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波混频和谐波混频杂交型毫米波双频带无源混频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95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76462.8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波混频和谐波混频杂交型毫米波双频带无源混频器,其包括第一级环形混频核、第二级环形混频核、本振分配网络、准双工器、射频巴伦和负载电容;通过在两级环形混频核之间引入准双工器,得到了两条不同的变频路径,其中一条变频路径(路径一)为基波混频,适用于毫米波低频带,另一条变频路径(路径二)为谐波混频,适用于毫米波高频带;通过合理配置本振频率,该混频器不仅能在两个不同的毫米波频段之间切换使用,还能在两个频段同时工作。

    新型单极化三维超宽带吸波体

    公开(公告)号:CN1098181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50743.X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单极化三维超宽带吸波体。传统的吸波结构采用二维吸波面的级联实现,虽然能够实现很宽的吸波带,但是一个单元内往往需要用到很多集总电阻,大大的增加了设计成本。本发明采用三维结构,用极少的电阻实现了单极化的超宽带吸波体。本发明包括并联设置的吸波腔A和吸波腔B;吸波腔A由第一、二、三金属面,第一、二介质基片,第一、二、三金属线以及焊接在第二金属线中心的第一电阻组成;吸波腔B由第一、二、三金属面,第一、二金属化过孔,第四金属线以及焊接在第四金属线中心的第二电阻组成。

    双谐振微波吸收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180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60783.2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谐振微波吸收器,包括介质基板以及附属在介质基板的一侧金属谐振层和另外一侧的金属地层组成。由第一贴片和多个第二贴片组成金属谐振层,而金属地层的尺寸与单元结构的尺寸相同。金属谐振层可以产生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将吸收器的工作带宽展宽。本发明可以在超过19%的工作带宽上,保持对入射电磁波超过90%的吸收率。本发明具有小型化、剖面低、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易于集成等优点。

    无源电子标签谐振频率及Q值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3594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238210.5

    申请日:2012-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电子标签谐振频率及Q值检测传感器。现有的发射与接收线圈间,标签与发射和接收线圈间都会互相干扰。本发明包括两个发射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所述的接收线圈位于两个发射线圈之间,两个发射线圈紧贴设置。每个发射线圈包括主发射线圈和辅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包括主接收线圈和辅接收线圈。本发明消除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标签分别与发射和接收线圈间的互相干扰;解决了传统测试传感器因以上各部分间干扰导致谐振频率测量误差和无法测试电子标签Q值的问题。

    一种基于曲折结构的低通高吸型能量选择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9674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1525.5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曲折结构的低通高吸型能量选择表面,包括多个周期性分布的单元,每个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频选层、介质层、能选层,所述频选层包括第一介质基板以及第一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多个金属曲折结构和电阻,所述能选层包括第二介质基板以及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多个金属块结构和二极管,所述频选层和能选层被介质层所隔开。本发明的能量选择表面和频率选择表面通过介质层阻抗匹配,在低功率电磁波入射时,实现了低插入损耗的低频通带,并在带外形成了较宽的吸收频带;而在高功率电磁波入射时,在工作频段实现了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的反射频带,并在带外形成了较宽的吸收频带。本发明整体设计结构原理简单清晰,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三维结构混合的宽带吸波频率选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84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7343.9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三维结构混合的宽带吸波频率选择结构。以往的频率选择结构中,纯二维结构有着吸波频带难以展宽的弊病,并且滤波选择特性不高,而三维结构具有高选择特性,并且可通过在电磁波传播方向的空间设置谐振结构,有效拓宽吸波带,但是三维结构的单元结构相对复杂。本发明将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实现了三维结构的高选择性和宽带吸波性能,还利用二维平面结构简化了整体结构设计,使得结构实现更为简单,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前景。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胎心率信号数据增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6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90892.1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胎心率信号数据增强方法和装置。采用微步幅卷积和步长卷积设计生成器和鉴别器,构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GAN模型;采用基于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来度量实采FHR样本和仿真数据之间的距离,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建立基于类别约束的辅助分类器,并利用其对GAN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反向更新操作;将采集到的不完整FHR信号、满足标准正态分布的噪声数据、以及真实FHR样本的类别标签作为模型的输入,输入到优化后的GAN模型中,生成仿真FHR数据,以实现胎心率信号的数据增强。

    一种紧凑型高增益单馈毫米波背腔贴片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922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3271.5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高增益单馈毫米波背腔贴片滤波天线。本发明天线具体是在单个基片集成波导腔体中进行了天线和滤波器的一体化设计,通过耦合缝隙对谐振腔进行馈电,将具有低损耗特点的介质集成波导技术和谐振腔的高阶模相结合,用一个简单的馈电网络实现了紧凑的低剖面滤波天线子阵。由于不含额外的滤波电路,本发明解决了介质集成波导相对于微带线尺寸较大所引起的基于介质集成波导技术的滤波天线的馈电结构过于冗杂的问题。此外该设计不仅在引入滤波特性的同时保持了尺寸的紧凑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插入损耗。由于馈电结构的简单可方便地用于大型阵列的构建。总之,本发明的天线具备结构紧凑,低剖面,高选择性,高增益和宽工作带宽的特点。

    单层单馈背腔圆极化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474218.6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层单馈背腔圆极化滤波天线。近年来,背腔滤波天线的设计多为多层或者单层多腔结构,虽然能实现较好的滤波特性,但是其复杂的结构阻碍了滤波天线结构紧凑这一优势的进一步扩大。本发明在单层单个基片集成波导腔体中进行了天线和滤波器的一体化设计,利用谐振腔的TM110、TM210、TM220模引入了三个紧挨工作频带的增益零点,获得了优异的选择性。此外,TM120、TM210和TM10、TM01模的共同作用使本发明的圆极化天线获得了较宽的轴比带宽。总之,本发明的天线具备较好的滤波特性、较宽的带宽、较高的增益,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