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5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80041.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S1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信号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方法、测距法、装置和介质。其中,该中频信号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方法用于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该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包括参考支路和测量支路;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获取参考支路中频信号在时域内的相位误差分布;对参考支路中频信号在时域内的相位误差分布进行放大,得到测量支路中频信号的相位误差补偿量分布;利用测量支路中频信号的相位误差补偿量分布,对测量支路中频信号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有效地补偿中频信号非线性相位误差的技术问题,而且硬件消耗不多,可以准确地解算中频信号频率,并最终可以提高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23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1981.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间距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根据测量读数的变化来调节俯仰轴的轴线与测量球的球心直至重合,其中,俯仰轴是平行于水平面并正交于方位轴的轴线,方位轴是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线;将俯仰轴绕方位轴旋转180度;将所述千分表固定于所述俯仰轴的另一端来测量所述测量球球体表面的任意两点得到两点的千分表读数;计算左右两点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得到测量结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高效、准确地测量小型二维轴系轴间距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实现激光雷达二维轴系轴间距高精度、高效率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8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85770.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态动基座下的高动态多目标方位角校准方法,惯性平台Ⅰ、惯性平台Ⅱ都放置在三轴摇摆台的台面上,多目标方位角校准系统放置在三轴摇摆台旁边的地面上,多目标方位角校准系统由北向基准镜、电子经纬仪Ⅰ、电子经纬仪Ⅱ、电子经纬仪Ⅲ、同步控制单元、大口径动态自准直仪Ⅰ和大口径动态自准直仪Ⅱ组成;北向基准镜用于在试验室建立方位基准,电子经纬仪Ⅰ和电子经纬仪Ⅱ通过角度传递的方法来测量大口径动态自准直仪Ⅰ的侧面反光镜的方位值。本发明应用于陆态动基座下测量多个目标的方位角,利用大口径光电自准直仪进行自准直方位角同步测量,实现动基座条件下初始对准系统的方位角精度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22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510420612.0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G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导引头成像阵地检测装置,包括校正黑体(1)、红外成像模拟装置(2)、工作台(4)、控制箱(14)、步进电机(8)、直线导轨(15),校正黑体(1)和红外成像模拟装置(2)安放在工作台(4)上,工作台(4)由步进电机(8)带动在直线导轨(15)上移动,控制箱(14)与校正黑体(1)、红外成像模拟装置(2)通过电控线缆连接。本发明设计的红外导引头成像阵地检测装置检测过程简单、便于人工操作、可在阵地或其他场合任意移动,集成化的解决了现有导引头测试过程中繁琐、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导引头测试无法测试导引头成像参数的问题,同时维修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1090022.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11/27
Abstract: 准直测量仪器一体化校零及对准装置,包括自准直仪1、折光镜2、反光液面3、位置传感器4、控制盒5、激光器6、直线导轨8、电机9、双层钢架10。其中自准直仪1与折光镜2位于双层钢架10的上层,在双层钢架10的下层安装有直线导轨8,在直线导轨8的左端为电机9,直线导轨8的右端为反光液面3,反光液面3的下方为激光器6,在反光液面3上还安装有位置传感器4。
-
公开(公告)号:CN10442252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310367651.X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热红外通道测试标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多模黑体辐射源。两个Pt1000传感器分别测量辐射面温度和目标的背景温度,黑体辐射源控制器里面的两路Pt1000信号处理电路将两个Pt1000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运算,送入中心处理器中,中心处理器通过检测背景温度和辐射板温度,与预先设定温度或温差进行比较,产生两路PWM信号PWM1、PWM2,经过光电隔离电路控制黑体驱动电路输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流过热电制冷器的电流和方向,进而控制了热电制冷器加热或制冷功率的大小,达到使黑体辐射源辐射体辐射能量稳定在设定值的目的。本发明实现了对黑体辐射面和目标背景温度的双通道检测,满足了目前红外探测领域的多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83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53722.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1/02
Abstract: 一种三角形匹配式星敏感器星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本截止星等和候选截止星等确定;S2:特殊恒星剔除S3:恒星自行补偿算法S4:邻近恒星角距阈值确定S5:全天球螺旋线遍历S6:相对亮星的判定S7:星间角距数据库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705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84770.2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误差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安装在捷联惯组瞄准棱镜安装误差的自动、精确测量,以保证瞄准定向的精度的捷联惯组瞄准棱镜安装误差测试设备;包括两个光电自准直仪10、自准直仪支架11、瞄准棱镜12、标准体13及转台14,其中自准直仪支架11设于转台14一侧,两个光电自准直仪10设于自准直仪支架11上端;所述转台14上设有标准体13,标准体13上设有瞄准棱镜12,所述两个光电自准直仪10对准瞄准棱镜12;本发明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对人员场地等要求低,便于测试实施,测试精度高,瞄准定向准确,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数据在飞行试验中通过了严格的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4039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63350.6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精度光电自准直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光电自准直系统的测量分辨率、测量稳定性和降低环境对测量的影响,提升光电自准直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的新型光电自准直系统分划板;分划板整体结构为圆形,在其中心位置设置四条横向刻度,其中两条刻度位于圆盘横向中轴线上方,另外两条刻度位于圆盘横向中轴线下方;所述分划板直径11mm,四条刻度线的宽度为0.05mm,四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0.05mm,误差为≤0.001mm;横轴线上方的两条刻度线与横轴线下方的两条刻度线,相对于横轴线对称;本分划板适用于8um像素的CCD传感器实现6个像素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35233.9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导引头光学标校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导引头全视场视线误差标校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设备体积庞大、维护和使用不便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设备安装、测量红外热像仪俯仰方向视线误差和测量红外热像仪方位方向视线误差三个步骤。本发明记录二维电动摆镜在两个位置时的红外导引头图像,经过处理后检测出目标中心,通过标定,红外目标提取精度小于0.1个像元,完全满足在复合导引头全视场内视线误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