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611722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026749.0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以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其中,所述防爬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横向对称布置的防爬器,所述防爬器包括防爬基座和传力垫,所述防爬基座设置在所述钢轨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之间,所述防爬基座的纵向两侧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的纵向端面贴合相抵,所述传力垫连接在所述防爬基座的上端,所述传力垫对称地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侧面及底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铁路轨道防爬装置防爬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轨下垫板位移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205191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0878188.8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轨下垫板位移监测系统,它包括监测装置、信息传输系统和终端,监测装置设立于轨道侧,其包括图像识别单元、处理器单元、存储单元、供电单元和报警装置,图像识别单元包括光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将拍摄的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数据转换后传递给处理器单元,处理结果存储于存储单元中,同时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发送给终端,当处理结果超过设定阈值后控制报警装置进行警示;供电单元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轨下垫板位移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用于对轨下垫板位移实时监测,对关键位置数据进行分析、预警、报告,提高轨道交通运输的可靠性,减少工务人员的工作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钢轨变形监测装置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9192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490914.5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钢轨、红外测距传感器、远程终端和变形检测件,钢轨包括钢轨轨底、钢轨轨腰和钢轨轨头,钢轨轨头的底端与列车接触处设有卡合部,钢轨轨头的内部靠近卡合部安装有变形检测件,变形检测件包括套管、光纤、弹性质量块、探测柱和套接座,光纤埋设在弹性质量块的内部,弹性质量块与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套接座均匀环绕固定在套管的外壁,套管与探测柱滑动套接,探测柱的一端通入到套管的内部且与弹性质量块的顶部固定,钢轨位于其钢轨轨底的两侧均架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包括若干组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底部设有电控箱。本实用新型能够精准检测钢轨的变形。

    一种吸振集能装置及减振垫浮置板道床

    公开(公告)号:CN220579693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1741990.5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振集能装置及减振垫浮置板道床,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嵌入在轨道板内;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包括:吸振集能装置壳体、钢弹簧、磁流变阻尼器、质量体以及压电单元;所述钢弹簧、磁流变阻尼器、质量体以及压电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壳体所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质量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钢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钢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质量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压电单元设置在所述质量体的顶部,位于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壳体盖板之间。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轨道板振动能量的吸收,减小振动向下部基础传递的同时,又能减小振动向上部车辆传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