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02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42491.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泰勒网的空调机组故障预测方法,基于预设空调机组中指定各类型故障分别所对应的各个故障特征,通过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计算获得正常状态下有效特征变量的故障静态阈值范围,再将基于多维泰勒网模型的预测输出值与静态故障静态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对空调机组中指定各类型故障的预测。本发明以多维泰勒网BP‑MTN模型的多维拟合实现对各个故障特征的并行预测,不但增强了原有多维泰勒网的拟合性能,还提高了故障特征的预测效率,进而使得本发明一种基于多维泰勒网的空调机组故障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空调机组故障的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120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09855.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P25/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多模式在线调控方法,能够将开关磁阻电机切换控制在三相四桥臂驱动模式、三相全桥驱动模式、Miller变换器驱动模式下进行工作;其中三相四桥臂驱动模式与三相全桥驱动模式可以实现开关磁阻电机的双极性控制,而Miller变换器可以满足开关磁阻电机单极性控制要求。因此,通过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开关磁阻电机单极性驱动和双极性控制的多模式驱动,同时由于三相四桥臂由四个独立桥臂组成,拓扑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商用模块化集成,可有效降低系统体积成本,增强功率系统的可靠性,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航空航天、家电电机驱动、电动工具电机、矿用电机驱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1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9772.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J50/12 , H02J50/40 , H02M7/5387 ,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频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基于发射端与预设至少一个负载分别所连接收端之间的线圈互感无线连接,以及发射端中直流电源经逆变器连接发射线圈,设计包括单频能量传输控制、以及双频能量传输控制,为相应负载提供稳定电压,设计均采用闭环控制平衡输出功率,通过直接控制逆变器驱动信号进而改变逆变器输出电压,无须增加额外的升降压电路,减小了系统体积,降低成本;并且设计适用于单电源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的应用场合,在单频输出模式与双频输出模式下,均可以实现负载选择性导通,此外在单频输出模式与双频输出模式下,负载功率均可以跟踪目标功率,实现多负载功率平衡,适用于多负载分时复用导通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4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2735.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网源联合优化方法,涉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领域,通过对目标区域内含有负荷节点的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网络进行耦合,形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当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新增负荷节点时,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获得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规划线路、电源设备的最优选址、以及电源设备的最优数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网源联合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规划线路及电源设备的最优选址与数量,与独立的源网规划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投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05157.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F24F11/49 , F24F11/54 , F24F11/61 , G01D21/02 , G06N3/04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故障特征的基于新型投票策略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物理知识或者经验,得到设备对应的物理模型或者概率神经网络模型以抽取合适的故障特征,并基于故障特征与传感器之间的关系,建立描述传感器网络的玻尔兹曼机;针对单个约束等式涉及至少两个目标传感器的情况,以及单个约束等式仅涉及一个目标传感器的情况,分别提出了新型投票策略,完成各目标传感器分别的当前投票操作;然后基于投票结果设定玻尔兹曼机节点间的权重矩阵,以及基于权重迭代更新玻尔兹曼机的状态,并根据其收敛到的状态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于空调机组传感器故障的精确诊断,比之其他分布式方法有独特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61553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491993.9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M3/158 , H02P25/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开关磁阻电机集成型升压功率变换器及控制方法,针对三相开关磁阻电机三相不对称半桥中、A相桥臂的下续流续流二极管,应用第二IGBT晶体管S2替代,并在该开关管两端并联接入直流电源和电感串联支路,使得A相桥臂上的第一IGBT晶体管S1与第三IGBT晶体管S3构成一个升压DC‑DC变换器功率电路,进而使得新的A相桥臂在没有增加功率器件的条件下实现了升压DC‑DC变换器与不对称半桥桥臂的集成,整个方案使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可以在不增加开关器件的条件下,由升压DC‑DC变换器在三相不对称半桥功率电路的一相桥臂中实现拓扑和控制的集成,使得另外两相绕组励磁和退磁电压具备升压可调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1008649.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母线谐波吸收功能的动力电池集成充电功率变换器,采用全新功率拓扑结构,能够减小系统的体积、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同时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利用母线平均电流控制实现PFC功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且利用母线谐波吸收电路保持母线电压稳定,减少谐波影响提高电能质量;同时利用降压型DC‑DC电路为负载提供更加稳定的电流,供给电池充电,提高充电效率,相应实现了对该具有母线谐波吸收功能的动力电池集成充电功率变换器的集成控制,能够减少功率器件和驱动资源,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62737.0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30/17 , G06K9/62 , G06N3/08 , G06N7/00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SMM的空调机组设备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神经网络以及滤波等方法提取故障特征,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主故障特征矩阵;接着建立空调机组各故障分别对应的初始半隐马尔可夫模型,并采用吉布斯采样法训练获得各半隐马尔可夫模型;之后应用缩放维特比算法,获得空调机组各设备所对应半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估计;然后应用后向递归算法将不同故障的半隐马尔可夫模型,合成空调机组及其设备的半隐马尔可夫模型,降低计算量;最后,基于空调机组及其设备所对应半隐马尔可夫模型当前状态估计值的获得,进一步采用后向递归算法,计算获得空调机组及其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如此能够针对空调机组设备故障实现精确预测,保证空调机组的实际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08649.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母线谐波吸收功能的动力电池集成充电功率变换器,采用全新功率拓扑结构,能够减小系统的体积、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同时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利用母线平均电流控制实现PFC功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且利用母线谐波吸收电路保持母线电压稳定,减少谐波影响提高电能质量;同时利用降压型DC‑DC电路为负载提供更加稳定的电流,供给电池充电,提高充电效率,相应实现了对该具有母线谐波吸收功能的动力电池集成充电功率变换器的集成控制,能够减少功率器件和驱动资源,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4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08647.0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压直流双输出集成型三相PWM整流变换器,通过三开关管级联同时复用为三相PWM整流变换器的一个桥臂、以及Buck/Boost DC‑DC变换器的开关桥臂,从而实现双向Buck/Boost DC‑DC变换器与三相PWM整流变换器的集成,具备高低压直流双输出的能力;所设计变换器有效减少了开关器件和驱动电路,在不影响电机性能、以及充电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功率开关器件,降低了成本和减少开关损耗,同时也能够适合多种直流电源等级的负载应用场合,在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和微电网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