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88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150258.1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酒精浸泡绿色蔬菜叶,浸泡后去除绿色蔬菜叶,获得叶绿素提取液备用;取二氧化钛粉末,加入所述叶绿素提取液,然后研磨得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了叶绿素受光激发能迅速发生电荷分离的性能,将叶绿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叶绿素通过捕获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增加了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同时,叶绿素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钛的体相氧空位,通过以上两种作用,叶绿素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并提高了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速率。

    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荧光氧化钨量子点的方法及其制备而成的荧光氧化钨量子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16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501762.3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荧光氧化钨量子点的方法及其制备而成的荧光氧化钨量子点和应用。具体步骤包括:将二硫化钨粉末分散到醇类溶剂中,得到二硫化钨的分散液;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进行高温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液进行真空抽滤,收集滤液进行透析;将收集得到的透析液经过冰冻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氧化钨量子点粉末。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原料易得、可控性高,所得到的氧化钨量子点尺寸均匀、易分散,荧光稳定性好,且荧光发射光谱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因此可广泛应用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及发光传感器件等领域中。

    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200560.6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功能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以无水柠檬酸、有机硅烷为原料合成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与正硅酸乙酯进行水解共缩聚反应,获得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材料。在100?440K的温度范围内,该复合材料的荧光碳量子点与荧光粉的荧光强度的比值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为对温度的传感探测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热猝灭的途径。该类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具备稳定性强、响应快速、灵敏度高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54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64131.5

    申请日:2016-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G01N21/643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发光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法与在氧气传感方面的应用。该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硅烷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在搅拌条件下,向硅烷偶联剂中加入无水柠檬酸,恒温反应,纯化后得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2)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取介孔分子筛与步骤(1)中制备的硅烷功能化荧光碳点反应,纯化后得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无毒,所制备的复合发光材料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性能稳定,响应快速,且发射强度对氧气浓度敏感,是一种经济型绿色环保的氧气传感材料。

    一种新型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44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7689.X

    申请日:2015-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新型红色转光膜包括转光剂和载体;选用红色荧光粉作为转光剂,选用纤维素作为载体;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安全无毒和可再生的优点,其合成材料不仅力学性能优良,又可生物降解。本发明是对现有农用高分子材料薄膜的重要改变,将天然高分子与转光剂组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可再生绿色资源,避免了合成高分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在传统的薄膜基础上增加了光学性能。本发明的转光膜在200~600nm之间存在高效激发,可以将紫外光和一部分可见光转换成对植物生长有用的红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作为农业棚膜和地膜,应用于作物种植和育苗等方面。

    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5973.1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不同粒径和不同光色的长余辉材料进行包覆,得到耐水性好的长余辉材料。随后,将所述长余辉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发光悬浮液,该悬浮液进而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物叶片。该蓄光型植物在发光过程中无需消耗自身能量,而是能够吸收并存储外界光能。在激发光源停止后,植物能够发出强度高的余辉,足以照亮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此外,该植物发光时间可在2小时以上,可发出单色、多色的光或实现变色发光,其叶片发光均匀,并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激发。植物的蓄光性能可维持超过10天,适用于低亮度景观照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节省电能,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