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405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71534.2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23 , F16F15/04 , F16F9/53
Abstract: 采用磁流变阻尼技术的半主动隔振平台,它涉及一种半主动隔振平台。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主被动一体化整星隔振器存在可靠性不足和质量增重大的问题。本发明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弹性支承杆,每根弹性支承杆的上端头和下端头分别与上平台的下端面和下平台的上端面固接,每根弹性支承杆的中部弯制成向外凸起的圆弧形;每个磁流变阻尼器均安装在相应的弹性支承杆中部形成的圆弧内,且其上端头和下端头均通过铰链与弹性支承杆铰接,第一辐板安装在上平台的内壁上,第二辐板安装在下平台的内壁上,上套筒与下套筒相套装,上套筒的上端面与第一辐板固接,下套筒的下端与第二辐板固接。本发明降低了隔振平台的质量,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72095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573885.2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5G47/90 , B65G47/248
Abstract: 一种多规格火车车轮自动搬运机构,属于轨道交通辅助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移动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移动导轨与支撑钢架滑动连接,移动机构与升降机构沿竖向滑动连接,升降机构的下端与夹持机构的上端水平滑动连接,夹持机构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车轮进行夹紧、提升、翻转和移动等集成操作,降低了生产中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及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089885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913732.X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六自由度半主动减振平台,涉及减振台,包含上平台下平台、上球铰、下球铰、上球铰座、下球铰座以及支腿构件,所述的上球铰安装在上球铰座上,上球铰座固定在上平台的下端面,下球铰安装在下球铰座上,下球铰座固定在下平台的上端面;由于磁流变阻尼器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就具有一定的阻尼特性,因此本减振平台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即使半主动控制策略失效,减振平台依靠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的作用,仍然具有较好地被动减振效果;本减振平台采用半主动控制策略,在保证结构布置紧凑、质量较轻的前提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这有利于星箭减振技术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8949759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598478.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呈椭圆形的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底端的安装固定槽,主体结构由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布的衍射板组成,若干个衍射板形成的腔室结构内设有腔室底板和横向隔板,装置一侧设有吸声材料。本顶端降噪装置主体轮廓呈椭圆状,衍射板呈放射状排布,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衍射板与横向隔板及腔室底板构成顶部开口的腔室结构,装置一侧敷设吸声材料。本装置利用了多种降噪机理,可有效降低声屏障顶部绕射声,对宽频的道路交通噪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且外形美观、重量轻、易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917165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651740.8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0K11/168 , B32B3/12 , B32B3/24 , B32B15/04 , B32B15/20
Abstract: 一种微穿孔板蜂窝复合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震动建筑构件外密闭包围有微孔蜂窝板,微孔蜂窝板与震动建筑构件外表面间设有消音腔;微孔蜂窝板中间为蜂窝层,外层通过胶粘层覆有面板,内层通过胶粘层覆有微孔板,微孔板上均匀分布有与蜂窝层连通的消音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孔蜂窝板用于音消隔音结构,微孔板孔和蜂窝层的蜂窝腔用于消音,面板用于隔音,微孔板孔、蜂窝层、面板的结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刚度,同时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微孔蜂窝板重量轻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8949758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598315.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若干个衍射板和位于衍射板底端的安装底座,若干个衍射板形成的腔室内设有底板和横向隔板,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其中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若干个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本装置的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声波衍射损失。装置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其余衍射板为直板。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中间衍射板具有最大高度,一侧衍射板的平均高度明显低于另一侧。装置包含横向隔板,两相邻衍射板之间具有底板,横向隔板、底板及衍射板构成腔室结构。装置可有效降低声屏障顶部绕射声,且声学性能稳定、易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4975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597989.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侧板、衍射板和横向隔板;侧板及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侧板及衍射板对称分布;两侧板对称分布,位于顶端降噪装置的最外侧,且侧板为曲面板,凸向外侧,侧板顶部具有增加衍射损失的突起。本降噪装置重量轻,寿命长,声学性能稳定,外观对称美观,可应用于对顶端降噪装置最大宽度和重量具有限制的场合,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