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3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0693760.9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热泵干燥系统包括热泵系统以及用于循环待干燥空间内的循环工质的循环通道,热泵系统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容置空间,冷凝器包括位于循环通道内的第一冷凝部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冷凝部,第一容置空间能够选择性地与循环通道或外部空间连通;和/或,还包括第二容置空间,蒸发器包括位于循环通道内的第一蒸发部和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二蒸发部,第二容置空间能够选择性地与循环通道或外部空间连通,从而使得热泵干燥系统启动速度快、能够实现恒温控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710620312.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交换芯体挡板和新风除湿装置。该热交换芯体挡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向待固定的芯体的周向弯折地延伸并形成周向限位折边。本发明可以利用固定板及周向限位折边之间形成的芯体固定空间,简单地实现芯体的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芯体的检修和更换,且热交换芯体挡板本身并不需要拆卸,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后续部件的损耗,也保证了芯体的角度位置无偏差,从而也保证了芯体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检修更换更加简单方便,节省不必要的劳力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388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710665190.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和蒸发器,还包括辅助换热装置和切换组件,辅助换热装置能够在切换组件的作用下选择性地与冷凝器并联以形成两条冷凝换热支路,或者与蒸发器并联以形成两条蒸发换热支路。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中设置有辅助换热装置,辅助换热装置能够在切换组件作用下选择性地作为冷凝器或者蒸发器使用,以满足不同的换热需求,将其应用于热泵干燥系统中时,通过同一个辅助换热装置即可以同时解决系统存在的启动过程缓慢、无法进行调温的问题,结构简单,降低系统成本,辅助换热装置以并联的方式与冷凝器和蒸发器形成连接,能够降低冷媒的流动阻力,提高系统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101416.3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机组包括:冷媒管路组件(3),作为第二冷媒管路,与第一冷媒管路并联,且设置在接水盘(10)处,用于在第一冷媒管路的冷媒流经冷媒管路组件(3)的情况下,利用流经冷媒管路组件(3)的冷媒对接水盘(10)进行烘干;冷媒控制组件,设置在冷媒管路组件(3)所在管路中,且用于对第一冷媒管路的冷媒是否流经冷媒管路组件(3)进行控制,以及在第一冷媒管路的冷媒流经冷媒管路组件(3)的情况下对流经冷媒管路组件(3)的冷媒的流量进行控制。该方案,通过利用外接的冷媒管对接水盘进行温度控制,避免接水盘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6794.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5 , F24F11/77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70 , F24F120/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风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该地下街的通风控制方法,应用于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送风驱动件、回风驱动件及排风驱动件,通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地下街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若地下街室内温度小于室外温度,则关闭送风驱动件和回风驱动件,同时打开排风驱动件,以使通风系统进入负压运行模式。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通风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470943.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0073 , F24F8/10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3/15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2 , F24F11/80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新风空调机包括: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出口、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排出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而排风旁通通道不与热交换芯体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再流经热交换芯体换热,从而有效减小不需新风热交换时的负载,减小风阻,提高系统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52281.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新风系统,该装置包括:框架的数量为两层以上,全热交换单元设置在相邻两层框架之间;全热交换单元中,第一交换膜和第二交换膜均具有非涂层面和涂层面;在相邻两层框架之间的全热交换单元中,布置第一交换膜和第二交换膜时,第二交换膜的涂层面,面向第一交换膜的涂层面布置;使两个以上全热交换单元中相邻两个交换膜的涂层面相对设置,形成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风道;并使两个以上全热交换单元中相邻两个交换膜的非涂层面相对设置,形成全热交换芯体的排风风道。该方案,通过使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的新风风道两侧的换热膜全部设定为具有抗菌防霉效果的涂层面,使得全热交换芯体能够实现新风全流道抗菌。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46485.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及送风设备的清洁方法,送风设备具有送风通道,送风设备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于送风通道内,以对流经送风通道的空气进行过滤;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滚刷,滚刷相对于过滤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滚刷驱动过滤网上的灰尘从过滤网脱离;排污风装置,排污风装置具有污风通道和排污风机,排污风机驱动空气携带由过滤网掉落的灰尘经污风通道排出室外。本发明的送风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送风设备的过滤网清洁不方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0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20514.7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F24F1/0003 , F24F1/0035 , F24F1/0087 , F24F1/42 , F24F7/007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6 , F24F11/88 , F24F13/22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加湿系统、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中,通风加湿系统包括:通风加湿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及加湿组件,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风机设置在壳体内,风机的进风口与室外连通,加湿组件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且与风机的排风口相对设置,以用于对从排风口排出的室外新风进行加湿;遮挡结构,遮挡结构具有遮挡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遮挡状态和遮挡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遮挡状态;其中,当遮挡结构处于第一遮挡状态时,室外新风进入风机内,并经过加湿组件加湿后吹向室内;当遮挡结构处于第二遮挡状态时,室外新风进入风机内后通过第一出风口吹向室内。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膜对室外新风的阻力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462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81818.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车载空调及车辆。车载空调包括壳体;隔板;蒸发器;冷凝器;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蒸发器的高度与所述蒸发腔的高度相等,所述冷凝器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的高度相等。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载空调及车辆,所有空间最大化利用,布局紧凑,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内风机数量降低到1个,外风机数量减少到2个,取消电器盒散热风机,利用隔板将壳体进行分隔,并在蒸发腔和冷凝腔内尽可能的设置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风机能够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吹向接水盘内进行收集,冷凝器遮蔽冷凝腔的三个侧面,实现最大面积的换热,将电器盒的散热翅片设置在蒸发腔内,利用蒸发风机的气流实现对电器盒的散热,降低电器盒的温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