二直线段更靠近于第一侧边,第三直线段从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延伸,往复弯折段位于基板的第二侧边与第二弯折段之间。本发明可以利用冷媒对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且散热器中的冷媒通道布局合理,冷却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