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250.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51/02 , C08F220/56 , C08F226/0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纤维素为基体接枝丙烯酰胺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形成絮凝剂骨架结构并将磁核接枝于絮凝剂骨架结构内;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及磁种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电性中和絮凝效应,增长了絮凝剂的支链长度,提升了絮体快速沉淀的能力,保证了絮凝剂的回用效率;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就地处理时,在单独磁性絮凝剂投加量为100~600mg/L时,对合流制溢流污水的SS去除率均>90%,相较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沉降效率高达两倍以上;在沉降0.5min可去除80%的SS,回用10次时磁种的回收效率与SS去除率均>80%。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水厂一级强化处理时,与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在无机絮凝剂投加量为120mg/L时,对于SS的去除率可达96.1%,对于COD的去除率最高为44.7%,对于TP的去除率最高为93.3%,本发明提出的磁性絮凝剂实现了对合流制溢流污染在不同处理模式下的高效快速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371240.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467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原位耦合电芬顿溢流污水快速净化技术,其特征在于电絮凝工艺阳极产生的Fe2+与Fe3+,经过一系列水解和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通过电化学诱导絮凝过程实现快速处理溢流污水中悬浮物和非溶解态污染物的目的,同时磷原子和铁原子掺杂多孔碳阴极能够通过3电子迁移行为,强化溶解氧还原产生过氧化氢,在阳极产生Fe2+和Fe3+原位催化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去除溢流污水中存在溶解态COD和氨氮,最终实现溢流污水的快速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75033.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初雨弃流分质处理的混凝‑低压膜滤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水处理方法由雨水收集装置、混凝剂药池、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共同构成,所述初雨主要指降雨初期(0‑5min),前2‑5mm的降水;所述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包括混凝反应与过滤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初期雨水高效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混凝‑膜滤联用工艺,在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的同时,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应用绿色能源、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适用于雨水的分散式处理与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2570.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化材料界面电子迁移介导过氧化物去除残留药物的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以多孔、高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的SiC泡沫为载体,界面原位、高分散负载CuBi2O4、CuCo2O4、Cu/MnO2、Fe/C3N4高活性组分,有效解决粉体活性成分易团聚、难分离和回收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加入盐酸羟胺、抗坏血酸强化活性成分界面电子转移,解决高价态金属离子还原速度慢和自由电子再生难的问题,达到高效活化过氧化氢、单过一硫酸盐、过二硫酸盐和臭氧,介导高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硫酸盐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产生,实现饮用水和污废水难降解有机物高效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22346.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7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有机污染物协同控制卤代副产物的水处理方法。采用铁碳复合材料,将其与过硫酸盐同时投加于水体中,铁碳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单线态氧以及高铁酸盐等活性氧物种,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铁碳复合材料界面还原作用,抑制活性卤以及卤素自由基产生,削减卤代副产物产生,有效解决了高级氧化技术产生卤代副产物的技术问题。该水处理方法自由基生成速度快,有机物降解效率高,卤代副产物削减幅度大,操作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因此,铁碳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在去除有机污染物协同控制卤代副产物生成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71111.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463 , C02F1/78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的电絮凝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快速净化水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一体化装置内部多对片状电极平行放置,电极下方为催化剂层,在催化剂顶部设置格网固定催化剂,底部用承托架支撑,承托架下端配有曝气装置。基于本发明,电絮凝产生的絮体可以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及其表面的非溶解态污染物,同时其阳极产物能够协同固相催化剂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提高对溶解性COD和氨氮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能够实现初期雨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快速去除,提供了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净化的一体化装置系统及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823880.5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专利将氮掺杂石墨烯(N‑rGO)负载在陶瓷膜表面,通过调节N‑rGO活性层厚度来控制催化膜的产水通量、催化及抗膜污染性能。N‑rGO催化分离膜,能够改变膜表面的亲水性来提升陶瓷膜的产水通量,其优良的催化性能能够有助于膜表面催化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降解污染在膜孔内的污染物,使膜的产水通量在过滤过程中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此外,对于普通陶瓷膜过滤无法去除的高毒性和难降解的有机微污染物,N‑rGO催化分离膜能够高效完成它们的强化去除。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可调控界面催化性能的催化分离膜在功能膜的研发、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21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126481.3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8 ,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结界面电子传递诱导的具有溴酸盐削减能力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用一步法成功制备CeO2/α‑Fe2O3异质结催化剂,简化了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利用CeO2和α‑Fe2O3的均匀复合形成异质结,增加活性位点;通过Ce3+/Ce4+和Fe2+/Fe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电子传递,提高催化性能;结合Ce3+对溴自由基的捕获能力及络合物[Fe3+‑H2O2]s中H2O2对溴酸盐的还原能力,实现溴酸盐的双重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0407.8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IPC: C02F1/72 , C02F1/78 , B01J23/889 , B01J35/06 , B01J35/10 , C02F9/1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和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膜反应器组装及其在水处理工程应用方法。在催化膜中,催化活性层为一种石墨烯与CuMn2O4复合材料。采用真空负压法将石墨烯与CuMn2O4复合材料负载于陶瓷膜表面,形成催化活性层,实现催化陶瓷膜与臭氧氧化原位耦合。其中,利用催化层组分CuMn2O4/rGO催化臭氧产生氧化能力更高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高风险微量有机物过程中,同步提高分离膜的在线自清洁效果,有效抑制臭氧有毒副产物溴酸盐的生成。本发明的臭氧催化膜反应器使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饮用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强化去除,达到高效净化水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5852.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46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2纳米颗粒与气体扩散碳毡耦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芬顿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S2晶体,而后用Nafion溶液将其均匀负载于碳毡表面得到耦合电极。将本发明所制得的耦合阴极应用于电芬顿水处理技术,不仅发挥了碳毡比表面积大、有利于二电子途径的氧还原原位产生过氧化氢;而且无需外源加入任何氧化剂与铁盐,并且增加活性组分FeS2纳米颗粒与H2O2的传质效果,提高了羟基自由基产生速率,可以更快速的降解污染物。因此,FeS2纳米颗粒与气体扩散碳毡耦合阴极的非均相电芬顿水处理方法,能够在高盐废水处理领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