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03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32155.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繁育方法,包括:1)初代培养,取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种胚,在WPM培养基上培养120天,萌发出的幼苗;2)继代培养,取初代培养基中萌发出的幼苗,接入Read培养基进行培养,隔40天转瓶一次;3)生根培养,选取生长健壮的单苗,接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繁育方法,对未成熟的杂交胚进行初代培养萌发形成的苗,该苗经过增殖培养后得到的芽苗,然后接入到生根培养基中成功的进行了生根培养,可以大大提高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缩短育种周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04349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352273.8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矮化型盆栽日香桂的栽培方法。随着城市化发展,高楼林立,楼群居民对好看的、好养的、名优的花卉移植到盆里在室内栽培欣赏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桂花盆栽产品供应很少、花期较短,桂花盆栽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矮化型盆栽日香桂的栽培方法,实现了日香桂的室内盆栽观赏,并使花期显著延长,大大提高了日香桂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矮化型盆栽日香桂的栽培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扦插繁殖;小苗移植;苗木截干;苗木上盆。本发明实现了日香桂的室内盆栽观赏,并使花期显著延长,大大提高了日香桂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32155.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繁育方法,包括:1)初代培养,取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种胚,在WPM培养基上培养120天,萌发出的幼苗;2)继代培养,取初代培养基中萌发出的幼苗,接入Read培养基进行培养,隔40天转瓶一次;3)生根培养,选取生长健壮的单苗,接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繁育方法,对未成熟的杂交胚进行初代培养萌发形成的苗,该苗经过增殖培养后得到的芽苗,然后接入到生根培养基中成功的进行了生根培养,可以大大提高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胚的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缩短育种周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99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25163.1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城丹桂愈伤组织分化及增殖方法,包括:1)从健康茁壮的雨城丹桂树上,选取盛花期时的新鲜花梗,进行消毒处理;2)无菌条件下,将处理后的材料接种于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上,温度25±1℃,全黑暗条件下,培养至分化;其中,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B5+6-BA2.0~3.0mg/L+2,4-D0.05mg/L+蔗糖30g/L+琼脂6.8g/L,pH5.5;3)将已分化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温度25±1℃,光照时间为12h/天,光照强度为2500lx,25天继代增殖一次,即可;其中,增殖培养基为:B5+6-BA3.0mg/L+NAA0.10mg/L+蔗糖30g/L+琼脂6.8g/L,pH5.5。本发明以花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及增殖培养,先经过30天的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较高,达到90%;然后经过25天的继代增殖培养,愈伤组织的增殖系数较高,可以达到1.8,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6070.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花OfSVB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桂花OfSVB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构建桂花OfSVB1基因的表达载体;将构建的桂花OfSVB1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本氏烟草中;培育筛选并获得抗盐胁迫能力提高的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本发明实施例结果表明:在受到高盐胁迫后,过表达OfSVB1基因的植株体内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下降,而POD活性显著上升,表明过表达OfSVB1基因延缓了叶片的老化,使植物组织合成更多的POD以应对逆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6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18004.7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桂花OfYABBY12基因在降低大花烟草体内β‑紫罗兰酮含量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以日香桂盛花期花朵为材料,通过克隆得到桂花OfYABBY12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其过量表达载体GFP::pCAMBIA1300‑OfYABBY12,转入大花烟草中,得到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大花烟草叶片成熟叶明显向下卷曲,皱缩,与野生型大花烟草相比花朵雌蕊(花柱)长度明显伸长,叶片厚度较野生型分别降低了33%,33%,57%。转基因大花烟草体内萜烯生物合成差异基因DXS、MCT、CMK、HMGS、HMGR、MVK、PMK、MVD表达量显著上调,CCD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1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035382.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桂花花香物质合成相关OfMYB1R11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该OfMYB1R114基因是一种MYB1R转录因子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克隆得到基因序列的全长,并构建了超表达载体并进行本氏烟草的瞬时转化。结果发现,瞬时转化植株的桂花主要香气物质β‑紫罗兰酮的物质含量相较于对照组CK有显著上升,且其他香气物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CK的含量,表明OfMYB1R114在增强桂花花香物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用于桂花基因工程中提高观赏性状及遗传品质等繁育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02126.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日香桂抗寒性的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基于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日香桂中分离、克隆出的两个NAC转录因子,分别命名为OfNAC6和OfNAC49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2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3‑4所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超表达载体并利用花絮侵染法将上述基因导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低温处理前后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非转OfNAC6/OfNAC49的植株的抗寒性明显低于转OfNAC6/OfNAC49的植株,表明OfNAC6/OfNAC49基因是潜在的抗寒育种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86964.9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香桂抗盐相关OfNAC5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基于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日香桂中分离、克隆出的一个NAC转录因子,命名为OfNAC59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超表达载体pBI121‑OfNAC59并利用农杆菌花絮浸泡法将OfNAC59基因导入拟南芥中,获得转OfNAC59基因植株,通过在250mM NaCl的MS培养基上播种后表型分析,表明非转OfNAC59基因的植株的抗盐性明显低于转OfNAC59基因的植株,表明OfNAC59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抗盐育种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7087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710261721.1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桂花苗圃移植简易包裹装置,包括一块实心兜底;该实心兜底的边缘部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边带,且边带的端部均设置有绳扣;所述的实心兜底的中部还设置有拆装封口装置,通过拆装封口的设置将实心兜底分为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所述的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的封口边缘均设置有两层;左侧兜底两层边缘均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卡槽。本发明结构合理,移植过程简单,结实耐用,能够保持土球的完整,特别是小规格的树苗,可直接一人操作,节省人工成本,增加移植成活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