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余度作动系统的力综合臂

    公开(公告)号:CN101695958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0643.8

    申请日:2009-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余度作动系统的力综合臂。针对应用于多电飞机关键操纵面上的余度功率电传作动器EHA的特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力综合臂结构,主要用来消除EHA末端采用两余度的机械执行机构时力综合臂上的力纷争现象。该设计将其中一个作动器通道的作动筒输出端通过球铰固接在力综合臂的一端,而另外一个作动器通道的输出端则通过球铰固定在一个滑块上,该滑块可在力综合臂的特定滑槽中进行滑动。当两个通道的作动器输出存在不一致时,通过滑块的滑动,能够有效地消除同步位移误差所导致的力纷争现象对力综合臂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综合臂的结构可靠性,从而减少了作动系统的定期维护费用。

    卫星隔热层与散热面的系统的联合优化设计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5311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81622.0

    申请日:2009-04-07

    Abstract: 本发明运用混沌遗传算法(CGA)对纳卫星的散热面面积和隔热层厚度进行联合优化设计,以达到纳卫星更好的正常工作的温度要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隔热层与散热面联合优化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所述卫星划分成多个温度集总单元;确定使所述隔热层与散热面的一个联合优化设计目标函数(f(Fr,δs))的值最小的一组设计参数(Fr,δs),所述优化目标函数(f(Fr,δs))与所述多个温度集总单元中的每一个温度集总单元的温度相对该温度集总单元预定的最佳工作温度的偏差正相关,包括:在所述优化目标函数(f(Fr,δs))的整个可行解空间进行搜索寻优,从而确定最好满足所述隔热层与散热面的综合评价指标的优化设计参数。

    基于双图像传感器的适用于顶桥施工的移动位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3382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114606.3

    申请日:2006-11-17

    Inventor: 李运华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图像传感器的适用于顶桥施工的移动位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第一视频采集卡(A)采集由第一激光准直发射器(5)照射在第一光电耦合器(3)上的形成的图像坐标信息f1;由第二激光准直发射器(6)照射在第二光电耦合器(4)上的形成的图像坐标信息f2;通过第二视频采集卡(B)采集由重力摆(2)输出的移动桥箱(1)产生的滚动角φ、俯仰角θ;然后,通过计算机对接收的所述图像坐标信息f1、所述图像坐标信息f2、所述滚动角φ、所述俯仰角θ,采用满足坐标变换数学模型的实时解析纠偏处理后,输出纠偏位置信息f3给液压设备,从而对移动的桥箱(1)进行安装位置调节。

    基于双图像传感器的适用于顶桥施工的移动位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697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14606.3

    申请日:2006-11-17

    Inventor: 李运华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图像传感器的适用于顶桥施工的移动位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视频采集卡A采集由第一激光准直发射器5照射在第一光电耦合器3上的形成的图像坐标信息f1;由第二激光准直发射器6照射在第二光电耦合器4上的形成的图像坐标信息f2;通过采集卡B采集由重力摆2输出的移动桥箱1产生的滚动角φ、俯仰角θ;然后,通过计算机对接收的所述图像坐标信息f1、所述图像坐标信息f2、所述滚动角φ、所述俯仰角θ,采用满足坐标变换数学模型的实时解析纠偏处理后,输出纠偏位置信息f3给液压设备,从而对移动的桥箱1进行安装位置调节。

    一种具有强迫对流换热的流体回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362369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106529.6

    申请日:2009-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强迫对流换热的流体回路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多个微槽道换热器、多段管道、分流管道、电动调节阀、微型泵和温差发电片。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了微槽道换热技术与热-电转换技术相结合,使得纳卫星热控系统流体回路形成强迫对流换热。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了主回路自驱动和旁路辅助控制的主动热控制方式,该方式将纳卫星废热转换为电能,从而驱动流体回路进行强迫对流换热,实现了热控系统的闭环控制,降低了纳卫星的电能消耗,可实现对纳卫星内部温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在现有纳卫星的星载设备上安装微槽道换热器,然后对每个微槽道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导管组成一个强迫对流的流体回路,该流体回路能够对星载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再利用,节省了纳卫星的能量,为纳卫星的长时间服役提供了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