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浆制备器、制冰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20471953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2133951.3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冰浆制备器、制冰系统及空调,该冰浆制备器包括:筒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筒体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沿高度方向,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出口上方;搅拌件,至少部分在所述高度方向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所述容置腔,用于对从所述进口进入的过冷液体搅拌以形成冰浆;蓄冰罐,位于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用于排出所述冰浆中的液体,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蓄冰罐连通,所述蓄冰罐用于收集排出液体后的所述冰浆。该冰浆制备器、制冰系统及空调,一体式配合结构简单,降低制冰浆难度,能够生成高浓度冰浆。

    满液式蒸发器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46496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839775.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进液口和排气口,进液口设于壳体的底部,排气口设于壳体的顶部;气液分离结构,设于容纳腔内,且具有朝向壳体的顶部设置的进汽端;壳体具有一引流通道,引流通道能够引导容纳腔内的汽液混合冷媒自壳体的底部向壳体的顶部方向运动,并再次朝壳体的底部方向进入进汽端,用于对汽液混合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因此,在气液分离结构的气液分离作用下,液态冷媒能够继续顺畅地自上而下地流向壳体的底部,而气态冷媒则能够与液态冷媒分离,而向壳体的顶部的排出口所在方向流动,因此,液体冷媒的分离效果将更佳,进而提高了满液式蒸发器蒸发后的气体干度,使得机组达到最佳的换热性能。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公开(公告)号:CN206875771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652743.6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进液口、出液口及补气口;及多个挡板,错位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多个所述挡板之间及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围设成混合冷媒的流路;至少一个所述挡板上设置多个凹槽或多个凸起;混合冷媒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壳体,经多个所述挡板分离后,气态冷媒通过所述补气口送出,液态冷媒通过所述出液口送出。由于多个挡板中至少一个上设置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能够增加挡板与混合冷媒的接触面积,放大混合冷媒的分离过滤效果,改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现象,降低压缩机能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及其离心机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内置油分离器的进汽组件、内置油分离器和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15765872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642458.9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置油分离器的进汽组件、内置油分离器和冷凝器,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油冷媒以单向、混流形式进入油分流器内,导致汽液分离效率不高的问题。该进汽组件包括进汽管和均流板,均流板设置于进汽管的出口处,进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均流孔,均流板上设置有第二均流孔,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用于供待分离汽液混合物流过并使流经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的待分离汽液混合物多向分离扩散。通过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的作用,可使待分离汽液混合物以多向、分离扩散的形式进入油分离器内,不仅有利于汽液分散分离,同时还增加了分离撞击面,提高了汽液分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从而可提高汽液分离效率。

    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1601700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00346.7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导气结构包括:进气口,进气口用于气态制冷剂进入;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为U形气流通道,导气通道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引导至换热器的换热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结构,在原有换热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换热器实现蒸发和冷凝两种工况,通过导气结构,有效阻挡气流大面积的向非换热区域流动,将气态制冷剂有效的导引到换热管表面,同时,气流通道能够进行汽液分离,气体流通流量可调,实用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的布液器结构及降膜蒸发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798837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024455.X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布液器结构及降膜蒸发高效换热器。该新型的布液器结构,包括布液器体,所述布液器体呈笼形布置,且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布液器体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实现通过采用独特的笼形布液器,能够使冷媒从四周各个方向喷向换热管,使冷媒充分接触换热管,均匀地分布在换热管上,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而且能节省蒸发器内部空间,布置更多换热管,提高蒸发器的功效;同时简化布液器结构,方便加工焊接。

    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09515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16132.1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油分离器包括:内部设有分离腔的外壳,连通分离腔的进气组件,设在分离腔内用于分离油气混合物的油分离组件,且进气组件在分离腔内多方位出气,进气组件各个出气方向上设有油分离组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分离器仅采用一个进气组件,但是该进气组件可以多方位出气,且出气方向上都设有油分离组件,提高了回油效率也节省了空间,简化了结构,增强了适用性。其中,油气混合物向两侧流向分离组件的形式使油气混合物的流速降低、减小压损,使油气混合物均匀分布。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809505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706260.2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油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在壳体上的自进气口由近到远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过滤油滴的出气口,出气口的过滤油滴的性能自进气口由近到远的方向递减;出气口上穿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开设有出气孔及设于出气孔内侧的过滤网;壳体中设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上每相邻的两片板体之间形成分离腔,分离腔与出气口一一对应;或者壳体中设有平形导流板,平形导流板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与壳体具有间隔,平形导流板设有过流孔和折边。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能够便于分离不同大小的润滑油油滴,保障气体流速更加均匀,还使得气体流速不至于过大,极大的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

    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71424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312463.1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包括:外壳,内设有容纳腔;布液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布液器设有布液腔且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液腔的进液口;进液管,与所述布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布液腔的液位高度;流量调节件,安装于所述进液管上,用于根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进液管的出液量,以使所述布液腔的液位高度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可以保证布液腔的液位高度处于合理的预设高度范围内,保证了布液器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均存在液位,从而保证蒸发管的合理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49174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801156.5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和均流板,油分壳体具有进气口,均流板设置在油分壳体内,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进气口设置在油分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偏置的位置,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一长度L1和第一开孔面积S1,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非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二长度L2和第二开孔面积S2,第二开孔面积S2与第一开孔面积S1的比值大于第二长度L2与第一长度L1的比值:S2/S1>L2/L1。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冷媒通过油分离器两侧的流动阻力差,使得油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均匀,油分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