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3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45537.8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的产糖被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向产糖被细菌的培养物中加入提取缓冲液和溶菌酶,37℃下静置10min,再加入蛋白酶K,65℃下静置1h;加入苯酚-氯仿-异戊醇的混合溶液,抽提;加入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抽提;加入冷乙醇和醋酸钠,离心,沉淀经乙醇洗涤后室温干燥,加DNA提取缓冲液溶解;加入RNA酶,37℃下静置10min;加入PEG6000,混匀,50℃下静置10min;加入苯酚-氯仿-异戊醇的混合溶液,抽提;加入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抽提;加入冷乙醇和醋酸钠溶液,离心,沉淀经乙醇洗涤后室温干燥,加ddH2O或者TE缓冲液溶解,即为提取到的DNA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914469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27990.4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外生菌根辅助细菌蜡状芽孢杆菌HB12,其分类命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9025,保藏日期:2009年2月18日。本发明的蜡状芽孢杆菌HB12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黑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的生长,其与美味牛肝菌双接种对黑松的促生效果优于两者单接种处理;蜡状芽孢杆菌HB12对松树苗木猝倒病病原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温室防治试验表明,蜡状芽孢杆菌HB12菌株能有效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58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25881.1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自杨树根际土壤、高效溶解难溶性无机磷的荧光假单胞菌,其分类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JW-JS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M 209027,保藏日期:2009年2月18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荧光假单胞菌在促进杨树生长中的应用。JW-JS1菌株在液体摇培的情况下,对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强溶解效果;JW-JS1菌剂接种NL-895杨扦插苗和美洲黑杨实生苗。结果表明,该菌剂能明显促进杨树苗的生长。因此,本发明为开发杨树专用解磷细菌肥料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2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10019270.1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赤松组织培养增殖方法,该方法以赤松无菌幼苗子叶节(含子叶及刚萌动的上胚轴和6~8mm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GD+6-BA3.0~5.0mg/L+NAA0.1~0.3mg/L培养基中诱导子叶基部产生丛生芽;4~5周后将外植体连同已分化的丛生芽转入添加活性炭或NAA的培养基中促进芽的伸长;待丛生芽长达1.5~2.0cm时将其分别单个切下,并切割成5~8mm小段,接种于GD+6-BA1.5~2.5mg/L+NAA0.25mg/L培养基中进一步诱导丛生芽增殖。增殖的丛生芽经过培养伸长后可再用于新一轮增殖。采用本发明,丛生芽增殖系数达3.5~4.6,一粒种子2年后可增殖出2~3万株可用于生根的组培苗。
-
公开(公告)号:CN109924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92853.X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松树愈伤组织对松材线虫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菌松材线虫对所诱导的松树胚性细胞系进行接种,通过愈伤组织外观形态变化、TTC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线虫种群增长速率,比较不同细胞系对松材线虫的响应,从而筛选出抗性细胞系,淘汰敏感细胞系,实现在愈伤组织阶段就对松树胚性细胞的抗松材线虫特性进行早期评价。本发明利用无菌松材线虫对所诱导的松树胚性细胞系进行接种,通过愈伤组织外观形态变化、TTC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线虫种群增长速率,比较不同细胞系对松材线虫的响应,从而筛选出抗性细胞系,淘汰敏感细胞系,在愈伤组织阶段就对其抗松材线虫特性进行早期评价,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愈伤组织抗松材线虫特性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89328.1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林木根际细菌拟蕈状芽孢杆菌JYZ-SD5及其应用,该林木根际细菌,分类命名为拟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JYZ-SD5,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469。本申请通过对菌株JYZ-SD5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得到该菌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产IAA能力,对林木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某些林木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拮抗效果,对Ni2+、Gr6+、Mn7+等重金属耐受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8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1089724.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同步化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方法,包括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体细胞胚的成熟、萌发和转化;所述的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采用液—固增殖‑固成熟方式进行。本发明的高同步化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方法,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对抗病赤松未成熟合子胚已成功诱导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成熟、萌发与植株再生等试验,成功获得了成熟的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在成熟培养基上产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和植株转化率高,分别为67.2%和46.5%,为抗病赤松的大规模繁殖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9828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433766.2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灵菌红素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灵菌红素的新用途,采用不同的溶剂溶解红色素,通过观察灵菌红素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下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证实粘质沙雷氏菌代谢产物灵菌红素具有很好的毒杀松材线虫效率,为线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选择的新的方式。为更好地开发粘质沙雷氏菌的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生物活性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09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699942.3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各引物序列具体如下:FIP:5′- T C T G G G C A C A A C C G C A A A A A -TTTGCGAGCTCCAGATTTCC-3′;BIP:5′- AATCCGTACGATCGAGCTGGAC-ACACGCCACGTCTGCT-3′;F3:5′- TTCTGCGCTAGGCGACC-3′;B3:5′-CACACAAGTGGACCGTTAG-3′;LB:5′- GGAAAGACCATCAAGCTCCAGAT -3′。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实现了恒温扩增,同时还为恶疫霉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恶疫霉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能够对田间土壤中的恶疫霉菌进行检测。本发明对恶疫霉菌引起的疫病防治和对减少农药盲目使
-
公开(公告)号:CN10431317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639817.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病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实现了恒温扩增,同时还为致病疫霉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致病疫霉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能够对田间土壤中的病原物进行检测,本发明对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防治和对减少农药盲目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