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及两联供机组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00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5511.0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及两联供机组。其中,该两联供机组包括热水发生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热水发生器引出旁通热水管,所述旁通热水管的至少部分管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邻设置,所述室外换热器中包括冷凝盘管和化霜盘管,该方法包括:在需要进行化霜时,确定用户的热水需求量;根据所述热水需求量控制所述旁通热水管或者所述化霜盘管导通,为所述室外换热器化霜;其中,化霜过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保持制热运行。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化霜的同时,不间断制热,同时满足了用户的热水需求和制热需求,改善了用户体验。

    一种支撑装置及设置其的两联供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57213.2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及设置其的两联供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两联供机组一体化设计后支撑结构复杂,安装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支撑装置包括形成有安装维修空间的支柱结构,所述支柱结构具有空调模块安装部和热水模块安装部,两联供空调的空调模块和热水模块能够通过空调模块安装部和热水模块安装部一体式安装;由于支柱结构上形成有安装维修空间,设置该支撑装置后两联供空调在一体式安装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方便安装和维护,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和生产难度。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58279.1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空调机组。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部;用于除湿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及空调机组,将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水平设置并设置有间距,利用水平空间来替代竖直空间,从而减少室内机对空间的占用,同时利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使室内机的出风口和回风口之间存在距离,在保证出风口对灶具等位置进行有效换热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回风口远离灶具等污染源,从而防止油烟污染机组,第二换热部还能够对气体进行除湿,防止冷凝水滴落于灶具或者用户身上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而且第一换热部无需除湿而可以水平设置,有效减少吊顶所需的高度。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5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05361.3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第一气侧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四端均与所述第一气侧管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六端连通后并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气侧管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五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根据本公开能在实现制冷、制热、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制热水+地暖等多个模式下还能为机组管路系统的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而且三通阀的制造成本小于四通阀,达到了精益设计的目的。

    壳体结构、电控盒和电器设备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7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91159.6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电控盒和电器设备。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均与壳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在未与壳体本体连接的状态下,可沿壳体本体的开口滑动,以配合打开或关闭壳体本体的开口。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在未与壳体本体连接的状态下,可沿壳体本体的开口滑动,可实现壳体本体开口的打开与关闭,那么当壳体结构应用于电控盒上时,既可以保证其内部电控器的密封,也可以对其内部的电控器进行维修或散热等作业。

    散热效率高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14478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95280.6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散热组件包括本体和隔板,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槽,所述隔板由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槽内。本发明提供的散热效率高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在本体内直接形成容纳冷媒的容纳槽,并设置隔板形成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有效减少热量传递路径,从而增加换热效果,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对冷媒进行导流作用从而增加冷媒在容纳槽内充分流动,增加换热效果,将散热组件抵接于主板,并利用导热材料将发热元器件与散热组件进行接触,有效增加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最终保障内部元器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内工作,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

    采用吸收式制冷的电器盒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47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93139.2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吸收式制冷的电器盒散热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装置、蒸发装置和吸收器;电器盒,包括:发热元器件和发热电感;其中,发热元器件与发生器连接,用于通过发生器吸收发热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发热元器件进行降温;发热电感与蒸发装置连接,用于通过蒸发装置吸收发热电感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发热电感进行降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器盒的部件分散,冷媒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器盒的温度,同时还能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制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