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在线监测和漂白一体化光纤激光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60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5720.8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功率在线监测和漂白一体化光纤激光器系统属于光纤激光技术领域,结构包括带尾纤红光光源(1)、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2)、光纤分束器(3)、带尾纤半导体激光器(4)、带尾纤蓝紫光光源(5)、光纤合束器(6)、高反光纤光栅(7)、掺镱增益光纤(8)、低反光纤光栅(9)、包层光滤除器(10)、端帽(11)、双色镜(12)、延迟调制模块(13)、平衡探测模块(14)和控制模块(15)。本发明利用探测光功率变化在线监测激光输出功率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时控制漂白光源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激光功率在线监测和功率补偿,提高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火焰喷涂混凝土基材聚芳醚酮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5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38949.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焰喷涂混凝土基材聚芳醚酮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涂层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焰喷涂制备聚芳醚酮涂层的方法不适用于制备大面积混凝土基材表面涂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聚芳醚酮共混粉末火焰喷涂到混凝土基材表面,冷却,得到聚芳醚酮复合涂层;其中,聚芳醚酮共混粉末由85wt.%‑90wt.%的聚芳醚酮类热塑性树脂、9.5wt.%‑14.5wt.%的润滑填料和0.5wt.%‑2wt.%的流平填料组成。本发明采用火焰喷涂聚芳醚酮共混粉末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在混凝土基材表面用火焰喷涂法制备防腐涂层,该涂层致密、坚硬、耐磨、抗渗、防腐性能优异,且表面附着力较好。

    一种核电池和一种提供电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3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1573017.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池,包括:放射源;液态电离介质区,套设在所述放射源外,配置为接收所述放射源产生的高能粒子的部分动能并使溶液产生带电自由基;换能器,套设在所述液态电离介质区外,配置为接收高能粒子和所述液态电离介质区产生的带电的自由基并转化为电能;屏蔽层,包裹在所述放射源和所述液态电离介质区外;两个电极板,设置在所述核电池上下两侧,所述电极板分别耦合至所述换能器的阳极和阴极;以及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套设在所述换能器外,所述储能单元的阳极和阴极耦合至所述换能器的阳极和阴极,所述储能单元配置为存储所述换能器产生的电能。本申请进一步包括一种提供电能的方法。

    一种可对极地冰层离子成分随钻测量的热融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4991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5126.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对极地冰层离子成分随钻测量的热融钻具,属于极地冰层钻探领域,主要包括上钻头、环形钻头、下钻头、离子色谱仪和测控单元,测控单元用于向离子色谱仪供电,并向离子色谱仪发送指令信息以控制其工作,还用于向上钻头、环形钻头和下钻头中的加热棒供电,本发明的钻具可在不停钻的情况下连续对冰层融水进行离子成分随钻测量,数据获取便捷,并减少了冰芯样品存储、转运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采用内锥形的下钻头可使孔底融水优先进入离子色谱分析仪,保证数据获取的真实性。采用环形钻头和下钻头两个钻头向下钻进,环形钻头主要形成台阶钻孔,实现钻具的悬吊,大大提高了钻具的垂直钻进性能,保证可有效获取冰盖垂直剖面的离子含量数据。

    一种基于十二杆张拉整体结构的防碰撞三旋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026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74314.4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十二杆张拉整体结构的防碰撞三旋翼无人机,该三旋翼无人机由十二杆张拉整体框架、共轴双桨旋翼组件和拉力传感器组件组成。该张拉整体框架具有良好的空间对称性、结构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并且其质量较轻,在保护三旋翼无人机的同时能够减少对无人机续航能力的影响。此外,该无人机具备六个拉力传感器组件;当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位于弹性拉索中部的拉力传感器组件能够基于十二杆张拉整体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感知碰撞方向并传递给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单元调整三组旋翼的转速致使无人机远离障碍物,以此实现该无人机的防碰撞功能。因此,该三旋翼无人机在探索复杂未知环境领域具有极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基于多核极限学习机的有机污染物迁移数值模型替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00946.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核极限学习机的有机污染物迁移数值模型替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观测资料,建立地下水有机污染多相流运移数值模型,确定模型中对于污染物时空分布贡献程度较高的污染源特征、含水层参数以及各变量的取值范围;准备训练样本集;训练多相流数值模型的单一核极限学习机替代模型;建立核函数关键参数及核函数组合权重的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以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识别最优的核函数参数及组合权重,构建数值模型的遗传进化多核极限学习机智能替代模型。解决地下水有机污染多相流数值模型的替代问题,提升污染物运移模拟预测的计算效率,为地下水污染源特征及污染物运移参数反演识别提供高效解决途径。

    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6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1421262.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应用。一种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混合液;将反应液进行超声处理并向反应液中滴加钛酸四丁酯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超声处理1小时~4小时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加热至100℃~200℃进行水热反应12小时~120小时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洗涤并干燥得到初产物;对初产物进行研磨处理;及将研磨处理后的初产物在350℃~450℃下煅烧得到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上述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且能提高锂离子电池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碳纤维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具有多级纳米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7331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726845.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负载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具有多级纳米结构的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CNF@MxOy@M1,属于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其是通过用海藻酸钠包覆聚丙烯腈纤维(PAN),通过将其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生成PAN‑过渡金属海藻酸盐前驱体,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灼烧可获得具有沟槽结构的CNF@MxOy复合材料,通过与金属粉球磨得到具有多级纳米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成本低廉、大量制备、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不易分解等优点。如在200mA充放电条件下经过100个循环后比容量仍可达542.8mAhg‑1。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为Sn、Fe、Co、Ni、Mn或Zn,x为1~3的整数,y为1~4的整数,M1为Fe、Co或Ni。

    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6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10251.7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误差较大且繁琐复杂、模型导入其它软件中易出现齿面变形的问题,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1)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三维建模:(1)在CATIA软件中新建一个零件,零件的坐标系即为锥蜗杆坐标系,将该坐标系设为S1,即O1-X1,Y1,Z1;(2)建立α面;(3)建立β面;(4)创建锥蜗杆三维模型;2)渐开线线接触锥蜗轮三维建模:(1)在CATIA软件中新建一个零件,零件的坐标系即为锥蜗轮坐标系,将该坐标系设为S2,即O2-X2,Y2,Z2;(2)建立α'面;(3)建立β'面;(4)创建锥蜗轮三维模型;3)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蜗轮装配。

    适用于多种类树形的晃落式全自动水果采摘车

    公开(公告)号:CN110050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35872.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类树形的晃落式全自动水果采摘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采摘效率低、对水果与果树损伤较大以及采摘受到树形的限制的问题,采摘车中所采用的定位机构(349)与采摘头机构,能保证对不同树形的果树进行采摘;采摘车包括运输倾倒装置(1)、收集装置(2)与采摘装置(3);收集装置(2)通过其中的收集箱(211)的后端与运输倾倒装置(1)中的一号连杆(102)、三号连杆(104)、五号连杆(109)、六号连杆(111)的前端相连接进而实现收集装置(2)与运输倾倒装置(1)相连接;采摘装置(3)通过其中的一号固定盒(307)并采用螺栓安装在收集装置(2)中的收集箱(211)箱底的中心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