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004.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罗桑 王耀正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现场监测模块布置在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区域内,用于监测当前监测区域中监测点的支护体系力学性能数据及围岩稳定状态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数据服务器;通过风险评估模型,确定所在监测区域中监测点的风险评估结果并传输至数据库;创建三维BIM监测模型并转化成IFC监测模型,并对IFC监测模型进行IFC监测信息扩展,获得扩展后的IFC监测模型并采用可视化预警平台进行加载;本发明IFC监测模型作为BIM监测模型数据的交互标准,并写入监测模型的IFC属性集,提高监测信息的使用效率,将模型携带信息量扩展至满足可视化监测的要求,实现隧道工程实时动态安全预警。

    一种建筑废弃垃圾再生集料颗粒复合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81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3680.7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垃圾再生集料颗粒复合强化方法,该方法选用成本低廉的材料作为强化剂,首先通过物理磨耗去除再生集料颗粒表面薄弱浮浆,其次采用纳米渗透型防水剂对再生集料颗粒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养生,最后喷洒一定浓度的高弹性防水涂料。通过复合强化可有效封堵再生集料水泥砂浆的孔隙,显著改善再生集料颗粒的压碎值、粘附性与吸水率,其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接近甚至超过采用天然矿质集料的结构,具有成本低廉且效果好的优势。

    一种改善高延性混凝土变形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31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484173.0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延性混凝土变形能力的方法,对PVA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使得PVA纤维形成粗糙的表面;将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对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接枝聚己内酯;随后加入到混合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溶液;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对威兰胶进行交联改性,得到交联威兰胶溶液;以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溶液为改性剂,交联威兰胶溶液为交联剂,对PV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疏水的改性PVA纤维;最后以水泥、粉煤灰、石英砂、水、减水剂、废弃机油以及改性PVA纤维为原料,成型得到高延性混凝土。

    一种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9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22635.3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细沙与废弃机油按预定比例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以使废旧机油包裹在细沙表面,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集料按照预定质量比例加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减水剂融入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继续搅拌,以使附着在细沙表面的废旧机油均匀的分布在浆体中,与水泥颗粒表面接触,从而可有效的减缓水泥与水的接触,进而达到抑制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目的。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且经济实惠,可有效抑制混凝土早期释放的水化热,同时不降低混凝土性能。

    一种获取路基土地基系数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1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82188.5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路基土地基系数的数值模拟方法,在PFC3D软件中实现,包括以下步骤:(1)路基土模型与压板模型构建:包括PFC3D软件中路基土离散元颗粒模型构建、PFC3D软件和SolidWorks软件中路基土模型边界墙构建、SolidWorks软件中压板模型构建;(2)压板加载过程模拟:包括填细砂过程模拟、预加荷载过程模拟和正式加载过程模拟;(3)路基土地基系数计算。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在PFC3D软件中模拟地基系数测量试验的方法,在实际工程或技术研究中可与其他路基土离散元方法相结合,例如先在PFC3D中模拟路基土压实过程,再应用此方法获取压实后路基土的地基系数K30,从而判断压实效果。

    一种获取压实作用下路基土压实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82186.6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压实作用下路基土压实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路基土最大干密度测试试验模拟,根据路基土的类型,可分为细粒土击实试验模拟和粗粒土振动台试验模拟两类;(2)路基土压实过程模拟,根据压实类型,可分为静力压实和振动压实两类;(3)路基土压实度获取,考虑到所建路基土离散元模型最大干密度与路基土实测最大干密度的差异,本步中压实度用路基土模拟压实后的密度与步骤(1)中模拟试验中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之比计算得到。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获取压实作用下路基土压实度的方法,在离散元软件PFC3D中导入建模软件SolidWorks所建模型,通过对压实过程的仿真,最终获取路基土压实度。

    一种小粒径大孔隙多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62542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176684.X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粒径大孔隙多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排水沥青混凝土PAC‑16下面层(1)、排水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2)和排水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3);其中,排水沥青混凝土PAC‑16下面层(1)、排水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2)和排水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3)均由排水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所述的排水沥青混合料由结合料与集料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保证了路面的厚度,延长了多孔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具有更优秀的排水与降噪效果。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方法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6399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801477.4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方法。该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在钢桥面的上方依次铺设0.6~0.8mm厚的环氧树脂防水粘结材料层、3~4cm厚的注入式自流淌沥青混凝土材料层、0.4~0.6mm厚的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层、和2.5~4cm厚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层,从而形成所述钢桥面铺装结构。本发明方案改善了铺装层的整体变形协调能力与抗疲劳性能,并取得了结构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能与使用耐久性等方面的综合平衡,是一种高性能铺装结构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