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79450.6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绿色荧光硅烷化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是以硅烷为硅源,由硅烷与四碘荧光素B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硅烷化碳点。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本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烷化碳点具有荧光量子产量高,光稳定性好,单分散性好,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其可用于光学器件,荧光探针,生物成像和防伪试剂等领域。以应用于荧光纳米探针为具体例子,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绿色硅烷化碳点可根据对活、死细胞细胞膜形态差异用于区别活、死细胞,以起到检测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88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150258.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31/38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酒精浸泡绿色蔬菜叶,浸泡后去除绿色蔬菜叶,获得叶绿素提取液备用;取二氧化钛粉末,加入所述叶绿素提取液,然后研磨得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了叶绿素受光激发能迅速发生电荷分离的性能,将叶绿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叶绿素通过捕获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增加了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同时,叶绿素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钛的体相氧空位,通过以上两种作用,叶绿素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并提高了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501762.3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荧光氧化钨量子点的方法及其制备而成的荧光氧化钨量子点和应用。具体步骤包括:将二硫化钨粉末分散到醇类溶剂中,得到二硫化钨的分散液;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进行高温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液进行真空抽滤,收集滤液进行透析;将收集得到的透析液经过冰冻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氧化钨量子点粉末。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原料易得、可控性高,所得到的氧化钨量子点尺寸均匀、易分散,荧光稳定性好,且荧光发射光谱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因此可广泛应用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及发光传感器件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9064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52169.6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A01G7/06 , B82Y20/00 , B82Y40/00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转光技术领域,公开了碳点作为农用转光材料在农业生产转光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碳点直接作为农用转光材料,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获得优异的转光效果,且成本低廉。本发明的碳点作为农用转光材料在农业生产转光中的应用,所述碳点为红光碳点和蓝光碳点中的至少一种。与其它荧光材料相比,本发明使用的碳点其原料丰富易得,合成过程简单,整个工艺绿色环保,没有后处理污染物,可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尺寸小,低于10nm,而且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发光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以此作为转光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促进多种作物的生产,提高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200560.6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功能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以无水柠檬酸、有机硅烷为原料合成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与正硅酸乙酯进行水解共缩聚反应,获得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材料。在100?440K的温度范围内,该复合材料的荧光碳量子点与荧光粉的荧光强度的比值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为对温度的传感探测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热猝灭的途径。该类荧光碳量子点/SiO2/无机荧光粉三元复合温度传感材料具备稳定性强、响应快速、灵敏度高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64131.5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G01N21/643 ,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发光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法与在氧气传感方面的应用。该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硅烷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在搅拌条件下,向硅烷偶联剂中加入无水柠檬酸,恒温反应,纯化后得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2)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取介孔分子筛与步骤(1)中制备的硅烷功能化荧光碳点反应,纯化后得荧光碳点/介孔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无毒,所制备的复合发光材料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性能稳定,响应快速,且发射强度对氧气浓度敏感,是一种经济型绿色环保的氧气传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2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92799.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L23/08 , C08L23/06 , C08L67/08 , C08L61/20 , C08L23/12 , C08L71/02 , C08L27/06 , C08K3/24 , C08J3/22 , C09K11/64 , A01G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15 , A01G9/1438 , A01G13/0275 , C08J3/226 , C08J5/18 , C08J2323/08 , C08J2423/06 , C08J2423/08 , C08L23/06 , C08L2203/16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2207/062 , C08L2207/066 , C09K11/64 , C08K3/24 , C08L23/0853 , C08L67/08 , C08L61/20 , C08L23/12 , C08L71/02 ,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及高分子转光农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光功能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转光功能农膜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90%的转光剂母粒,余量为薄膜基体;其中,转光剂母粒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5~50%的红光转光剂,1~10%的助剂,余量为母粒基体。所述的红光转光剂的结构通式为M2ZAl22-xO36:xMn4+,其中M为Ca、Sr和Ba中的至少一种;Z为Mg、Zn和Cd中的至少一种,0≤x≤0.05。本发明所使用的转光剂的合成工艺简单,稳定性好,成本远低于传统转光剂,而且发射光谱与植物光合作用光谱相适配,将其掺入到农膜中,可使农膜具有良好的转光效果,对植物增产增质起到更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7689.X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红色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新型红色转光膜包括转光剂和载体;选用红色荧光粉作为转光剂,选用纤维素作为载体;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安全无毒和可再生的优点,其合成材料不仅力学性能优良,又可生物降解。本发明是对现有农用高分子材料薄膜的重要改变,将天然高分子与转光剂组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可再生绿色资源,避免了合成高分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在传统的薄膜基础上增加了光学性能。本发明的转光膜在200~600nm之间存在高效激发,可以将紫外光和一部分可见光转换成对植物生长有用的红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作为农业棚膜和地膜,应用于作物种植和育苗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5973.1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不同粒径和不同光色的长余辉材料进行包覆,得到耐水性好的长余辉材料。随后,将所述长余辉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发光悬浮液,该悬浮液进而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物叶片。该蓄光型植物在发光过程中无需消耗自身能量,而是能够吸收并存储外界光能。在激发光源停止后,植物能够发出强度高的余辉,足以照亮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此外,该植物发光时间可在2小时以上,可发出单色、多色的光或实现变色发光,其叶片发光均匀,并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激发。植物的蓄光性能可维持超过10天,适用于低亮度景观照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节省电能,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739821.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H01L33/50 , C09K11/62 ,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2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a2O3:Cr3+掺杂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Ga2‑xO3:xCr3+,其中,0.005≤x≤0.1;以Ga2O3作为发光材料基质,并掺杂Cr3+实现近红外发射。其中,Ga2O3:Cr3+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内量子效率高达为86%,外量子效率最高为50%,在150℃时表现为零热猝灭行为,可用于高功率LED/LD器件封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发光材料制备的LED/LD器件能够实现对不同成熟度的荔枝进行无损检测,可精确判断荔枝的上市时间从而增大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发光材料在其他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或植物照明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