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13124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0058175.2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活塞电流变减振器,具有阻尼连续可调的功能,主要用于车辆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该减振器主要包括活塞、环形活塞、内外筒、普通阀、锥形间隙、充气室、正极板,活塞把内筒完全分为上下工作腔,上工作腔内填充普通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普通阀在内筒和环形腔之间流动,下工作腔内充满电流变液,电流变液通过锥形间隙在内筒和环形腔之间流动,减振器所需的最佳阻尼力由锥形间隙和普通阀产生。减振器设置浮动活塞,在减振器工作过程中,以补偿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上工作腔内油液体积的变化,在减振器底部设置锥形间隙,在提供可控阻尼力的同时,也可使电流变液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快速消除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36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93393.2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40/105 , B60W40/10 , B60W40/068 , B60W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I,自车信息采集模块II,判断识别模块III,人机交互模块IV以及执行系统模块V。所述的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I利用毫米波雷达I-1得到目标X相对自车Z的速度、距离和方位角,并经过处理器I-2处理后输出;自车信息采集模块II利用ABS轮速传感器II-1得到自车Z的车速和路面附着系数,并经过副处理器II-2处理后输出;判断识别模块III判断目标X的类型并将目标类型传输给人机交互模块IV,将控制策略传输给执行系统模块V。采取相应的规避控制措施。本发明能提前足够时间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以保证安全舒适行驶,有效识别出危险目标并提醒驾驶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6368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9934.6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048 , F01P2050/22 , F16D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液风扇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主动筒、离合器左端盖、离合器右端盖、一号陶瓷轴承、二号陶瓷轴承、导电环、冲放液嘴、高压装置,离合器左端盖通过二号陶瓷轴承支承套接在主动轴上,离合器右端盖通过一号陶瓷轴承支承套接在主动轴上,离合器多端盖与离合器右端盖密封固定连接且离合器左端盖与离合器右端盖之间形成离合器腔室,离合器左端盖上密封设置有冲放液嘴;主动筒位于离合器腔室内,主动筒套装在主动轴上并与主动轴键连接;导电环与离合器左端盖滑动连接;高压装置与导电环电连接。本发明加电方式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响应迅速,它通过调整不同的电场强度大小,可以实现风扇无级调速。
-
公开(公告)号:CN102900823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10674.X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其右半轴齿轮所在端的壳体的外侧同轴套装有由伺服电机驱动的齿扇,右半轴齿轮的外端部同轴套装有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且第一摩擦件与所述壳体相联动,第二摩擦件与右半轴齿轮相联动;齿扇与第二摩擦件之间设置有外传动总成,外传动总成的内端面与第二摩擦件相接触,外传动总成的外端面与齿扇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件,齿扇的内端面上具有滑槽,第一传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且滑槽的深度沿齿扇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该差速器能够合理分配机动车两侧车轮间的转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差速器的机动车。
-
公开(公告)号:CN21248291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1550236.X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新型爆胎实验装置,固定于汽车的轮胎的轮辋上,该装置包括预紧发生装置、回收装置、支撑装置、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垂直于轮辋平面,固定在法兰盘中心;法兰盘平行于轮辋平面,固定在轮辋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的爆胎现象,为研究汽车爆胎后的操纵稳定性提供硬件和数据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驾驶者在突发爆胎现象后的行驶安全性,确保驾驶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教学实验装置,对研发胎压监测系统,研制爆胎预警装置提供教具。同时能够对目前现有的轮胎进行防爆性研究,提高其轮胎的使用寿命,减少燃油消耗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81587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316702.9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H3/70 , F16H57/023 , F16H57/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少齿差行星齿轮的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级行星齿轮,还包括偏心轴、中间轴和空套轴,所述多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中间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的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齿轮的齿圈固定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和第二行星齿轮的齿圈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均与壳体转动连接,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分别与偏心轴、中间轴和空套轴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分别控制空套轴、第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和中间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满足大传动比的同时实现多级调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2510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89265.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宝,包括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系统、健康诊断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人机交互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充放电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健康诊断系统同时与储能系统以及电动汽车通讯连接,对储能系统中的锂离子电池组以及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进行健康状态的诊断,并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系统显示诊断过程和结果,所述人机交互系统还通过充放电控制系统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热管理系统分别与储能系统和充放电控制系统连接,对储能系统和充放电控制系统进行热管理。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特点,且具有健康状态监测功能,满足电动汽车对充电和续航里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75505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02215.6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变风扇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主动筒、离合器左端盖、离合器右端盖、一号陶瓷轴承、二号陶瓷轴承、导电环、冲放液嘴、高压装置,离合器左端盖通过二号陶瓷轴承支承套接在主动轴上,离合器右端盖通过一号陶瓷轴承支承套接在主动轴上,离合器多端盖与离合器右端盖密封固定连接且离合器左端盖与离合器右端盖之间形成离合器腔室,离合器左端盖上密封设置有冲放液嘴;主动筒位于离合器腔室内,主动筒套装在主动轴上并与主动轴键连接;导电环与离合器左端盖滑动连接;高压装置与导电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加电方式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响应迅速,它通过调整不同的电场强度大小,可以实现风扇无级调速。
-
公开(公告)号:CN21176472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064013.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的快速充放气装置、系统及汽车,快速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布置在轮辋凹槽上;放气装置,放气装置布置在轮辋凹槽上;胎压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布置在轮辋凹槽上;控制器,控制器布置在轮辋凹槽上,且分别与充气装置、放气装置和胎压传感器电连接;电池,电池布置在轮辋凹槽上,且分别与充气装置、放气装置和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充气装置,直接在轮胎内部产生大量气体,可以实现轮胎的快速充气,相比于现在通过储气泵充气的方式,充气时间大大减小,也解决了储气泵携带笨重,充气易泄露等问题;通过放气装置,可以实现轮胎的快速放气,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615510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94820.8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包括转向部分、制动部分、通信模块,所述转向部分包括固定平台、转向驱动装置、电磁离合装置;所述转向部分包括固定平台、转向驱动装置、电磁离合装置,转向驱动装置以转动副与固定平台组成平面四连杆机构,转向电磁离合装置固定在转向驱动装置上。制动部分包括制动驱动装置,与转向部分类似的电磁离合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代替驾驶员自主可靠完成驾驶任务,且在驾驶过程中能够与驾驶员之间实现驾驶任务切换,使车辆实现自动驾驶,还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车辆,在不对车辆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就可安装在车辆上,且不会影响安全气囊的正常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