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结构、空调器及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7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03317.2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结构、空调器及布置方法,蓄热结构包括:蓄热体,蓄热体包括蓄热内体和位于蓄热内体的相对两侧的蓄热外体;流通管路,流通管路用于流通冷媒,以将冷媒的热量传递给蓄热体;流通管路包括设置在蓄热内体内部的流通内管和设置在蓄热外体内部的流通外管;其中,沿蓄热体的沿伸方向,流通内管的沿伸长度L大于流通外管的延伸长度S。本发明的蓄热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蓄热模块各流路换热不均、蓄热装置相变材料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

    风机面板卡扣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519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328871.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风机面板卡扣件,本风机面板卡扣件包括卡扣和卡扣槽,卡扣形似齿轮,卡扣包括弧形轮齿,弧形轮齿包括齿根和齿尖,卡扣槽的开口大于齿根的尺寸,使得弧形轮齿能容纳于卡扣槽中,卡扣槽内面向外表弧面的槽壁上设有斜面块,斜面块的横截面沿卡扣槽的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卡扣的扣合端为弧形轮齿,当卡扣的弧形轮齿沿弧线的运动轨迹扣入卡扣槽时,弧形轮齿的齿尖一端先经过斜面块与槽壁间的空腔,随着弧形轮齿的深入,弧形轮齿的外表弧面(靠近齿根的部分)逐渐与斜面块(沿卡扣槽的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形成抵接,以及通过面板的自重从而使得卡扣和卡扣槽间形成稳固的扣接。

    新风系统及操作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1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573966.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操作方法。其中,新风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热交换芯体和控制单元,壳体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新风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使新风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以使室内出风口的风经热交换芯体后,一部分风通过室外出风口排至室外,另一部分风与室外进风口的风混合后经过热交换芯体,然后通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室内。室内风流经热交换芯体之后,一部分风与室外进风口引入的新风混合,能够提高新风的温度,且混合后的风再次经过热交换芯体,能够提高热交换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减少热量损失,防止凝露,同时将热交换芯体内的湿度和热量吹进室内,提高室内舒适性。

    新风系统及操作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610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573966.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操作方法。其中,新风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热交换芯体和控制单元,壳体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新风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使新风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以使室内出风口的风经热交换芯体后,一部分风通过室外出风口排至室外,另一部分风与室外进风口的风混合后经过热交换芯体,然后通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室内。室内风流经热交换芯体之后,一部分风与室外进风口引入的新风混合,能够提高新风的温度,且混合后的风再次经过热交换芯体,能够提高热交换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减少热量损失,防止凝露,同时将热交换芯体内的湿度和热量吹进室内,提高室内舒适性。

    一种多联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多联机

    公开(公告)号:CN115807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49644.7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空调器,该方法包括:在多联机出现部分内机与外机之间通讯中断时,能执行预设的多联机的掉线内机控制模式,以通过多联机的掉线内机控制模式,对外机和掉线内机进行控制。若需要启动掉线内机,则控制在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辅控模式来对外机进行控制,控制掉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自控模式来对掉线内机进行控制;若需要关闭掉线内机,则控制掉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自控模式来对掉线内机进行控制。在多联机内设置掉线内机控制模式,可以对多联机的外机和内机分别进行控制,实现掉线内机的开机或关机,使用户在多联机通讯中断时,仍然能够使用多联机系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空调机组
    8.
    发明公开
    空调机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076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17110.1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用于连通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液管。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利用两个四通阀串联来实现空调系统在多个模式下的切换,进而取消四通阀连通口处的毛细管,有效的避免空调机组的高低压窜气的问题,提高空调机组的系统能效。在空调机组中存在地暖机构时,利用两个四通阀的切换使得地暖机构为外机提供化霜能量,由于地暖机构内的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与传统通过内机取热的除霜方式相比,室内温度降低更少,用户体验更佳,同时空调机组在除霜模式中,并没有冷媒流经室内机,从而有效的降低内机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出风结构及新风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17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387048.9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及新风设备,该出风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导风件、出风格栅及均风件,所述安装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排风口及新风进口;所述导风件设有导风风道,所述导风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所述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导风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导风件用于将风汇聚至所述出风格栅处;所述均风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均风件形成有均风风道,所述均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出风格栅的出风方向呈夹角设置。该出风结构及新风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减少凝露水的形成。

    吸顶式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吸顶式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49641.3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顶式空调器,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吸顶组装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连接有换热器支架,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顶部支撑板,所述外壳体内还具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电机支架以及为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风叶,所述电机支架为板体,所述顶部支撑板上具有支撑通孔,所述板体座装于所述支撑通孔的孔口顶壁上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通过所述板体吊装于所述顶部支撑板上。本发明风机组件在其轴向上占据了较小的高度,如此能够使吸顶式空调器节省较大的高度空间,吸顶式空调器的整体厚度较小,吸顶式空调器在安装于预设空间后对该空间的高度占据较小,增加了有效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